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編集拙詩贈元九李二十》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編集拙詩贈元九李二十》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唐代〕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譯文

《編集拙詩贈元九李二十》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一篇《長恨歌》多麼有文采風情,十首《秦中吟》則是匡時濟世的正聲。

常常被元稹學去了我詩中的格律,李紳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間的富貴我大概沒有緣分,身後文章纔會留下我的聲名。

別笑我氣粗,滿口大話,新編的十五卷詩集已經完成。

賞析

此詩既是詩人爲自己的詩集題記,又是贈友之作,而且是“戲贈”,即兼有與友人戲謔的意思。全詩八句,詩人首先舉出自己全部詩作中最有名氣、流傳最廣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創作用心。先列出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強調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諷喻組詩《秦中吟》,強調其社會價值:接近《詩經》之“正聲”。白居易特意列舉出了自己的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詩歌干預現實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實踐。

《編集拙詩贈元九李二十》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詩第三、四兩句下,詩人曾分別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嘗以拙詩一軸贈行,自是格變。”又注:“李二十嘗自負歌行,近見餘樂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寫詩乃受到白居易的啓發,李紳、白居易同作樂府,但白居易的新樂府詩,後來居上,令李紳自嘆弗如,這裏稱元稹爲“老元”,稱李紳爲“短李”,又故稱曰“偷”、曰“伏”,都朋友之間的戲辭,由此也可見元、李、白三詩人之間的親密無間的關係。詩中接着寫“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這是詩人結合自己命運遭際的牢騷話。他說:世上富貴人人所羨,但我卻命中無份,看來只有身後的文名,聊可自慰了。這裏雖有對自己詩才的自許,但也蘊含着不平和辛酸。白居易後來在與遭讒被貶的好友劉禹錫會面時,曾即席賦詩相贈,其中有詩云:“詩稱國手徒爲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雖是就詩人劉禹錫的遭遇說的,但也是發詩人自己的心聲。最後,詩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語氣,誇飾自己新編詩集後的得意心情。

從寫作背景來看,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蘊含的感情是複雜的,表面上是自矜自許,是對自己文章的誇耀,是對友人的戲謔,但實質上充滿不平、辛酸和自嘲,當然也不乏對自己才能的自豪。從整個詩的風格來看,可以說是亦莊亦諧,名曰“題卷”,而不拘泥於記事;稱爲“戲贈”,並不僅是戲言。全詩對仗工整,一氣呵成,寓深意於輕鬆調侃之中,既詼諧幽默,又耐人尋味。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因遭讒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雖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來所創作的幾百首詩文卻足以自矜。於是,他“檢討囊帙”,將約八百首詩,分爲四類: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編成十五卷,集成後題了這首詩。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