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國學 > 歇後語 > 續英烈傳第二十七回:燕大王料敵如神,何將軍單騎逃脫

續英烈傳第二十七回:燕大王料敵如神,何將軍單騎逃脫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續英烈傳》是明代佚名(一說紀振倫)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明代萬曆年間。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從明太祖確立皇太孫朱允炊爲繼承人開始,至燕王朱棣奪取政權,登皇帝位,改元永樂,建文帝流亡爲止。該小說揭露了封建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人物形象鮮明。小說所鋪敘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史實,但也吸收了一些民間傳說,這主要表現在“建文遜國”後的內容上。它的引入,在某種程度上給作品帶來了幾分浪漫情調,使得該部講史小說虛實結合,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

第二十七回 燕大王料敵如神 何將軍單騎逃脫

續英烈傳第二十七回:燕大王料敵如神,何將軍單騎逃脫

再說燕王自兩敗之後,因與衆將商量道:“平安、何福,皆久戰之將,今又加徐輝祖相助,實難摧挫。若苦苦與之爭鋒,徒勞殺傷,莫若且堅壁勿戰,只作北還,以懈其心。況彼駐紮之地,非城非廓,糧草皆須搬運,我但暗暗遣兵,或斷其餉道,或絕其樵採,彼自不能安而攪亂矣。”衆將皆以爲然。燕王算計已定,故平安、何福屢屢來挑戰,俱堅壁不出。平安、何福無可奈何,忽又有旨召徐輝祖還京,銳氣未免減少了一半,也就不敢十分來挑戰。

燕王打探得徐輝祖召還,知何福失勢,遂遣朱榮、劉江,暗暗率兵,四處斷其餉道,又遣遊騎,四處捉其樵採。何福聞知,急急差兵救護。東邊才保全了回來,西邊又報劫奪,日日驚擾,不得安寧,乃憤怒要與他大戰。燕兵又堅壁不出,每日空來空往,把一團銳氣,又消磨了幾分。因與平安商量道:“我兵駐紮此地,要搬運糧草,利於速戰,而燕王又不明戰,只暗暗侵擾,未免我勞彼逸,殊非算也。莫若移營靈壁以就糧,既可免其驚擾,又可堅持以待戰,不知將軍以爲何如?”平安道:“此言是也。”遂令軍士移營於靈壁。

此時燕王雖堅壁不出戰,然而兩壘相對,恐有意外之變,日夜提防,將士不解甲者月餘,未免勞苦而生怨,諸將因請燕王道:“目今盛夏,淮南一帶,地土卑溼,又兼暑雨連作,軍中常恐瘟疫。今南兵已移營靈壁,大王何不且渡過河去,擇一善地,休息士馬,相機再進,何如?”燕王道:“諸君只知過河爲安,卻不知過河有大不安也。既兩敵相持,進則人心奮,退則人心餒。今將士雖勞苦,然心中必惕厲而思破敵。若一渡河,樂於便安,則人心懈矣。人心一懈,則敵人乘勢來擊,未免被其戮辱。安乎?不安乎?今何福圖安,移營靈壁,即諸君之勸我渡河也,吾見其銳氣索然,不出數日,吾自有計擊走之。”諸將道:“大王妙算過人,臣等不及也。但擊走何福,更有何計,請大王明示。”燕王道:“兵貴乘隙。寡人聞得南軍運糧五萬將到,平安帥兵六萬,前往護還,此隙也。我往擊之,我自猛而彼自怯也。兵又貴擊惰,我親領兵與戰,彼自盡力相持,俟彼此戰疲,我敗走以誘之,彼見我敗走,力雖疲亦必追逐。疲而追逐,其惰可知。我再伏精銳,出而擊之,彼縱英勇,亦未有不惰而敗走者。”諸將聽了,大喜道:“大王神算,真無遺策。但他運糧已近,宜速爲之。”燕王因命次子高煦,領精兵一隊,伏於林間,再三誡之道:“縱我戰敗,亦不許輕出,必要窺伺敵兵疲倦之極,方可出而擊真惰歸,不患不成功矣。”高煦領命而去。燕王就分遣壯士萬人,四路掩擊護糧之軍。自引兵分作兩翼,進攻靈壁。何福見燕王久不出戰,今忽來攻,必然有謀也,堅壁不出。

續英烈傳第二十七回:燕大王料敵如神,何將軍單騎逃脫 第2張

且說平安率兵護糧,也防搶奪,將六萬兵分列於外,叫負糧者居中而行。忽見燕兵來搶奪,就引兵縱擊,殺傷燕王甚衆。燕王乃回師,命衆將與平安交戰。戰了許多,不見輸贏。燕王臨陣細觀,見其兵將前後連絡,更班出戰,因親麾一隊,轉出其旁,橫衝其陣。南軍不曾提防,被燕王衝做兩段,首尾不能相顧,兵心遂亂。燕將乘其亂,一發奮勇力攻,平安漸漸退下。何福在壁上,遠遠望見平安有敗陣之勢,忙引大兵,開了壁門,衝將下來,大叫道:“平將軍勿慌,我來也,誓必破賊!”平安見何福兵出,膽又壯了,遂復抖精神,向前力戰。一班燕將雖不畏怯,但戰已久,忽又何福的大兵齊出,一時只好抵敵,哪裏又能斬將搴旗,何福、平安轉攻,致使時有殺傷。此時高煦伏在林間窺看,早有副將說道:“燕師受傷矣,可出擊之。”高煦道:“燕師雖小有殺傷,卻大勢不敗。南兵何福初出,正在奮勇之時,此時我若出擊,縱能擊敗,他亦未至寒心。非父王命我伏兵意也,須再俟之。”又窺了多時,見兩軍血戰既久,俱有疲倦之色,燕王引衆漸漸退去,高煦方揮衆道:“此其時也。力戰成功,在此一舉!”遂放起號炮,一齊衝出林來,邀擊南兵之後。南兵苦戰了一日,雖僥倖戰勝,卻已精疲力竭,忽見有伏兵邀擊,怎不心慌。又見邀擊之將,乃是高煦,素知其勇,一發手忙腳亂,不敢戀戰,唯有奪路而走。平安、何福雖亦吃驚,然欺高煦兵少,尚拼命相持。當不得燕王大兵聽見炮響,知高煦伏兵已出,又復殺回。何福、平安不能支持,只得棄了糧,率領敗殘士卒,奔回靈壁,堅閉不出。高煦東西馳擊,斬首萬餘,獲馬數千,五萬南糧,俱爲北兵得了。

續英烈傳第二十七回:燕大王料敵如神,何將軍單騎逃脫 第3張

何福敗還,與平安商議道:“兵敗猶可再勝,軍中正爾乏食,五萬糧餉,又盡失去,何以支給?”平安道:“將士乏食,守此何益?爲今之計,唯有率衆,乘燕王不備,突圍而出,就食於淮,再作他圖。”何福道:“將軍之言是也。”因傳令將士道:“糧餉被劫,軍中乏食,須就食於淮,以待後運。但燕兵圍營,必須突出,方能前往。爾衆將士,俟明日號炮三聲,即齊心奮勇而出。違誤者斬!”衆將士苦戰了一日,又見有明旦突圍之令,盡去安歇,以待炮聲早起,好去突圍。不期燕王用兵神速,見何福敗還靈壁,堅守不出,銳氣正衰,恐其停留長志,又有救援,遂不待天明,即躬率將士,悄悄攻其壁壘。諸將見燕王先登,誰敢不前,一時盡蟻附而上。燕王命放炮三聲,衆將齊攻壁門。燕王這邊放炮,南軍在睡夢中聽見,認是本營將軍放炮,催衆突圍,往淮就食,忙忙爬起來收拾了,奔到壁門。你見我來,我見你至,都認以爲真,竟將壁門開了。走到門外一看,見外面燕兵擺滿,方知誤了。及再要重閉壁門,而燕將早已喊聲如雷,有如潮水一般,一涌殺入矣。南兵不曾提防,突被殺入營中,一時鼎沸。諸將也有臥而未起的,也有起而未及披掛的,或被殺,或被擒,無一人得免。燕王忙傳令禁止殺人,但早已殺得人馬濠平塹滿矣。諸將報功,生擒武臣陳暉、平安、馬溥、徐真、孫成、王貴等三十七員,文臣陳性善、彭與明、劉伯完等一百五十人,降者無數,唯何福一人逃脫。只因這一敗,有分教:滿朝失色,再謀無功。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分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