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送別》唐代沈宇所作,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送別》唐代沈宇所作,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沈宇,字號、生卒年、生平均不詳,唐朝時期詩人、官員,官至太子洗馬。《全唐詩》中存詩三首。下面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沈宇所作的《送別》吧。

穿過歲月的風雨,笑看四季變幻,有許多過往卻不時浮現心間,我們都是時光河流的漫遊者,永遠在不知疲倦地跋涉中,度過春夏,淌過秋冬。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因爲那些都是虛妄;而我們想要留下的,卻是記憶裏時常翩躚舞動着的那些美好。

《送別》

【唐】沈宇

菊黃蘆白雁初飛,

羌笛胡琴淚滿衣。

送君腸斷秋江水,

一去東流何日歸?

沈宇,其生辰歲月早已消失在歷史煙雲之中,只有一本叫《國秀集》的書,偶爾提及。這個有名又無名的唐朝詩人,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初年,作爲太子洗馬而顯露了一下身影。然後,就最終湮沒不見了。即便是大名鼎鼎的《全唐詩》裏,也僅僅錄存其詩作三首。時光,是最無情的東西。我們不喜歡它,它也不會喜歡我們,兩相厭。

《送別》唐代沈宇所作,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菊黃蘆白雁初飛”。菊花金黃,蘆花雪白,大雁列隊往南飛。眨眼之間,帶着絲絲寒意的秋天,已經不知不覺地潛入到我們的身邊。時光好快,不說白駒過隙,不道煙消雲散,就像伸腰打了一個短暫的呵欠。生命本就是一條長長的河流,我們永遠也不能踏入兩次。

詩人轉身變作一位技藝高超的丹青妙手,嘗試繪出一軸長幅美圖,在這幅吸人眼球的美妙畫卷中,有詩經裏蒼茫的蘆葦,有陶淵明心怡的菊花,還有唐詩宋詞裏永遠不會斷絕的大雁團隊。這些源遠流長的自然事物,早已經超脫自身的狹隘特徵,開始帶着被賦予的充滿濃厚詩情畫意的另外一些性質,逐漸成爲人們傳情達意的美好意象。人與自然,在文字裏水乳交融,達到究極目的,從而天人合一,妙趣天成。

《送別》唐代沈宇所作,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第2張

“羌笛胡琴淚滿衣”。羌笛橫吹,胡琴嘶啞,離別人正斷腸,忽然聽聞此種樂曲,頓時淚作滂沱大雨下,打溼了衣袖,打溼了心情。苦,旅途漫長,求索不易,生存艱難,腳步選擇了遠方,背影唯有堅強。所有吃過的苦楚,所有經過的磨難,都會在以後的日子裏化作一種又一種調料。

詩人從自然迴歸人類社會,開始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想要找到某種情感寄託。在這種尋找過程之中,一些代表某些社會身份的器物開始出現身影,比如羌笛,比如胡琴。我們彷彿可以穿透歷史煙雲,看到那些已經變得模糊的影子不斷地閃爍,向後來人訴說着自己的艱辛身世和傳奇故事。正是在這種積極地相互接觸和交流的過程裏,屬於人類社會的那些傳統文化精粹無聲地浸入血脈,並且永恆地延續下來。

《送別》唐代沈宇所作,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第3張

“送君腸斷秋江水,一去東流何日歸?”秋風季節裏,送別人斷腸,唯有滿江秋意,跟隨着滾滾寒水不停地向東流逝而去。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能夠了得;此時此刻,怎一個忍字可以化解。於是,帶着滿腹憂慮,皺眉之間,一個提問脫口而出:江水,你什麼時候纔會返回來啊?可惜,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畢竟,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唯有,既然選擇了遠方,就需要風雨兼程。

杜鵑啼血,肝腸寸斷,似乎修辭手法,卻正是人生經歷的某種真實寫照。只有真正親身遭受過那種磨練,才能清晰知道其中的所有滋味,是苦是鹹,是酸是甜。在這一刻,詩人強忍悲傷和痛苦,把所有掩藏在內心深處裏的厚重感情,都化爲一個充斥着強烈控訴意味的問號:滔滔東流江水,你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回到這裏?明顯問江水,暗地詢離人,明暗交替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其最終指向的是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別離之悲苦。

從描繪充滿象徵意味的自然事物,落筆生花,形象鮮明;到代表着社會身份的音樂器物,搖曳多姿,情感充沛;在這些紛紜複雜的意象呈現之際,融入詩人難以把握的那份情緒,看似衝動的詢問底部,卻掩飾着內心無法排遣的深沉情愫。這種濃厚的情懷並非一日之寒,肯定是雙方情感投入的日積月累,纔在觸景生情的此時此刻中選擇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大爆發。我們所有爲人,終因情而得到心靈和道德層面上的某種昇華。否則,何以爲人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