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古文名著 > 說唐前傳第五十七回:衆降將金殿封官,尉遲恭御園護主

說唐前傳第五十七回:衆降將金殿封官,尉遲恭御園護主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爲清代乾隆癸卯(1783)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這三部書,雖然不是出自一人這手,內容也基本各自獨立,但故事情節、人物關係上,也還是有脈絡相連。一般讀者讀這類書,多半是爲了看看故事,消遺解悶,都希望故事情節、人物命運,其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交待。這三部書合在一起印行,總名之曰《說唐合傳》。

《說唐演義全傳》以瓦崗寨羣雄的風雲際會爲中心,鋪敘自秦彝託孤、隋文帝平陳統一南北起,到唐李淵削平羣雄、太宗登極稱帝止的一段故事。它以相當篇幅揭露了隋煬帝荒淫無道,大興徭役,宇文氏恃寵驕橫,殘暴兇狠,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而統治階級內部的傾軋矛盾,又加劇了隋王朝的分崩離析之勢,致使全國各地爆發了反隋起義。書中着力塑造了一羣瓦崗寨起義英雄的形象,這些人中既有來自下層的城市貧民、捕差馬伕,又有身據要津的勳戚貴胄、功臣名將,也有浪跡江湖的豪傑義士、綠林好漢。這些人物聚集在反隋的旗幟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隋末起義隊伍廣泛的社會基礎。而李世民則是作品中歌頌的“真命天子”,在他身上寄寓着“仁政”的理想,對他歸順與否是羣雄成敗的根本條件,也是作者評定褒貶的基本標準。這使作品中表現出濃厚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宿命論色彩。

說唐前傳第五十七回:衆降將金殿封官,尉遲恭御園護主

第五十七回 衆降將金殿封官 尉遲恭御園護主

當下秦王入朝高祖,山呼禮畢,因奏道:“臣兒賴父王洪福,所到之處,無有不勝。今有歸降衆將,共三十六員,俱有莫大功勞,求父王一一加封官爵。”遂把冊籍二本呈上,放在龍案。高祖看一本是“衆將歸降冊”,一本是“功勞簿”。高祖觀看歸降冊,第一個是山東秦瓊,高祖大喜,傳旨宣臨潼山救駕人進來。茂公道:“這功勞不小。”叔寶來到丹墀,山呼萬歲。高祖道:“平身。卿家未歸唐之前,先有救駕之功,後面功勞,也不必看,封卿爲護國公之職。”叔寶謝恩,穿了國公服式,站在一邊。高祖又看到羅成功勞甚大,傳旨宣上來。羅成來到殿前俯伏,山呼萬歲。高祖見他青年秀逸,武藝高強,心中大喜,加封爲越國公。披了服式,也站在一旁。高祖又看到徐績,在金墉時節改詔救駕,有“本赦秦王李世民”這一句,其功不小,以下不必看了,宣進朝中,朝拜已畢,加封爲鎮國軍師英國公之職。披了服式,站在一旁。

高祖看到程咬金名字,想道:“程咬金乃是山東的響馬,後來又助李密,曾月下趕秦王,斧劈老君堂,這個罪名,卻也不小。”傳旨綁進來。一聲旨下,殿前校尉,如狼似虎,立刻趕出午門,把程咬金夾領皮一把,掀翻在地,將繩索綁了。咬金連聲叫苦,被校尉推至金階,大叫道:“萬歲呀!人來投主,鳥來投林。大家都有功勞,爲何薄我?”高祖罵道:“你這賊,可記得月下趕秦王,斧劈老君堂的大罪麼?”咬金哭叫道:“萬歲呀,豈不聞桀犬吠堯,名爲其主?昔日做李密的臣子,但知有李密,不知有秦王。如今歸順萬歲,就是唐家的臣子,自當要赤心報國。俺這狗性是極有真心,最好相與的。再無一言哄萬歲爺。”高祖聽他這話也說得有理,忙把功勞簿一看,見他也有許多功勞,即下旨道:“看你功勞分上,赦你無罪。鬆了綁,封爲總管之職。”咬金謝恩,換了服式,猶如死裏逃生,快活不過,也立一旁。

高祖又看到尉遲恭名字,就想着日搶三關,夜劫八寨,追逼小秦王,三跳紅泥澗,不覺大怒道:“此賊來了,不許朝見,速速斬首。”衆校尉領旨,將尉遲恭衣衫剝下,立刻綁了,只等行刑旨一下,就要開刀。秦王一見,連忙跪下奏道:“父王,搶關劫寨,本該處斬。但此時各爲其主,後來投臣兒,御果園獨馬單鞭,來救臣兒的功勞,也可准折得過。望父王開恩!”高祖聞奏,心中一想道:“他既肯赤身露體,不避刀槍,前來救駕,也可饒他一死。”

高祖未曾傳旨,只見太子殷王建成,齊王元吉,滿面怒色,心懷妒忌,一齊上前奏道:“父王,莫聽世民之言。臣兒細想,尉遲恭之功,其中有假。”高祖便問:“如何有假?”建成道:“臣兒聞得單雄信名揚四海,有萬夫不當之勇。尉遲恭單鞭獨馬,又不穿衣甲,如何戰得他過?”元吉也奏道:“父王,臣兒聞得御果園,離澄清澗有五里足路,徐績雖然馬快,往還就是十里路。那單雄信莫說是有名的大將,就是略有小本事的將官,十個世民,也被他結果了。所以知他這功勞是假的。如今世民這般衛護他,實系蓄心不善,故此收羅這些亡命之徒,日後定然擾亂江 山,依臣兒之見,不若速斬尉遲恭之首爲是。其餘衆將,速調他方,若留在長安,只恐爲禍不小。”

說唐前傳第五十七回:衆降將金殿封官,尉遲恭御園護主 第2張

高祖聞言,未曾開口,又見秦王奏道:“父王,御果園尉遲恭救臣兒,乃是真的,莫聽王兄御弟之言。父王若不信,且叫尉遲恭演這一功,與父王觀看。”建成道:“如要演,可在御果園中,也要照樣離園五里,尉遲恭去洗馬,也要徐績去喚。往還若差了些兒,其功盡假。”高祖准奏,又問:“單雄信何人去扮?”元吉道:“臣兒手下有一王雲,可以去扮。”高祖道:“好!”把以下三十餘人,盡封總管,明日御果園演功,就此退朝,衆官回府。

再說殷、齊二王,回到府中,元吉叫聲:“王兄,你看世民今日回來,這些將官,個個如龍似虎。日後父王歸天,這座江山,諒王兄無分。爲今之計,欲圖日後江 山,不如今日先除世民。”建成道:“計將安出?”元吉道:“趁明日在御果園演功,只叫王雲去殺了世民,這天下還怕何人得了去。”建成道:“若殺了世民,父王必定追究,萬一王雲說出來,如何是好?”元吉道:“待王雲成事回來,我們就把王雲殺了,這事死無對證了。”建成大喜,吩咐喚王雲來。

那王雲身長一丈,青臉黃鬚,卻與單雄信相貌一般。武藝精強,善使大刀,只因打死了人,逃在殷王府中。一時聞喚,走到面前,就問何事。二王道:“王雲,孤家明日有事用你,你敢去麼?”王雲道:“千歲爺,俺王雲要沒有二位千歲爺相救,死多時了。雖粉身碎骨,也難報千歲的大恩。今日用俺之處,自當不避水火。”二三道:“好一個王雲!明日尉遲恭在御果園演功,先有秦王在園遊玩,要你假扮單雄信,可把秦王殺了,我把貴妃賞你爲妻。日後孤登九五,封你一個大大官職,須要用心前去。”王雲聽了這話,就應道:“千歲爺要殺那尉遲恭,俺就去;若殺秦王,小人怎敢?”建成道:“王雲,你若殺了秦王,有事都在孤身上,包管你無事。孤家日後做了皇帝,你就是大大的開國勳臣了。你可用心前去。”王雲只得依允,不表。

再說尉遲恭朝散回來,悶悶不樂,黑白二夫人問其何故,尉遲恭道:“二位夫人有所不知,只爲明日十二月初一日,聖上有旨,要演昔日在洛陽御果園救駕的功勞。今當天氣寒冷,怎生下水洗馬?不要說救駕,就是凍也凍死了,如何是好?”黑氏聽了,忽然想起,說道:“相公不必心焦,前日李靖老爺臨去時節,曾送你一丸丹藥,叫你到十二月初一日,用燒酒服之,可避大難。如今果有大難,服之想來不妨。”敬德聞言大喜。

到了次日,先吃酒飯,然後吃藥。那藥才吃下嚥喉,身上好似火燒,心中卻像油煎,汗淋如雨,勝如六月炎天。就提鞭上馬,來至御河。他就脫下盔甲,把馬去了鞍,自己又脫了衫襖,往河中一跳。滾來滾去,好不燥皮,自己洗了一回,然後牽馬在河中去洗。岸上立着許多人來看,起初都與尉遲恭擔憂,後來看他在水中,好似戲水的一般,大家驚異,不表。

再說高祖這日駕到御果園,登萬花樓,聚集文武百官,要看尉遲恭演功。高祖便問:“今日演功,那假單雄信可曾端正了麼?”元吉道:“端正多時了。”高祖就令秦王與徐茂公先到御果園遊玩,二人領旨,下了萬花樓,來至下面。茂公道:“主公,今日演功,卻要帶了刀去,須要仔細提防。那王雲不是善良之人,小心爲是!”秦王道:“曉得。”就提了定唐刀,同茂公上馬,也往假山上去,指手畫腳的觀看。

說唐前傳第五十七回:衆降將金殿封官,尉遲恭御園護主 第3張

再說那元吉就吩咐王雲:“不可忘卻我的言語。”王雲道:“曉得。”上馬提刀要行,被秦叔寶扯住道:“那單雄信用的是棗陽槊,不是用砍刀,你可換了槊去。”元吉道:“兵器總是一樣的,王雲你換了槊去吧。”王雲不敢爭執,就換了槊,來至假山,大叫:“唐童,俺單雄信來也!”那秦王是防備着的,聽見一下喊叫,就往山下一跑。王雲隨後趕來,茂公上前扯住假單雄信的戰袍,假作慌忙之狀,叫:“單二哥不可動手。”王雲變着臉道:“我與你什麼朋友?”說罷,即拔腰間所佩的寶劍,耍的一劍,把袍割斷。茂公把手一放,竟拍馬出園,飛奔往御河來。離河還有半里路,就叫:“救駕!”那尉遲恭是有心等候的,遠遠一聞徐茂公的聲音,就舉鞭上馬,竟跑往御果園來,大叫一聲:“勿傷我主!”這一聲喊,猶如青天上一個霹靂。

那王雲追趕秦王,見秦王往假山後,團 團 走轉,舉槊便打。秦王大驚道:“不過在此演功,只當玩耍做戲一般,卻怎麼認起真來?”王雲喝道:“誰與你玩耍做戲來,當真要來取你命了!”就把槊打來。秦王大怒罵道:“好賊子!怎麼當真起來!”遂把定唐刀一架,交 戰起來,秦王那裏是王雲的對手,只得又走,王雲隨後趕來。不料尉遲恭忽然就到。那高祖在萬花樓上觀看,見尉遲恭人不披甲,馬不加鞍,果然單鞭獨馬,威風凜凜,聲如霹靂,心中大喜。又見王雲十分無禮,要傷秦王,心中發惱。看見尉遲恭到來,心中放寬。尉遲恭大叫:“勿傷吾主!”王雲看見尉遲恭趕來,遂棄了秦王,舉槊向尉遲恭打來。尉遲恭把鞭往上一架,就乘勢把王雲一鞭打死。

三人齊來複旨,高祖看見那尉遲恭赤身跑到樓下,一些寒冷也不怕,心內十分驚異。只見建成奏道:“尉遲恭無禮,打死王雲,望父王正罪!”秦王亦奏道:“今日雖只演功,王雲卻認真要害死臣兒,幸虧尉遲恭前來救駕,望父王開恩。”高祖心下明白,不說出來,遂封尉遲恭爲總管,就此回宮。尉遲恭家將取衣服與尉遲恭穿好回衙。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