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詩詞名句 >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

歐陽修 〔宋代〕

畫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輕籠。玉指纖纖嫩剝蔥。

撥頭憁利。怨月愁花無限意。紅粉輕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譯文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華美的大廳里正舉行高雅的宴集,乍彈朱弦剛剛進入彈奏第一章。輕輕地攏,慢慢地捻,纖長的細指猶如嫩蔥。

撥頭抑鬱低落,帶着愁怨的花月自有無限意。舞女身姿輕靈美好,倚着檀槽彈不成一首曲子。

創作背景

這首詞約作於宋仁宗天聖(1023-1032年)末年,是作者年輕時期的作品。作者時任西京留守推官,這首詞寫的是一次宴會上女子演奏琵琶的場景。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侑灑佐歡的歌女形象。她琴藝高超,琴曲哀怨動人。作品字裏行間隱藏着作者對歌女的同情。

《減字木蘭花·畫堂雅宴》的原文是什麼?該如何理解呢? 第2張

上片點明宴會在寬敞的畫閣裏進行,其後進入正題,寫到女子彈奏琵琶的技巧。大概作者明知描寫琵琶演奏不可能超越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乾脆把《琵琶行》裏“輕攏慢捻抹復挑”的成句搬移到詞中,反倒顯得樸素真切。欣賞琵琶的人,不可能不同時欣賞彈奏者高超的技巧,於是作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子的手上,乾脆又把自居易的“十指剝春蔥”挪移過來,於是翻新成了另一個完美的琵琶女。這種移花接木的效果,往往比自出機杼更有神趣。

下片刻意點明女子彈奏的曲子是《撥頭》,其中妙處,今人可能無法知曉,因爲這支曲子已經失傳了。然而作者之所以要明言曲名,定有他的深意,這種深意隨後的描寫中顯露無遺,先是出現了“怨月愁花無限意”的幽怨哀愁,而且是面對皎月和鮮花產生的愁怨,表明女子的彈奏一定觸動獷她內心的隱痛,她是把自己想象成了皎月和鮮花,其晶瑩嬌美本該得到尊重和欣賞,如今卻淪落到爲人佐酒的卑賤地步,其中的“無限意”怕是無人理解。作者似乎隱隱感到了女子情緒的變化,所以對這位“紅粉輕盈”的美女爲什麼突然停止彈奏產生了極大的疑問,這種疑問他沒有道破,留給讀者去細細體會,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纔是這首詞成功的設計。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