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于闐國的歷史,歡迎關注哦。

中國在西漢時期因爲漢武帝想要與大月氏交好一起對付匈奴,命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一條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這條路就是中國的一本國史,在絲綢之路上有很多民族之間的分分合合的故事,都與中國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在絲綢之路上曾經有很多西域諸國,和中原漢人文化十分不同,如今當年的很多西域小國也在歷史的變遷當中成爲中國的一部分了,他們中有很多逐漸融合成了中華民族當中的一員,跟中國再也不能分離,即便被迫分離,也一直想重回中國。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西域諸國對中華文明的嚮往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漢朝的強悍和唐朝的開放,因爲強盛而吸引過來依附中華的民族,實際上是爲中華文明而傾倒,而在歷史上中華文明確實也不斷滋養着這些西域土地,因爲作爲一箇中國人是令人驕傲的事。

于闐國就是我們所說的曾經衆多西域國家之一,這個國度曾經屬於唐朝的安西四鎮之一,但卻比唐朝存在的時間要長几倍,壽命長達1238年,直到公元1006年于闐才被喀喇汗國所滅。

在今天看來曾經的于闐國現在只是新疆的一個縣城,但是我們還能夠看到這個地方所有的西域文化特色,以及歷史留下的痕跡。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第2張

于闐國和今天于闐縣不同的是,這個國家曾經是西域非常強大的一個國家(強盛時包括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地),不過沒有變的是于闐的地理重要性,因爲位於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守護着東西商業和文化的交流要道,因此地位相當重要。

西域都護府始建於西漢,對於闐的管理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于闐先後屬於過漢朝和唐朝,跟中國人一樣于闐也曾經在東漢爆發過反抗匈奴的戰爭,班超就曾經在這裏奮鬥和生活過,對於于闐的歸屬問題打下了一個基礎,就算在東漢滅亡之後的分裂時于闐也在不斷髮展壯大。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第3張

北魏時期,于闐受到了西域其他國家的攻擊,後來被西突厥吞併。到了唐朝時期,在不斷征服西域的過程當中,再次恢復了安西都護府的設置,當時是在西州交河城這個地方管理西域事務。

那時于闐國仍然屬於西突厥,不過西突厥已經不能和大唐的實力相對抗了,所以爲了友好往來,西突厥和大唐經常有和親,有求於大唐的西突厥自然要獻禮,於是和其他西域四國一起,于闐被送給了大唐,貞觀22年,于闐成爲安西四鎮的一員。

和唐朝對立的敵人已經不在西北了,而出現了向西南移位的現象,吐蕃在670年已經強盛了起來,對大唐造成了威脅,而且還不斷進犯唐朝領土,于闐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吐蕃奪取,不過於闐國不肯接受被吐蕃的欺壓,英勇反抗,673年,于闐反抗後脫離吐蕃迴歸大唐。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第4張

吐蕃似乎對於闐耿耿於懷,5年後再一次侵犯安西四鎮,又被唐朝打了回去,後來安西四鎮在武則天時期又失守,直到692年又迴歸。可以看出,于闐國是中國不能割捨的一部分,而且於闐國也不願離開祖國。

唐朝在安史之亂之後走了下坡路,又給了吐蕃可趁之機,吐蕃不僅又奪回四鎮,還一直打到了河西走廊一帶,但是吐蕃這個後來者並不得西域各國的人心,西域許多國家無時無刻不想重回大唐,因此戰亂不斷,反抗不斷。

一個多次脫離中國的西域小國,于闐國現在是怎麼地方? 第5張

公元9世紀,吐蕃不斷衰落,再也無力控制西域諸國的反抗,于闐終於等到了歸附的機會,尉遲僧烏波是當時于闐國的國王,他掀起了反抗吐蕃的戰爭,使于闐不再被吐蕃統治,結束了百年的分離歸附祖國。

後來尉遲的宗族和于闐的百姓不斷融入唐朝的生活,和漢人聯姻、繁衍,作爲唐朝的臣子年年還對中央政權進貢,甚至後來的國王尉遲婆跋還改姓了李。和今天的西域不同,原來的于闐國儼然和大唐有如出一轍的文化風格,信奉的是佛教,用的是唐朝的體制、年號。

不過這種文化上的同步到了宋朝就被中斷,喀喇汗國當時將於闐據爲己有,即便是于闐想反抗宋朝也沒有能力打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因爲宋朝自顧不暇啊,喀喇汗國不僅從地理上消滅了于闐國這個國家,還在精神文化上改變了此國,原來唐朝的影子被伊斯蘭文化所代替。

直到清朝時中國纔再一次擁有了于闐,此時于闐已經不再是于闐國,而是于闐縣,現叫于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