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成語典故 > 成語“日暮途窮”歷史出處是哪裏?該如何解釋呢?

成語“日暮途窮”歷史出處是哪裏?該如何解釋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語】: 日暮途窮

成語“日暮途窮”歷史出處是哪裏?該如何解釋呢?

【拼音】: rì mù tú qióng

【解釋】: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盡頭。比喻處境十分困難,到了末日。也形容窮困到極點。

【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平王的太子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伍奢,一個是費無忌。費無忌得到楚平王的寵愛,可是他又怕太子登位後會對他不利,於是他便誣告太子。沒想到平王竟然相信,還把太子調到邊關去。但是費無忌還是不放心,擔心太子找機會報復,因此他又將伍奢囚禁,並且派人殺害太子。

成語“日暮途窮”歷史出處是哪裏?該如何解釋呢? 第2張

心狠的費無忌還不願罷休,他想到伍奢有兩個兒子,於是他又派人殺害了伍奢和他的大兒子,只有伍奢的小兒子伍員逃走了。平王聽信費無忌的謊言,認爲伍員是叛徒,因此下令追捕伍員。伍員爲了逃命,一夜之間頭髮鬍子全白了。後來他逃到了吳國,幫助吳王,建議派兵攻打楚,經過五次戰爭,終於打到楚國都城,這時平王已死,伍員爲了報殺父兄之仇,便挖出平王的屍體,親自鞭屍。伍員的老朋友知道之後便責備他。傷心的伍員對他說:我像一個走路的人,此時天色已晚,但是路卻很遠,所以會做些違背常理的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