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八股文是怎麼樣的?爲什麼科舉必考八股文?

八股文是怎麼樣的?爲什麼科舉必考八股文?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科舉必考八股文?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明代科舉的另一個發展便是規定了應試答卷的形式——八股文,它從明代開始,成爲文人入仕的“敲門磚”。

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八股文章就四書五經取題,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聲調高低等也都要相對成文,字數也有限制。

所謂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

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舊時科舉,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即考生要代聖人立言,圍繞題目按照八股文格式進行寫作,除此之外,還要嚴格遵守字數和聲律的要求。如四副對子平仄對仗,不能用風花雪月的典故褻瀆聖人,每篇文章包括從起股到束股四個部分。

一篇好的八股文不僅要立意明確,有邏輯,行文之間還要有氣勢。

關於八股文產生時間不少人根據顧炎武的《日知錄》中“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成化以後”的記載而認爲八股文產生於明朝成化年間。

實則這並不完全符合事實。

其實八股文的來源最早與宋朝王安石變法將科舉取士方式由重詩賦改爲重經義有關係。

在科舉制度以前,中國主要實行察舉制。

八股文是怎麼樣的?爲什麼科舉必考八股文?

很多人認爲中國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代。所以有種說法是科舉制從隋朝大業三年(607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爲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實際上,隋代選官辦法是兩漢分科察舉辦法的沿襲。

客觀的說,科舉萌發於南北朝時期,科舉真正成型是在唐代。

唐代科舉的主要科目就是明經科和進士科。

明經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帖經和墨義。帖經有點像現代考試的填空,試題一般是摘錄經書的一句並遮去幾個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詞;至於墨義則是一些關於經文的問答。

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題目創作詩、賦,有時也會加入帖經。

或許這也是唐宋詩詞大熱的一個原因,寫詩作詞是考試必備之技。

從考試難度而言,明經只需熟讀經書便能考上,而進士科的評選標準甚嚴格,考生需要發揮思維方能有機會考上,因而進士科考上的人數往往只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所以當時流傳一句說話:“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說出了進士科的難度。

到了宋代王安石爲相時期,曾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把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都取消,改爲以經義(解釋經書) 、論(對時局的評論) 和策(提出解決時弊的辦法) 作爲考試內容。

當然,老王的這個改動惹惱了很多宋代大詞人,比如蘇軾等人對該項改革提出了強烈的抗議。

八股文是怎麼樣的?爲什麼科舉必考八股文? 第2張

《明史選舉制》記載:“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蓋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爲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

由此可知,八股被規定爲科考文體是在明太祖時期。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所規定,但在明朝前期,八股文格式並未完全固定,其定型一直到明中期成化、弘治時期。

當時很多讀書人就對八股直接展開了批判,如顧炎武就認爲八股文之危害遠過於秦始皇焚書坑儒;清代的徐大椿則更是感嘆道:“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八股),爛如泥。”

儘管批評很多,但八股卻很難被取代或者廢除,這是因爲首先八股文確保了考試的公平性。

在明清歷史上,很多讀書人因八股取士變成了只會作八股的書呆子,他們只顧埋頭四書五經與八股,知識面狹窄,不光沒有治國理政的才能,甚至連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沒有。

正如《時文嘆》中說的,他們往往“辜負光陰,白白孚迷一世。”哪怕“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儘管這種現象存在,但畢竟不是全部。

八股文死板僵硬,內容空疏,對於治國理政而言沒什麼幫助,這一點統治者也很是清楚。之所以沿襲不改,是因爲八股取士的精髓不在於通過八股文治國安邦,而是通過設定考試難度,從衆多應試者中選出可堪造就之才,由國家進行下一步培養。明清時期殿試出榜後,總是選進士入翰林院進行學習培訓,使翰林院成爲國家養材之處便可說明這一點。

要想作出一篇好八股,應考的讀書人不光要把經典熟記於胸,還要有着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這對於作者的才學和能力是一個考驗。若能在這種難度的考試中取得成功,也很能證明一個人的價值。

明清名臣中張居正、王陽明、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都是通過八股脫穎而出,從而走上了名臣之路。

舉人出身的左宗棠就曾對清代著名的諫官安維峻說:“讀書當爲經世之學,科名特進身之階耳。”

他的意思就是讀書還是要學一些經世致用的真本事,但八股文章,四書五經是一塊敲門磚,沒有不行。

所以他後來沒考中進士一直耿耿於懷。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舉制度是古代帝制時代中最先進的人才選拔方式。

無論它有多少弊端,它給下層,尤其農民階層進入上層提供了機會,從而讓很多農家子弟邁入仕途,給帝國注入了新鮮血液。也把很多讀書人束縛於筆墨之間,消除了不穩定因素。

所以古代一直把科舉當做重要大事來抓。

所以有明一代除了因外族入侵、重大政治事件導致科舉延遲外,都是三年一次按時進行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