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滸傳》,元末明初時期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爲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膾炙人口,流傳極廣。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巨大影響,爲中國後世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敘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全書通過描寫北宋末年,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爲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詩曰:

燕青心膽堅如鐵,外貌風流卻異常。

花柳曲中逢妓女,洞房深處遇君王。

只因姓字題金榜,致使皇恩降玉章。

持本御書丹詔去,英雄從此作忠良。

話說燕青在李師師家遇見道君皇帝,告得一道本身赦書。次後見了宿太尉。又和戴宗定計,高太尉府中賺出蕭讓、樂和。四個人等城門開時,隨即出城。徑趕回梁山泊來,報知上項事務。

且說李師師當夜不見燕青來家,心中亦有些疑慮。卻說高太尉府中親隨人,次日供送茶飯與蕭讓、樂和,就房中不見了二人,慌忙報知都管。都管便來花園中看時,只見柳樹邊拴着兩條粗索,因此已知走了二人,只得報知太尉。高俅聽罷,吃了一驚,越添憂悶,只在府中,推病不出。次日五更,道君皇帝設朝,受百官朝賀。

星斗依稀玉漏殘,鏘鏘環珮列千官。

露凝仙掌金盤冷,月映瑤空貝闕寒。

禁柳綠連青瑣闥,宮桃紅壓碧欄杆。

皇風清穆乾坤泰,千載君臣際會難。

當日天子駕坐文德殿,道:“今日文武班齊麼?”殿頭官奏道:“是日左文右武,都會集在殿下,俱各班齊。”天子宣命捲簾,旨令左右近臣宣樞密使童貫出班,問道:“你去歲統十萬大軍,親爲招討,徵進梁山泊,勝敗如何?”童貫跪下,便奏道:“臣舊歲統率大軍前去徵進,非不效犬馬力,奈緣暑熱,軍士不伏水土,患病者衆,十死二三。臣見軍馬委頓,以此權且收兵振旅,各歸本營操練。所有御林軍於路傷暍者,計損太半。後蒙降詔,賊人假氣遊魂,未伏招撫。及高俅以戈船進徵,亦中途抱病而返。”天子大怒,喝道:“汝這不才奸佞之臣!政不奏聞寡人,以致壞了國家大事。你去歲統兵征伐梁山泊,如何只兩陣,被寇兵殺的人馬辟易,片甲只騎無還,遂令王師敗績。次後高俅那廝,廢了州郡多少錢糧,陷害了許多兵船,折了若干軍馬,自又被寇活捉上山。宋江等不忍誅之,以禮放還。大辱君命,豈不爲天下僇笑!寡人聞宋江等,不侵州府,不掠良民,只待招安,與國家出力。都是汝等嫉賢妒能之臣壅蔽,不使下情上達,何異城狐社鼠也!汝掌管樞密,豈不自慚!本欲拿問以謝天下,姑且待後。”喝退一壁。童貫默默無言,退在一邊。天子命宣翰林學士:“與寡人親修丹詔,便差大臣前去,招撫梁山泊宋江等歸還。”天子聖宣未了,有殿前太尉宿元景出班跪下,奏道:“臣雖不才,願往一遭。”天子大喜,“寡人御筆親書丹詔!”便叫擡上御案,拂開詔紙,天子就御案上親書丹詔。左右近臣,捧過御寶,天子自行用訖。又命庫藏官,教取金牌三十六面,銀牌七十二面,紅錦三十六匹,綠錦七十二匹,黃封御酒一百八瓶,盡付與宿太尉。又贈正從表裏二十匹,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次日便行。宿太尉就文德殿辭了天子。百官朝罷,童樞密羞顏回府,推病不敢入朝。高太尉聞知,恐懼無措,亦不敢入朝。正是:鳳凰丹禁裏,銜出紫泥書。有詩爲證:

一封恩詔出明光,共喜懷柔邁漢唐。

珍重侍臣宣帝澤,會看水滸盡來王。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且說宿太尉打擔了御酒、金銀牌面、段匹表裏之物,上馬出城。打起御賜金字黃旗,衆官相送出南薰門,投濟州進發,不在話下。

卻說燕青、戴宗、蕭讓、樂和四個,連夜到山寨,把上件事都說與宋公明並頭領知道。燕青便取出道君皇帝御筆親寫赦書,與宋江等衆人看了。吳用道:“此回必有佳音。”宋江焚起好香,取出九天玄女課來,望空祈禱祝告了,卜得個上上大吉之兆。宋江大喜,“此事必成!”再煩戴宗、燕青,前去探聽虛實,作急回報,好做準備。戴宗、燕青去了數日,回來報說:“朝廷差宿太尉親齎丹詔,更有御酒、金銀牌面、紅綠錦段表裏,前來招安,早晚到也。”宋江聽罷大喜。在忠義堂上,忙傳將令,分撥人員,從梁山泊直抵濟州地面,扎縛起二十四座山棚,上面都是結綵懸花,下面陳設笙簫鼓樂。各處附近州郡,僱倩樂人,分撥於各山棚去處,迎接詔敕。每一座山棚上,撥一個小頭目監管。一壁教人分投買辦果品海味,按酒幹食等項,準備筵宴茶飯席面。

且說宿太尉奉敕來梁山泊招安,一干人馬,迤邐都到濟州。太守張叔夜出郭,迎接入城,館驛中安下。太守起居宿太尉已畢。把過接風酒,張叔夜稟道:“朝廷頒詔敕來招安,已是二次。蓋因不得其人,誤了國家大事。今者太尉此行,必與國家立大功也。”宿太尉乃言:“天子近聞梁山泊一夥,以義爲主,不侵州郡,不害良民,專一替天行道。今差下官齎到天子御筆親書丹詔,敕賜金牌三十六面,銀牌七十二面,紅錦三十六匹,綠錦七十二匹,黃封御酒一百八瓶,表裏二十四匹,來此招安。禮物輕否?”張叔夜道:“這一般人,非在禮物輕重,要圖忠義報國,揚名後代。若得太尉早來如此,也不教國家損兵折將,虛耗了錢糧。此一夥義士歸降之後,必與朝廷建功立業。”宿太尉道:“下官在此專待,有煩太守親往山寨報知,着令準備迎接。”張叔夜答道:“小官願往。”隨即上馬出城,帶了十數個從人,徑投梁山泊來。到的山下,早有小頭目接着,報上寨裏來。宋江聽罷,慌忙下山迎接。張太守上山,到忠義堂上。相見罷,張叔夜道:“義士恭喜!朝廷特遣殿前宿太尉,齎擎丹詔,御筆親書,前來招安,敕賜金牌表裏御酒段匹,見在濟州城內。義士可以準備迎接詔旨。”宋江大喜,以手加額道:“實江等再生之幸!”當時留請張太守茶飯。張叔夜道:“非是下官拒意,惟恐太尉見怪回遲。”宋江道:“略奉一杯,非敢爲禮。”托出一盤金銀相送。張太守見了,便道:“叔夜更不敢受!”宋江道:“些少微物,何故推卻?未足以爲報謝,聊表寸心。若事畢之後,則當重酬。”張叔夜道:“深感義士厚意。且留於大寨,卻來請領,未爲晚矣。”太守可謂廉以律己者也。有詩爲證:

風流太守來傳信,便把黃金作餞行。

捧獻再三原不受,一廉水月更分明。

宋江便差大小軍師吳用、朱武並蕭讓、樂和四個,跟隨張太守下山,直往濟州來,參見宿太尉。約至後日,衆多大小頭目離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當時吳用等跟隨太守張叔夜,連夜下山,直到濟州。次日來館驛中參見宿太尉。拜罷,跪在面前。宿太尉教平身起來,俱各命坐。四個謙讓,那裏敢坐。太尉問其姓氏。吳用答道:“小生吳用,在下朱武、蕭讓、樂和,奉兄長宋公明命,特來迎接恩相。兄長與弟兄,後日離寨三十里外,伏道相迎。”宿太尉大喜,便道:“加亮先生,間別久矣!自從華州一別之後,已經數載。誰想今日得與重會!下官知汝弟兄之心,素懷忠義。只被奸臣閉塞,讒佞專權,使汝衆人下情不能上達。目今天子悉已知之,特命下官齎到天子御筆親書丹詔,金銀牌面,紅綠錦段,御酒表裏,前來招安。汝等勿疑,盡心受領。”吳用等再拜稱謝道:“山野狂夫,有勞恩相降臨,感蒙天恩,皆出乎太尉之賜也。衆弟兄刻骨銘心,難以補報。”張叔夜一面設宴管待。

到第三日清晨,濟州裝起香車三座,將御酒另一處龍鳳盒內擡着。金銀牌面、紅綠錦段,另一處扛擡。御書丹詔,龍亭內安放。宿太尉上了馬,靠龍亭東行。太守張叔夜,騎馬在後相陪。吳用等四人,乘馬跟着。大小人伴,一齊簇擁。前面馬上打着御賜銷金黃旗,金鼓旗幡,隊伍開路。出了濟州,迤邐前行。未及十里,早迎着山棚。宿太尉在馬上看了,見上面結采懸花,下面笙簫鼓樂,迫道迎接。再行不過數十里,又是結采山棚。前面望見香菸拂道,宋江、盧俊義跪在面前,背後衆頭領齊齊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詔。宿太尉道:“都教上馬。”同迎至水邊。那梁山泊千百隻戰船,一齊渡將過去,直至金沙灘上岸。三關之上,三關之下,鼓樂喧天。軍士導從,儀衛不斷,異香繚繞。直至忠義堂前下馬。香車龍亭,擡放忠義堂上。中間設着三個几案,都用黃羅龍鳳桌圍圍着。正中設萬歲龍牌,將御書丹詔放在中間,金銀牌面放在左邊,紅綠錦段放在右邊,御酒表裏亦放於前。金爐內焚着好香。宋江、盧俊義邀請宿太尉、張太守上堂設坐。左邊立着蕭讓、樂和,右邊立着裴宣、燕青。盧俊義等都跪在堂前。裴宣喝拜。拜罷,蕭讓開讀詔文:

“制曰:朕自即位以來,用仁義以治天下,行禮樂以變海內,公賞罰以定干戈。求賢之心未嘗少怠,愛民之心未嘗少洽。博施濟衆,欲與天地均同;體道行仁,鹹使黎民蒙庇。遐邇赤子,鹹知朕心。切念宋江、盧俊義等,素懷忠義,不施暴虐。歸順之心已久,報效之志凜然。雖犯罪惡,各有所由。察其情懇,深可憫憐。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齎捧詔書,親到梁山水泊,將宋江等大小人員所犯罪惡盡行赦免。給降金牌三十六面,紅錦三十六匹,賜與宋江等上頭領;銀牌七十二面,綠錦七十二匹,賜與宋江部下頭目。赦書到日,莫負朕心,早早歸降,必當重用。故茲詔敕,想宜悉知。

宣和四年春二月 日詔示。”

蕭讓讀罷丹詔,宋江等山呼萬歲,再拜謝恩已畢。宿太尉取過金銀牌面,紅綠錦段,令裴宣依次照名,給散已罷,叫開御酒,取過銀酒海,都傾在裏面。隨即取過旋杓舀酒,就堂前溫熱,傾在銀壺內。宿太尉執着金錘,斟過一杯酒來,對衆頭領道:“宿元景雖奉君命,特齎御酒到此,命賜衆頭領,誠恐義士見疑。元景先飲此杯,與衆義士看,勿得疑慮。”衆頭領稱謝不已。宿太尉飲畢,再斟酒來,先勸宋江。宋江舉杯跪飲。然後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陸續飲酒。遍勸一百單八名頭領,俱飲一杯。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2張

宋江傳令,教收起御酒,卻請太尉居中而坐。衆頭領拜覆起居。宋江進前稱謝道:“宋江昨者西嶽得識臺顏,多感太尉恩厚,於天子左右力奏,救拔宋江等再見天日之光。銘心刻骨,不敢有忘。”宿太尉道:“元景雖知義士等忠義凜然,替天行道,奈緣不知就裏委曲之事,因此天子左右,未敢題奏,以致擔誤了許多時。前者收得聞參謀書,又蒙厚禮,方知有此衷情。其日天子在披香殿上,官家與元景閒論,問起義士,以此元景奏知此事。不期天子已知備細,與某所奏相同。次日,天子駕坐文德殿,就百官之前,痛責童樞密,深怪高太尉累次無功,親命取過文房四寶,天子御筆親書丹詔,特差宿某親到大寨,啓請衆頭領。煩望義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負聖天子宣召撫安之意。”衆皆大喜,拜手稱謝。宋江邀請聞參謀相見。宿太尉欣然交集,滿堂歡喜。當請宿太尉居中上坐,張太守、聞參謀對席相陪。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設筵宴,輪番把盞。廳前大吹大擂。雖無炮龍烹鳳,端的是肉山酒海。當日盡皆大醉,各扶歸幕次裏安歇。次日,又排筵宴,彼各敘舊論新,講說平生之懷。第三日,再排席面,請宿太尉遊山,至暮盡醉方散,各歸安歇。倏爾已經數日,宿太尉要回,宋江等堅意相留。宿太尉道:“義士不知就裏。元景奉天子敕旨而來,到此間數日之久。荷蒙英雄慨然歸順,大義俱全。若不急回,誠恐奸臣相妒,別生異議。”宋江等道:“據某愚意,相留恩相遊玩數日。太尉既然有此之念,不敢苦留。今日盡此一醉,來早拜送恩相下山。”當時會集大小頭領,盡來集義飲宴。吃酒中間,衆皆稱謝。宿太尉又用好言撫卹,至晚方散。

次日清晨,安排車馬。宋江親捧一盤金珠,到宿太尉幕次內,再拜上獻。宿太尉那裏肯受。宋江再三獻納,方纔收了,打挾在衣箱內。拴束行李鞍馬,準備起程。其餘跟來人數,連日自是朱武、樂和管待,依例飲饌,酒量高低,並皆厚贈金銀財帛。衆人皆喜。仍將金寶齎送聞參謀、張太守,二公亦不肯受。宋江堅執奉承,才肯收納。宋江遂令聞參謀跟同宿太尉回京師。梁山泊大小頭領,俱金鼓細樂,相送太尉下山。渡過金沙灘,俱送過三十里外,衆皆下馬,與宿太尉把盞餞行相別。宋江當先,執盞擎杯道:“太尉恩相回見天顏,善言保奏。”宿太尉回道:“義士但且放心,只早早收拾朝京爲上。軍馬若到京師來,可先使人到我府中通報。俺先奏聞天子,使人持節來迎,方見十分公氣。”宋江道:“恩相容復:小可水窪,自從王倫上山開創之後,卻是晁蓋上山。今至宋江已經數載,附近居民,擾害不淺。小可愚意,金欲罄竭資財,買市十日,收拾已了,便當盡數朝京,安敢遲滯。亦望太尉煩請將此愚衷,上達聖聽,以寬限次。”宿太尉應允。別了衆人,帶了開詔一干人馬,自投濟州而去。

宋江等卻回大寨。到忠義堂上鳴鼓聚衆。大小頭領坐下,諸多軍校都到堂前。宋江傳令:“衆弟兄在此!自從王倫創立山寨以來,次後晁天王上山建業,如此興旺。我自江州得衆兄弟相救到此,推我爲尊,已經數載。今日喜得朝廷招安,重見天日之面。早晚要去朝京,與國家出力,圖個蔭子封妻,共享太平之福。今來汝等衆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以義逢義,以仁達仁,並無爭執。我一百八人,上應天星,生死一處。今者天子寬恩降詔,赦罪招安,大小衆人,盡皆釋其所犯。我等一百八人,早晚朝京面聖,莫負天子洪恩。汝等軍校,也有自來落草的,也有隨衆上山的,亦有軍官失陷的,亦有擄掠來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願去的,作速上名進發。如不願去的,就這裏報名相辭,我自齎發你等下山,任從生理。”宋江號令已罷,着落裴宣、蕭讓,照數上名。號令一下,三軍各各自去商議。當下辭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宋江皆賞錢物齎發去了。願隨去充軍者,作速報官。

次日宋江又令蕭讓寫了告示,差人四散去貼,曉示臨近州郡鄉鎮村坊,各各報知。仍請諸人到山,買市十日。其告示曰:

“梁山泊義士宋江等,謹以大義,佈告四方:昨因哨聚山林,多擾四方百姓,今日幸蒙天子寬仁厚德,特降詔敕,赦免本罪,招安歸降,朝暮朝覲。無以酬謝,就本身買市十日。倘蒙不外,齎價前來,以一報答,並無虛謬。特此告知遠近居民,勿疑辭避,惠然光臨,不勝萬幸。

宣和四年三月 日,梁山泊義士宋江等謹請。”

蕭讓寫畢告示,差人去附近州郡及四散村坊,盡行貼遍。發庫內金珠、寶貝、彩段、綾羅、紗絹等項,分散各頭領並軍校人員。另選一分,爲上國進奉。其餘堆集山寨,盡行招人買市十日。於三月初三日爲始,至十三日終止。宰下牛羊,醞造酒醴。但到山寨裏買市的人,盡以酒食管待,犒勞從人。至期,四方居民,擔嚢負笈,霧集雲屯,俱至山寨。宋江傳令,以一舉十。俱各歡喜,拜謝下山。一連十日,每日如此。十日已外,住罷買市,號令大小,收拾赴京朝覲。宋江便要起送各家老小還鄉。吳用諫道:“兄長未可,且留衆寶脊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覲面君之後,承恩已定,那時發遣各家老小還鄉未遲。”宋江聽罷道:“軍師言之極當。”再傳將令,教頭領即便收拾,整頓軍士。宋江等隨即火速起身,早到濟州,謝了太守張叔夜。太守即設筵宴,管待衆多義士,賞勞三軍人馬。宋江等辭了張太守,出城進發,帶領衆多軍馬,大小約有五七百人,徑投東京來。先令戴宗,燕青前來京師宿太尉府中報知。太尉見說,隨即便入內裏奏知天子:“宋江等衆軍馬朝京。”天子聞奏大喜,便差太尉並御駕指揮使一員,手持旌旄節鉞,出城迎接宋江。當下宿太尉領聖旨出郭。

且說宋江軍馬在路,甚是擺的整齊。前面打著兩面紅旗,一面上書“順天”二字,一面上書“護國”二字。衆頭領都是戎裝披掛。惟有吳學究綸巾羽扇,公孫勝鶴氅道袍,魯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皂直裰。其餘都是戰袍金鎧,本身服色。在路非止一日。前到京師城外,前逢御駕指揮使持節迎着軍馬。宋江聞知,領衆頭領前來參見宿太尉已畢,且把軍馬屯駐新曹門外,下了寨柵,聽候聖旨。

且說宿太尉並御駕指揮使入城,至朝前面奏天子,說:“宋江等軍馬屯住新曹門外,聽候我王聖旨。”天子乃曰:“寡人久聞梁山泊宋江等,有一百八人,上應天星,更兼英雄勇猛,人不可及。今已歸降,作爲良臣,到於京師。寡人來日引百官登宣德樓。可教宋江等衆,俱以臨敵披掛,本身戎裝服色,休帶大隊人馬,只將三五百步軍馬軍進城。自東過西,寡人親要觀看。也教在城黎庶軍民官僚知此英雄豪傑,爲國良臣。然後卻令卸其衣甲,除去軍器,都穿所賜錦袍,從東華門而入,就文德殿朝見。”御駕指揮使領聖旨,直至行營寨前,口傳聖旨與宋江等說知。

次日,宋江傳令教鐵面孔目裴宣,選揀彪形大汗五七百人,步軍前面打着金鼓旗幡,後面擺着槍刀斧鉞,中間豎着“順天”、“護國”二面紅旗。軍士各懸刀劍弓矢,衆人各各都穿本身披掛,戎裝袍甲,擺成隊伍,從東郭門而入。只見東京百姓軍民,扶老挈幼,迫路觀看,如睹天神。是時天子引百官在宣德樓上臨軒觀看。見前面擺列金鼓旗幡,槍刀斧鉞,盡都擺列。隊伍中有踏白馬軍,打起“順天”、“護國”二面紅旗,外有二三十騎馬上隨軍鼓樂。後面衆多好漢,簇簇而行。解珍、解寶開路,朱武壓後。怎見得一百八員英雄好漢入城朝覲?但見:

和風開御道,細雨潤香塵。東方曉日初升,北闕珠簾半卷。南薰門外,一百八員義士朝京;宣德樓中,萬萬歲君王刮目。解珍、解寶,仗鋼叉相對而行;孔明、孔亮,執兵器齊肩而過。前列着鄒淵、鄒潤,次分着李立、李雲。韓滔、彭玘顯精神,薛永、施恩逞猛烈。單廷圭皁袍閃爍,魏定國紅甲光輝。宣贊緊對郝思文,凌振相隨神算子。黃信左朝孫立,歐鵬右向鄧飛。鮑旭、樊瑞仗雙鋒,郭盛、呂方持畫戟。紗巾吏服,左手下鐵面孔目裴宣;烏帽儒衣,右手下聖手書生蕭讓。絲繮玉勒,山東豪傑宋公明;畫鐙雕鞍,河北英雄盧俊義。吳加亮綸巾羽扇,公孫勝鶴氅道袍。豹子頭與關勝連鞍,呼延灼同秦明共轡。花榮相連楊志,索超緊對董平。魯智深烈火袈裟,武行者香皂直裰。柴進與李應相隨趁,楊雄共石秀並肩行。徐寧不離張清,劉唐緊隨史進。朱仝與雷橫作伴,燕青和戴宗同行。李逵居左,穆弘在右。諸阮內阮二爲尊,兩張內李俊居長。陶宗旺共鄭天壽爲雙,王矮虎與一丈青作配。項充、李袞,宋萬、杜遷。菜園子相對小尉遲,孫二孃緊隨顧大嫂。後面有蔡福、蔡慶、陳達、楊春,前頭列童威、童猛、侯健、孟康。燕順、楊林,對對挨肩;穆春、曹正,雙雙接踵。朱貴對連朱富,周通相接李忠。左有玉臂匠,右有鐵笛仙。宋清相接樂和,焦挺追陪石勇。湯隆共杜興作伴,得孫與龔旺同行。王定六面目猙獰,鬱保四身軀長大。時遷乖覺,白勝高強。段景住馬上超羣,隨後有三人壓陣。安道全身披素服,皇甫端胸拂紫髯。神機朱武在中間,馬上隨軍全樂部。護國旗盤旋瑞氣,順天旗招颭祥雲。重重鎧甲爍黃金,對對錦袍盤軟翠。有如帝釋,引天男天女下天宮;渾似海神,共龍子龍孫離洞府。正是:夾道萬民齊束手,臨軒帝主喜開顏。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買市,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3張

且說道君天子,同百官在宣德樓上,看了梁山泊宋江等這一行部從,喜動龍顏,心中大悅。與百官道:“此輩好漢真英雄也!”觀看歎羨不已。命殿頭官傳旨,教宋江等各換御賜錦袍見帝。殿頭官領命,傳與宋江等。向東華門外,脫去戎裝慣帶,各穿御賜紅綠錦袍,懸帶金銀牌面,各帶朝天巾幘,抹綠朝靴。惟公孫勝將紅錦裁成道袍,魯智深縫做僧衣,武行者改作直裰,皆不忘君賜也。宋江、盧俊義爲首,吳用、公孫勝爲次,引領衆人,從東華門而入。只見儀禮司整肅朝儀,陳設鸞駕。正是: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皇風清穆,溫溫靄靄氣氤氳;麗日當空,鬱郁蒸蒸雲靉靆。微微隱隱,龍樓鳳闕散滿天香霧;霏霏拂拂,珠宮貝闕映萬縷朝霞。文德殿燦燦爛爛,金碧交輝;未央宮光光彩彩,丹青炳煥。蒼蒼涼涼,日映着玉砌雕闌;嫋嫋英英,花簇着皇宮禁苑。紫扉黃閣,寶鼎內縹縹緲緲,沉檀齊爇;丹陛彤墀,玉臺上明明朗朗,玉燭高焚。籠籠鼕鼕,振天鼓擂疊三通;鏗鏗鍧鍧,長樂鍾撞百八下。枝枝杈杈,叉刀手互相磕撞;搖搖曳曳,龍虎旗來往飛騰。錦襠花帽,擎着的是圓蓋傘,方蓋傘,上下開展;玉節龍旗,駕着的是大輅輦,玉輅輦,左右相陳。立金瓜,臥金瓜,三三兩兩;雙龍扇,單龍扇,疊疊重重。羣羣隊隊,金鞍馬,玉轡馬,性貌馴習;雙雙對對,寶匣象,駕轅象,勇力猙獰。鎮殿將軍,長長大大甲披金;侍朝勳衛,齊齊整整刀晃銀。嚴嚴肅肅,殿門內擺列着糾儀御史官;端端正正,姜擦邊立站定近侍錦衣人。金殿上參參差差,齊開寶扇;畫棟前輕輕款款,捲起珠簾。文樓上嘐嘐噦噦,報時雞人三唱;玉階下刮刮刺刺,肅靜鞭響三聲。濟濟楚楚,侍螭頭,列簪纓,有五等之爵;巍巍蕩蕩,坐龍牀,倚繡褥,瞻萬乘之尊。晴日照開青瑣闥,天風吹下御爐香。千條瑞靄浮金闕,一朵紅雲捧玉皇。

當日辰牌時候,天子駕升文德殿。儀禮司郎官引宋江等依次入朝,排班行禮。殿頭官贊拜舞起居,山呼萬歲已畢,天子欣喜,敕令宣上文德殿來。照依班次賜坐。命排御筵,敕光祿寺排宴,良醞署進酒,珍羞署進食,掌醢署造飯,大官署供膳,教坊司奏樂。天子親御寶座陪宴宋江等。只見:

九重門啓,鳴噦噦之鸞聲;閶闔天開,睹巍巍之龍袞。當重熙累洽之日,致星曜降附之時。光祿珍羞具陳,大官水陸畢集。銷金御帳,上有舞鶴飛鸞;織錦圍屏,中畫盤龍走鳳。合殿金花紫翠,滿庭錦繡綺羅。樓臺寶座千層玉,案桌龍牀一塊金。筵開玳瑁,七寶器黃金嵌就;爐列麒麟,百和香龍腦修成。玻璃盞間琥珀鍾,瑪瑙杯聯珊瑚斝。赤瑛盤內,高堆麟脯鸞肝;紫玉碟中,滿飣駝蹄熊掌。桃花湯潔,縷塞北之黃羊;銀絲膾鮮,剖江南之赤鯉。黃金盞滿泛香醪,紫霞杯灩浮瓊液。寶瓶中金菊對芙蓉,爭妍競秀;玉沼內芳蘭和菡萏,薦馥呈芬。翠蓮房掩映寶珠榴,錦帶羹相稱胡麻飯。五俎八簋,百味庶羞。黃橙綠橘,合殿飄香。雪藕冰桃,盈盤沁齒。糖澆就甘甜獅仙,面製成香酥定勝。四方珍果,盤中色色絕新鮮;諸郡佳餚,席上般般皆奇異。方當進酒五巡,正是湯陳三獻。教坊司鳳鸞韶舞,禮樂司排長伶官。朝鬼門道,分明開說。頭一個裝外的,黑漆襆頭,有如明鏡;描花羅襴,儼若生成。雖不比持公守正,亦能辨律呂宮商。第二個戲色的,系離水犀角腰帶,裹紅花綠葉羅巾。黃衣襴長襯短靿靴,彩袖襟密排山水樣。第三個末色的,裹結絡球頭帽子,着役疊勝羅衫。最先來提掇甚分明,念幾段雜文真罕有。說的是敲金擊玉敘家風;唱的是風花雪月梨園樂。第四個淨色的,語言動衆,顏色繁過。開呵公子笑盈腮,舉口王侯歡滿面。依院本填腔調曲,按格範打諢發科。第五個貼淨的,忙中九伯,眼目張狂。隊額角塗一道明創,劈門面搭兩色蛤粉。裹一頂油油膩膩舊頭巾,穿一領刺刺塌塌潑戲襖。吃六棒枒板不嫌疼,打兩杖麻鞭渾是耍。這五人引領著六十四回隊舞優人,百二十名散做樂工,搬演雜劇,裝孤打攛。個個青巾桶帽,人人紅帶花袍。吹龍笛,擊鼉鼓,聲震雲霄;彈錦瑟,撫銀箏,韻驚魚鳥。悠悠音調繞樑飛,濟濟舞衣翻月影。吊百戲衆口喧譁,縱諧語齊聲喝采。妝扮的是太平年萬國來朝,雍熙世八仙慶壽;搬演的是玄宗夢遊廣寒殿,狄青夜奪崑崙關。也有神仙道辦,亦有孝子順孫。觀之者真可堅其心志,聽之者足以養其性情。須臾間,八個排長簇擁着四個金翠美人,歌舞雙行,吹彈並舉。歌的是《朝天子》、《賀聖朝》、《感皇恩》、《殿前歡》,治世之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觀音》、《柳青娘》、《鮑老兒》,淳正之態。歌喉似新鶯宛囀,舞腰如細柳牽風。當殿上魚水同歡,君臣共樂。果然道:百寶壯腰帶,珍珠絡臂韝;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大宴已成,衆樂齊舉。主上無爲千萬壽,天顏有喜萬方同。

有詩爲證:

堯舜垂衣四惡摧,宋皇端拱叛臣歸。

九重鳳闕新開宴,十載龍墀舊賜衣。

蓋世功名須早進,矢心忠義莫相違。

乾坤好作奇男子,珍重詩章足佩韋。

且說天子賜宋江等筵宴,至暮方散。謝恩已罷,宋江等俱各簪花出內。在西華門外,各各上馬,迴歸本寨。次日入城,禮儀司引至文德殿謝恩。喜動龍顏,天子欲加官爵,敕令宋江等來日受職。宋江等謝恩出內回寨,不在話下。

又說樞密院官具本上奏:“新降之人,未效功勞,不可輒便加爵。可待日後征討,建立功勳,量加官賞。見今數萬之衆,逼城下寨,甚爲不宜。陛下可將宋江等所部軍馬,原是京師有被陷之將,仍還本處。外路軍兵,各歸原所。其餘之衆,分作五路。山東、河北,分調開去。此爲上策。”次日,天子命御駕指揮使,直至宋江營中,口傳聖旨:“宋江等分開軍馬,各歸原所。”衆頭領聽的,心中不悅。回道:“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見些官爵,便要將俺弟兄等分遣調開。俺等衆頭領生死相隨,誓不相舍。端的要如此,我們只的再回梁山泊去!”宋江急忙止住。遂用忠言懇求來使,煩乞善言回奏。那指揮使回到朝廷,那裏敢隱蔽,只得把上項所言,奏聞天子。天子大驚,急宣樞密院官計議。奏道:“這廝們雖降朝廷,其心不改,終貽大患。以臣愚意,不若陛下傳旨,賺入京城,將此一百八人盡數剿除。然後分散他的軍馬,以絕國家之患。”天子聽罷,聖意沉吟未決。向那御屏風背後,轉出一大臣,紫袍象簡,高聲喝道:“四邊狼煙未息,中間又起禍胎,都是汝等忘家敗國之臣,壞了聖朝天下!”正是:只憑立國安邦口,來救驚天動地人。畢竟御屏風後喝的那員大臣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