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清代五言賞析之出居庸關,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場景?

清代五言賞析之出居庸關,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場景?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出居庸關,清代朱彝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峯西。

從山青水綠的南國,來遊落日蒼茫的北塞,淡談的鄉思交匯着放眼關山的無限驚奇,化成了這首“清麗高秀”的寫景小詩。

清代五言賞析之出居庸關,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場景?

朱彝尊早年無意仕進,以布衣之身載書“客遊”,“南逾嶺,北出雲朔,東泛滄海,登之褱,經甌越”,爲採訪山川古蹟、搜剔殘碣遺文,踏誼了大半個中國(見《清史稿文苑傳》)。現在,他獨立於北國秋冬的朔風中,傾聽着悽悽而啼的子規(杜鵑)之鳴,究竟在浮想些什麼?是震訝於這“古塞之一”的居庸關之險酸——它高踞于軍都山間,兩峯夾峙,望中盡爲懸崖峭壁,不愧是扼衛京師的北國雄塞?還是思念起了遠在天外的故鄉嘉興,那鴛鴦湖(南湖)上風情動人的船女棹歌,或搖曳在秋光下的明豔照人的滿湖蓮荷?於是這向風而啼的“子規”,聽來也分外有情了:它也似在催促着異鄉遊子,快快“歸”去麼?

起句看似平平敘來,並末對詩人置身的關塞之景作具體描摹。但對於熟悉此間形勢的讀者來說,“居庸關”三字的跳出,正有一種雄關涌騰的突兀之感。再借助於幾聲杜鵑啼鳴,便覺有一縷遼遠的鄉愁,浮升在詩人的高嶺獨佇之中。驅馬更行,峯迴路轉,在暮靄四起中,忽遇一帶山泉,從峯崖高處曲折來瀉,頓令詩人驚喜不已:在這塞外的山嶺間,竟也有南國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馬一飲,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遙看蒼茫的遠夭,又見一輪紅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線。那猶未斂盡的餘霞,當還將遠遠近近的山影,輝映得明熒如火——這便是“飲馬流泉落日低”句所展現的塞上奇景。清澈、明淨的泉流,令你忘卻身在塞北;那塗徐而奏的泉韻,簡直如江南的絲竹之音惹人夢思。但“坐騎”恢恢的嘶鳴,又立即提醒你這是在北疆。因爲身在山阪高處,那黃昏“落日”,也見得又圓又“低”,,如此高遠清奇的蒼莽之景,就決非能在煙雨霏霏的江南,所可領略得到的了。

不過最令詩人驚異的,還是塞外氣象的寥廓和峻美。此刻,峯影如燃的西天,還沐浴在一派莊嚴肅穆的落日餘霞中。回看北天,卻又灰雲蒙黎。透過如林插空的千百峯嶂,隱約可見有一片雨雪,紛揚在遙遠的天底下,將起伏的山巒,織成茫茫一白!“雨雪自飛千嶂外”句,即展現了那與“飲馬流泉落日低,所迥然不同的又一奇境——剪影般的“千嶂”近景後,添染上一筆清瑩潔白的“雨雪”作背景,更着以一“飛”字,便畫出了一個多麼寥廓、案潔,竣奇而不失輕靈流動之美的世界!

清代五言賞析之出居庸關,該詩的作者描繪了什麼場景? 第2張

詩人久久地凝視着這雨雪交飛的千嶂奇景,那一縷淡淡的鄉愁,旱就如雲煙一般飄散殆盡。此次出塞,還有許多故址、遺蹟需要考察,下一程的終點,該是馳名古今的“榆林塞”了吧?詩人意興盎然地轉身西望,不禁又驚喜而呼:那在內蒙古準格爾旗一帶的“渝林”古塞,竟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般遙遠!從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雲海茫茫中聳峙的“數蜂”之西麼?詩之結句把七百里外的榆林,說得彷彿近在咫尺、指手可及,豈不太過誇張?不,它恰正是人們在登高望遠中所常有的奇妙直覺。這結句雖然以從唐人韓翔“秋河隔在數峯西”句中化出,但境界卻高遠、寥解得多:它在剎那間將讀者的視點,提升到了詩人絕後的絕高之處;整個畫面的空間,也因此猛然拓展。於是清美、寥廓的北國,便帶着它獨異的“落日”流泉、千嶂“雨雪”和雲海茫範中指手可及的愉林古塞,蒼蒼莽葬地盡收你眼底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