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中孫二孃和張青是什麼形象?她們真是不仁義的人嗎

水滸傳中孫二孃和張青是什麼形象?她們真是不仁義的人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描寫了一個動盪的年代,所有的黑暗與不公都與宋徽宗有關,和朝廷比起來,梁山上的一百零位好漢英雄好漢更是顯得有血有肉。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雖然孫二孃和張青夫妻倆賣人肉包子,但人性還沒有扭曲。

首先,開酒店、下蒙汗藥、賣人肉的生意,綠林中並不少見。孫二孃的手段降服不了武松,因爲武松行走江湖之時早就聽說過這類把戲。擅長這類把戲的,還有催命判官李立和混江龍李俊搭夥,在揭陽嶺山腳下開了間酒店,是揭陽嶺一霸。

水滸傳中孫二孃和張青是什麼形象?她們真是不仁義的人嗎

其次,活在江湖裏,本就是腥風血雨,在刀口上過日子,叢林社會弱肉強食。想過老百姓的小日子,就退隱江湖唄,回到市井煙火裏,過家長裏短的生活,就像武大郎那樣,有一門做炊餅的手藝,也能勉強養活一家子。況且江湖和市井,原本就是涇渭分明的,武大郎再怎麼賣炊餅,也不會賣到十字坡對不對?

再者,張青原本是在光明寺裏種菜的,那就像武大郎賣炊餅一樣老老實實種菜唄。但張青性格不像武大郎,武大郎各種受欺負,都能忍,張青忍不了,爲一點小事起了摩擦,就把寺裏的和尚殺了。然後跑到十字坡打劫,遇到老丈人,被放倒,被收爲徒,被招爲女婿,回到城裏,過不得日子又回到了十字坡。張青自己也說了,“城裏怎得住地”。

是啊,若能大隱於市,誰願意行走江湖呢?阮氏三雄在石碣湖邊打魚,一年到頭窮得連漁網都是破的,只好偷偷在水上做點私商生意,因爲正經活像賣炊餅、種菜、打魚在當時不掙錢。而且,由於靠近梁山泊,日子過的更苦。更苦倒不是因爲被梁山泊搶劫,而是被衙門搶劫。衙門平時不上山捉賊,而是下鄉來打劫老百姓,按阮小五的話說,“一聲下鄉村來,倒先把好老百姓家養的豬羊雞鵝,盡都吃了,又要盤纏打發他。”

水滸傳中孫二孃和張青是什麼形象?她們真是不仁義的人嗎 第2張

在當時的環境裏,張青夫婦倆最優的選擇,是還不如在十字坡賣人肉包子,過着一種介於老百姓和山大王之間的生活。夫妻倆一直沒有上不遠處的二龍山落草,那裏是魯智深、武松、楊志落草的地方,因爲捨不得這種生活,後來實在是維持不了,終於上了二龍山。你看,在當時的環境裏,你要麼當順服的老百姓,要麼當挑事的山大王,二者之間,衙門都會讓你無立足之地。

還有一點值得說道的是,夫妻倆賣的是人肉包子,但放倒的以行走江湖的爲多,而且還有三等人不殺的規矩。一是雲遊僧道,二是行院妓女,三是流配罪犯。不義卻有道義。

總的來說,賣人肉的張青和孫二孃,比起到處撒恩義的宋江來說,我還是覺得賣人肉的更有安全感,至少不會被陰死。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