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8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庶吉士”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官職,而是類似於現在的“博士後”,它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明史.職官志》載:“庶吉士,讀書翰林院,以學士一人教習之”,庶吉士就是在翰林院讀書的,由翰林院學士負責教導。

如此,作爲一個不是官職的“庶吉士”,他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品級之分。

當然,“庶吉士”雖說沒有品級,但也不能說他就不重要。實際上在明清時期,“庶吉士”作爲科舉中最優秀的一批讀書人,他們的前途絕對是不可限量的,首先被選爲庶吉後,也就意味着他成爲了天子近臣,由負責起草詔書,爲皇帝講解經籍之責,再是有了庶吉士這個身份後,他的仕途將比其他非庶吉士的進士更爲的坦蕩,如明大學士徐溥所言:“自古帝王儲才館閣以教養之。本朝所以儲養之者,自及第進士之外,止有庶吉士一途”,庶吉士是明清兩朝儲養人才的職位,是着重培養的對象,是朝廷基石所在。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尤其是在明朝,《明史.職官志》載:“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就是說自成化後,禮部尚書、侍郎必須由翰林出身擔任,吏部侍郎也必須有一位是翰林出身,當時明廷在翰林出身的官員中,會優先挑選即是翰林出身,又是庶吉士出身的官員,也就是說擔任過庶吉士的翰林,他擔任尚書之職的機會要比不是庶吉士的翰林來得高。同時明朝的庶吉士還是明內閣輔臣的重要來源之一,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如首輔楊廷和、首輔張居正等皆是“庶吉士”出身,而據《明史.選舉志》所載:“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羣目爲儲相。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九”。

講到這裏,或許還有人不太明白,爲何“庶吉士”能如此重要呢?他們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這裏我就來爲大家詳細的介紹這個官職。

“庶吉士”,亦稱庶常,源於《書經.立政》:“太史、尹伯,庶常吉士”中的“庶常吉士”,周秉鈞釋:“庶,衆也。常,祥也。吉,善也。庶常吉士,言上列各官皆祥善也”,簡而意賅的說就是才德兼備之人。

“庶吉士”作爲一個職位,始見於明洪武年間。《明史.選舉志》載:“(洪武)十八年廷試,擢一甲進士丁顯等爲翰林院修撰,二甲馬京等爲編修,吳文爲檢討。進士之入翰林,自此始也。使進士觀政於諸司,其在翰林、承敕監等衙門者,曰庶吉士。進士之爲庶吉士,亦自此始也”,洪武十八年,明朝開始選新科進士入翰林院、承敕監學習政務處理,曰“庶吉士”。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第2張

當然,洪武時期,“庶吉士”非翰林院專屬,在承敕監觀政的進士亦可爲庶吉士,直到永樂二年,庶吉士開始專屬於翰林院。《明史.選舉制》載:“永樂二年,既授一甲三人曾棨、周述、周孟簡等官,覆命於第二甲擇文學優等楊相等五十人,及善書者湯流等十人,俱爲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遂專屬翰林矣”,永樂二年,朱棣着解縉“選進士文學優等及善書者爲之”,挑選出29位才德俱佳的二甲進士入翰林院文淵閣學習,充任庶吉士,這29位中有數十位在後來都成爲棟樑,如王英、王直、段民、周忱、陳敬宗、李時勉等,皆爲當世名臣。

“庶吉士”在人數上並沒有限制,“翰林院……史官修撰,編修,檢討,庶吉士,無定員”,只要朝廷認爲他有才學,就可將其選拔爲“庶吉士”,反之如果朝廷認爲,新科進士中沒有才德兼備之人,亦不會防水,如永樂十三年乙未選“庶吉士”六十二人,可到宣德二年丁未卻只選了邢恭一人做庶吉士。由此可知,在選拔“庶吉士”一事上,明廷是十分嚴格的。

此後,被選爲庶吉士的進士會在翰林院由學士負責教導三年,三年後進行考覈,謂“散館”,“其留者,二甲授編修,三甲授檢討;不得留者,則爲給事中、御史,或出爲州縣官”(《明史.職官志》),成績優異留任翰林,原二甲進士出身的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原三甲進士出身的授從七品翰林院檢討,成績較差的,則離開翰林院,或授六科給事中、監察御史,或授州縣官。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第3張

明亡,清建立後,雖改朝換代,但“庶吉士”的制度依舊被清廷所沿用,“順治三年,世祖始策貢士於廷,賜一甲三人傅以漸等及第,簡樑清寬等四十六人爲庶吉士”(《清史稿.選舉志》),順治三年,清朝開始從進士中選拔庶吉士。不過清雖然依然是沿用庶吉士制度,但在細節上同明朝有些較大的變化。

首先,在清朝,庶吉士雖也是依才能來進行選拔,但卻有了限制,“(順治)九年,以給事中高辛允言,按直省大小選庶吉士。直隸、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廣、山東、河南各四人,山西、陝西各二人,廣東一人,漢軍四人”,自順治九年開始,庶吉士的選拔已各省的大小來進行人數限制,其中直隸、浙江、江南(安徽、江蘇)5人,江西、福建、湖廣、山東、河南4人,山西、陝西2人,廣東1人。也就是說在殿試後,比如浙江籍進士充任庶吉士的最多五人,而陝西籍進士則最多2人。

再是清初,庶吉士並不歸翰林院管理,而是歸內翰林宏文院管理,《清史稿.職官志》載:“庶吉士舊隸內弘文院,後設本院,始來屬”。直到順治十四年(1657年),順治重設翰林院,由此庶吉士再次歸翰林院管理的。此後,康熙年間,庶吉士的被管轄權曾歷經數次的變動,直到康熙九年(1670年),庶吉士歸翰林院管理才成爲定製。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第4張

其次對於“庶吉士”的選拔,清朝較之明朝更爲的嚴格。“(雍正三年)殿試後,集諸進士保和殿考試,仍令九卿確行保舉。考試用論、詔、奏議、詩四題。是爲朝考之始”,自雍正三年開始,除一甲外,二甲、三甲進士要想被選爲庶吉士,則需再通過一場考試,即由皇帝親自舉行的“朝考”。“殿試傳臚後三日,於保和殿舉行進士朝考,專爲選庶吉士而設”,朝考舉行的時間就在殿試傳臚第四天,這一天皇帝會親臨保和殿,對二三甲進士進行考覈。

此後,朝考通過者就可爲“庶吉士” ,其餘則實授六部主事、中書、知縣等職。

最後,相對於明朝,清朝多了一個特有的“庶吉士”,那就是“翻譯庶吉士”。當然此“翻譯”非彼“翻譯”,它指的是從清朝科舉考試中特有的“翻譯科”中產生的“翻譯進士”所選拔而出的“庶吉士”。

“翻譯科”是清朝科舉中爲八旗特設的一個考試科目,僅限滿蒙漢軍之八旗子弟參加。“翻譯科”源於順治八年,這一年順治舉行八旗鄉試,專供“不能漢文者”的八旗子弟參加,當然順治只舉辦了二屆,之後並廢除。康熙初年,復行翻譯鄉試,史載:“自滿、漢合試製舉文,罷翻譯科。雍正元年,詔八旗滿洲於考試漢字生員、舉人、進士外,另試翻譯”。

當然康熙年間,翻譯科是時廢時置,不成定製,直到雍正登基時,因清朝統治中原已過百年,此時天下雖已牢牢被清廷所控,但曾經不可一世的八旗卻日漸腐朽,文武皆不行,因此朝堂上漢人的勢力開始隱約有壓倒滿人的苗頭。於是爲了充實滿人在朝堂上的力量,雍正皇帝開始正式推行“翻譯科”這一爲八旗子弟特設的科舉考試。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第5張

“翻譯科”參照“進士科”的科舉考試,依次設有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當然在實際上的運行中,“翻譯科”並無殿試,只有童試、鄉試、會試三級,而之所以會省去殿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應考的八旗子弟不足,“然會闈自五十三年訖嘉慶八年,僅一行之,猶不足定例六十名之數”,乾隆五十三年至嘉慶八年,參加會試的八旗子弟不足六十人,因此本來能通過會試的就很好,如果再舉行殿試,恐怕能被錄取的八旗子弟會更加少。

如此,清朝歷代皇帝多數都因此而廢除殿試,如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下詔:“今年翻譯會試……此科人數甚少,不必舉行殿試,俱著賜進士出身”,即不舉行殿試,只要通過會試就即可爲進士。

當然在道光之前,“翻譯科”是沒有充任庶吉士的先列的,當時清朝皇帝選庶吉士只從“進士科”選出,而不會從“翻譯科”選出。“道光八年,罷翻譯同考官,末年始有用庶吉士者”,直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道光下旨:“因思翻譯爲滿洲本業,均應隨時學習精熟……升途較隘。若將此項人員轉入翰詹衙門,令其專心學習翻譯”,此後清廷纔有了從“翻譯科”選拔庶吉士的定製。

就在這一年,清廷正式從“翻譯科”進士中挑出一到二名充任“翻譯庶吉士” 。六月初十,道光就從新任的翻譯進士中選出了2位庶吉士,“桂豐、廣鳳……庶吉士用。佛爾果春、昆玉……以六部主事用”。

清朝的“庶吉士”是什麼官?“庶吉士”是怎麼選拔的? 第6張

總得說,清朝與明朝的“庶吉士”制度雖有所變動,但相同的是,明清皇帝對於“庶吉士”的選拔都極爲重視,都會親自親臨考場,去選拔出除一甲進士外,最爲優秀的一批進士,此後對他們也是進行重點培養,由翰林院學士親自教導,畢業後就算再差,也是一縣的父母官。

明時“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羣目爲儲相”,清時“有清一代宰輔多由此(庶吉士)選,其餘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勝數”,從明清的記載中就可知,明清時期庶吉士對於朝廷的重要性。可以說,在明清皇帝的眼裏,庶吉士就是未來的朝中重臣,是國家統治天下的根基所在,他們給予了庶吉士非常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