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啓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中國歷史上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爲帝,建立了宋朝。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掉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最終,完成了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統一。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在宋朝之前的諸多朝代中,每一位皇帝都是重視武臣高於文臣。畢竟,古代是一個冷兵器時代,皇帝的江山都是在馬上打下來的。

但是,自從趙匡胤上位之後,文臣之風便開始蔓延開來。要說趙匡胤,真的是一位十分聰明的帝王,他在登上帝位之後,並沒有像前人那樣講究皇帝集權或中央集權。相反,他運用“分權”和“制衡”的方法,徹底消除了文臣在制度上對皇權形成威脅的可能性。

首先,趙匡胤將原本獨屬於宰相的權力分割開來,將軍權交給了樞密院,將部分政權交給了新設立的副宰相。此外,他還特意設立了三司來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進一步將宰相的財權分散開來。除了中央之外,在地方上,趙匡胤同樣也是通過“分權”和“制衡”來分解諸侯手中的權力。

不僅下發旨意,地方的主事官員都由中央下派,而且只准任期三年。這樣的話,不僅能有效管理地方事宜,還能避免官員在地方待久了產生反叛之心。另外,皇帝爲防止自己下派到地方的官員在一方獨大,便又在各個知州設了通判,由此來監管地方官員的一言一行,以免地方官員出現一些反叛思想。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第2張

雖然,唐朝就已經設立了科舉制度,但是,要說將科舉制服發展到頂峯的是哪一個朝代,那肯定是宋朝了。

然而,也正是因爲宋朝實在太重文輕武了,所有,便導致長期以來便形成了“冗官”的格局。要說這種格局對於一個朝代來說到底是好是壞誰也說不清,畢竟,趙匡胤就是通過這種治國方式將財權、政權和軍權獨攬於一身,由此,還達到了“百年之憂,一朝之患,皆上所獨當,而羣臣不與”的乾綱獨斷的境界。

而我們,也能從趙匡胤的治國方式中看出,他是一個十分善於思考且善於創造的皇帝。他本身就是武將出身,知道一個武將如果產生了反叛心思,對國家將會有多麼大的影響。所以,他在建國之後,就開始舉國崇尚文人。但是,也正是因爲趙匡胤獨特的治國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當時國人的性格。

武人行兵打仗必須要有”監軍”,以防止叛亂,而且,在打仗期間,武人必須按照固有的陣圖去排兵佈陣,如若不從,贏了還好說,大家相安無事。輸了的話,武將直接背鍋,輕則降職,重則殺頭。由此,武人放不開手腳打仗,戰事自然輸多勝少,思想上,武人就沒有了地位。

以至於,宋朝就成爲了中國第一個不以戰功爲榮的國家,甚至,還出現了“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的俗語。顧名思義,就是:“做人不要去從軍,做鐵不要去做針。”有這句話,我們就能夠深刻的瞭解到兵將在宋朝的地位,簡直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第3張

可以說,在宋朝時期,不管將軍在戰場上立了怎樣的功勞,在回國之後都不可能與朝中相同等級的文臣並駕齊驅。說的更加直白一些,可能一個將軍帶兵數十萬收復幽薊十六州,也比不上一個文人科舉中榜來的榮耀。正是因爲文人和武者之間的不公平待遇,使得越來越多的男子開始崇文棄武。

久而久之,宋朝的男兒便逐漸失去了尚武精神,他們再也不會像前人一樣苦練武術和兵法。相反,大多數男子則將自己沒日沒夜的泡在書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讀,只爲了能夠有一天走上科舉之路,能夠金榜題名,光耀自家門楣。

雖然,這種崇尚文學的治國方法,有效的保證了趙氏一族的安全係數,但是,卻也讓整個國家的男子變得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從而,喪失了民族的戰鬥力,也讓整個民族失去了安全感。縱使當時的宋朝在物質方面遠超其它國家,但論起戰鬥力,卻遠遠不如“四蠻”之地。

所以,每次在敵軍進攻己方軍隊不敵的時候,就會像敵國運送物資割地賠款以求國泰民安。然而,一味的退讓真的能讓敵人知足嗎?事實上並不能,有一就有二。在敵人明知你的戰鬥力不如自己的情況下,他還會放過你嗎?所以,在北宋王朝經歷了幾次非常屈辱的失敗之後,只得被迫一遷再遷。

趙匡胤是怎麼治國的?趙匡胤的文學治國好是不好? 第4張

那麼,趙匡胤的文學治國真的不好嗎?

其實,也不是不好,只是文臣和武將之間的待遇差別實在是太大,想要國富民強,必須要全面發展,文武雙全。如果,不是這兩者之間的待遇差太大,相信宋朝也不會出現全國男子都崇尚文學厭棄武學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國家的軍力日漸削弱,更不會在敵軍前來攻打的時候,出現那個毫無還手之力的現象。

但同樣,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治國方式,保證了趙氏家族幾百年的安全,也保證了國家穩定的經濟發展局面,所以,是對是錯,誰又能說出個所以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