首頁 > 經典國學 > 傳統文化 > 三十六計故事介紹: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三十六計故事介紹: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順手就牽了羊。比喻不費勁,乘機便得到的。現多指乘機拿走人家東西的偷竊行爲。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②。

【註釋】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爲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爲我方小的得利。

【按語】

三十六計故事介紹: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故事:弦高獻牛退秦軍】

三十六計故事介紹:第十二計順手牽羊 第2張

春秋時,秦將孟明視率領大軍準備偷襲鄭國,而鄭國對此毫無覺察。鄭國有一個商人,名叫弦高,善於隨機應變。他在販牛的路上正好遇到了浩浩蕩蕩的秦軍,知道情況非常嚴重,便急中生智,一邊派人飛馳回國報信,一邊把自己所帶的幾頭牛和千張牛皮獻給秦將孟明視,用警告的口氣說:“我們小小的鄭國夾在幾個大國之間,日夜懷着恐懼之心,不敢放心睡大覺。今日鄭國的國君聽說將軍前來,特奉一點薄禮,以示心意。”孟明視聽罷大吃一驚,認爲鄭國早有防備,按原計劃偷襲不成了,便移師攻打滑地,後來在引兵回國途中,遭到晉國軍隊的伏擊,全軍覆滅。

在這裏,弦高因偶然的機會同前去偷襲鄭國的秦軍相遇,這時他假借鄭國國君之名,把自己所販的牛和牛皮獻給秦軍,暗示鄭國早有防備,使秦軍移師他處。弦高的本來目的是販牛,卻順勢以牛爲禮物,替鄭國解了大圍。弦高順手所牽之“羊”實在不小,但終歸是順勢而成之事。

【故事:苻堅兵敗淝水】

晉朝時,北方的前秦日益強大起來,欲迅速滅亡東晉司馬氏政權,一統天下。前秦國君苻堅率軍90萬,進侵東晉邊境。公元383年,晉秦兩國軍隊隔淝水相持。晉軍將領謝石認爲晉軍目前士氣高昂,宜與秦軍速戰速決。但是,淝水阻隔,如何進攻?部將謝瑣進言說:“苻堅驕橫恣肆,目空一切,今可寫一封信激他,要秦軍暫退一步,使我軍渡過淝水後與之決戰。信中還要說明,如果他不願讓出一塊交戰地盤,就說明他害怕晉軍,甘拜下風了。我們事先在秦中軍佈下探子。如此這樣,定能大獲全勝。”謝石認爲這是好計,於是立即修書一封,派人送到秦軍的營中。苻堅看到謝石的信,認爲謝石犯了兵家大忌。他對手下人說:“晉軍要求渡河而戰,我們就依他所請,讓出一箭之地。待到晉軍半渡時,我們以騎兵衝殺他們,讓晉軍成爲水中之鬼!”苻堅覆信給謝石,表示同意讓出交戰場地。

第二天大早,晉軍首先把人馬部署在淝水岸邊,等待渡河。對岸的秦軍士卒都是強徵入伍的,十分厭戰,不願爲苻堅賣命。這時,秦王苻堅發出了後撤的命令,正投合他們的心意,恨不能多長兩條腿,跑得更快些。撤退中的秦軍擁擠成團,人、馬、車互相沖撞,罵聲、喊聲、埋怨聲匯成一片。混入秦軍的晉國探子見時機已到,便高聲喊道:“秦軍敗了!晉軍殺過河來了!快跑啊!”本來秦軍就人心惶惶,聽到這一喊,頓時驚慌失措,一片混亂。苻堅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兵退如山倒,怎能阻止得住。晉軍見秦軍大敗,乘機搶渡淝水,拼殺過來。秦軍全線潰敗,苻堅領兵倉皇逃走。

在淝水之戰中,晉軍運用順手牽羊之計,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奇效。秦軍後撤本來無損於它的實力,但晉軍的探子在其中乘機煽風點火,謠傳“秦軍敗了”,而秦軍士兵不知底細,造成一退不可收拾的局面。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