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應該如何客觀評價宋哲元?

應該如何客觀評價宋哲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哲元(1885-1940),乳名宋室,字明軒,漢族,山東樂陵縣趙洪都村(今屬樂陵市)人。酷愛讀書,敦厚沉毅、不苟言笑、處世謹慎,生活簡樸、作風樸實,尊重文化,愛護人才,他治軍嚴謹,作戰勇敢,爲西北軍五虎之一,馮玉祥對他十分賞識,稱讚他“勇猛沉着”,“忠實勤勉”,“遇事不苟”,“練兵有方”。

宋哲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他內心愛國意識和軍閥意識同樣強烈,常使他陷入激烈的思想鬥爭中。宋哲元有根深蒂固的軍閥割據思想,在平津的所作所爲,一半是爲日本人所迫,一半仍是希望建立一個獨立王國,搞軍事割據。蔣介石對他花過大力氣拉攏,但宋哲元最終還是不肯投懷送抱。蘆溝橋事變以後,宋口口聲聲要爲馮玉詳的西北軍留點底子,反映出他內心深處馮玉詳始終高過蔣介石。當時的形勢,蔣介石已經實現統一,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西北軍多少將領與時俱進,投靠蔣介石,宋哲元對馮玉詳的一片忠心令人慨嘆。

宋哲元未嘗不想抗日殺敵,但他腦子裏根深蒂固的軍閥思想最終斷送了他的軍旅生涯。蔣介石能夠重用張自忠、馮治安、劉汝明等人,以及孫連仲等其他西北軍將領,但不肯用宋哲元,就是看透了他的私心雜念。張自忠在魯南用自己親手培養起來的五十九軍和板垣師團硬拼,完全不顧傷亡,才獲得臨沂大捷;孫連仲守臺兒莊,也是抱着將部隊打光的決心,纔有臺兒莊大捷。正是這種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爲中國最終贏得了抗戰勝利。

歸根結底,宋哲元是中國數十年軍閥混戰時期造就的人物,雖然有不屈的民族氣節,但因爲思想上致命的缺陷,無法成爲抗日救國的中流砥柱。宋哲元最終未能戰死沙場,得到一個軍人最理想的歸宿,的確令人惋惜,但也在情理之中。

應該如何客觀評價宋哲元?

宋哲元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