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人蔘軍噹噹一輩子兵嗎?真相是什麼

古人蔘軍噹噹一輩子兵嗎?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是怎樣參軍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中國目前實行義務兵役制,即公民在一定年齡內都必須承擔一定期限軍事任務。年滿18週歲的公民,經過自願報名、體檢、政審後參軍,達到服役年限後就要退伍。在古代,中國的兵役制度是怎樣的呢?

夏商周時期,奴隸是不能服兵役的,軍隊主要由奴隸主和平民構成。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經常發生戰爭,爲了補充兵源,開始實行徵兵制,例如秦國規定:年滿17歲的男子都要在官府登記,從23歲起輪流守衛京師和邊疆。

漢朝實行全民皆兵的兵役制。當時規定,凡20歲的男子都要去官府登記,從23歲起服兵役兩年,服役期滿轉爲後備兵,隨時準備再次參軍,到56歲才能免除兵役。漢樂府詩中有一首《十五從軍徵》就是描述漢朝兵役制的:“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意思是說,一位男子15歲參軍,很老了纔回到家鄉(“八十”是虛指,不一定是80歲的意思),而家鄉的親人都已經不在人世了。

三國兩晉時期,由於戰爭頻繁,人口減少,國家實行世兵制,就是將專門作戰的士兵之家列爲兵戶,世代都要參軍。府兵制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國家實行府兵制。男子一般21歲參軍,61歲退伍。府兵由設置在各地的軍府管理,因此叫作“府兵”。士兵平時散居務農,農閒時訓練,並輪流保衛京師或戍守邊防,戰爭時期出征。出征時,要自備兵器、口糧;戰爭結束,又恢復到務農訓練的正常狀態。

古人蔘軍噹噹一輩子兵嗎?真相是什麼

嶽王廟壁畫《岳母刺字》。南宋抗金英雄岳飛參軍前,他的母親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勉勵他勇敢殺敵。

宋朝盛行募兵制,也就是說招募男子參軍。對參加招募的人,會根據身高、體力、技能等確定等級,較高級的編入中央直接指揮的“禁軍”,較低級的編入地方軍隊“廂兵”。同時,宋朝還將犯了罪的罪犯發配從軍,《水滸傳》中,林沖被高俅陷害後,發配到滄州去當看守草場的小兵。

元明清時期,又恢復了三國兩晉時期的世兵制。元朝規定,15歲以上、70歲以下的蒙古族男子必須當兵,凡當過兵的家庭定爲軍戶,世代當兵。明朝也將士兵之家列爲軍戶,世代服兵役,軍戶平時歸各地的衛所(明朝的地方軍事機構)管轄,農時耕種,農隙訓練,戰時出征。清朝規定,凡16歲以上的滿族八旗子弟必須當兵,後來又發展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清朝末年,鴉片戰爭把中國推入近代社會。爲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清朝允許大臣自辦“團練”,建立地方軍隊,後來又通過招募建立了新軍,實行現代兵役制度。由於新軍士兵接受現代軍事思想薰陶,思想進步,最終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成爲了中國2000年封建王朝的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