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4.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石勒和苻堅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人類原始社會的戰爭,靠體力、靠人力、靠羣威羣膽。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文化對戰爭的影響越來越大,以至成爲戰爭的靈魂、主宰。

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國的正統王朝偏居江南一隅,衰弱得不成樣子。但這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卻顯得生機勃發,一個個相繼崛起。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割據政權的勃勃生機從何而來?

來自漢族文化!

熱愛漢文化的十六國君主們

正當漢族文化被東晉王朝的荒淫糜爛糟蹋得日益窒息的時候,卻在北方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創立者那裏獲得了新的生機。

十六國割據政權的創立者們,無一例外地都以直接的,或間接的方式,從漢族文化中吸取戰爭智慧、成功經驗。

直接的吸取方式,主要是指他們自身的漢化。創立北方第一個割據政權的匈奴貴族後裔劉淵,漢化程度最深。劉淵的兒子劉聰,通經史諸子書,工草書隸書,作有《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曾經統一過北方的後趙君主羯族人石勒,當過奴隸、僱工、土匪,目不識丁,但當他舉兵起義後,卻如飢似渴地經常請人給他閱讀《左傳》、《史記》、《漢書》,從中吸取經驗。有一次,他請人爲他讀《漢書》,當讀到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之後,他立刻驚叫道:"這是個荒唐主張!"當讀到張良勸阻劉邦不要接受這一主張時,他才長出一口氣道:"哦,虧得還有這個人!"他對中國古代經典史書中的戰爭智慧及成功經驗,具有驚人的理解吸收能力。

另一位統一過北方的前秦君主氐族人苻堅,八歲就主動要求拜師學習漢文化,對古代經典的理解同樣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重用漢人,是石勒和苻堅鞏固統治的基石。

間接的吸取方式,是指他們普遍重用有學問、有才幹的漢族人爲他們當智囊。兩晉時,由於西晉內亂不止,東晉腐敗不堪,大批寒門士族(也有少數高門士族)痛心疾首,紛紛投奔北方少數民族起義者,盡情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這樣的例子不少。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第2張

石勒重用漢人張賓:

張賓,原籍趙郡中丘(今河北內丘縣),父親張瑤任過中山太守。"賓少好學,博涉經史,不爲章句,闊達有大節。"他自視甚高,常對兄弟們說:"吾自言智算鑑識不後子房(張良),但不遇高祖耳。"他早先在中丘王帳下當都督,覺得沒有意思,以病告辭。西晉永嘉之亂起,石勒跟隨劉元海輔助"漢將軍"劉淵打天下,與諸軍下山東。張賓對親朋好友說:"吾歷觀諸將多矣,獨胡將軍可與共成大事。"於是他"提劍軍門,大呼請見,勒亦未之奇也"。石勒走南闖北,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就把他留在自己身邊。時間一長,兩人混熟了,交談也深了,石勒覺得張賓確實是個人才,遂"引爲謀主",讓他給自己當首席謀士。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第3張

經過多年檢驗,張賓爲石勒所出的主意:"機不虛發,算無遺策,成勒之基業,皆賓之勳也。"石勒對張賓不斷提拔,褒獎有加,任命他爲右長史、大執法,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石勒是個粗人,但對張賓十分敬重,"每朝,常爲之正容貌",在朝堂上呼他爲"右侯",親切、信賴、依重。

張賓也確實爲石勒出了不少好點子。比如他給石勒講成大事、奪天下,不能遊走無定所的道理,建議石勒建都襄國,石勒欣然採納,這一條成爲石勒獲得成功的關鍵。他爲石勒爭取人心,"謙虛敬慎,開懷下士,士無賢愚,造之者莫不得盡其情焉"。他勸諫石勒"肅清百僚,屏絕私暱"。他同石勒相處的原則是"入則格言,出則歸美",進了屋,面對面,無時不提醒石勒;出了門,當衆人,處處維護石勒的威望。

他建議石勒說,治天下要重視文化,重視教育,重視士人。石勒認真採納他的建議,立太學,選士人當教師,把部屬的三百子弟都送入太學讀書,並每年多次視察學校,親自考試學生。石勒根據張賓的建議,下令作戰中凡是俘獲的士人一律不得殺死,統統送往襄國,並委任一名公族大夫專門管理這些士人,發揮他們的作用。張賓在作戰謀劃、政權建設、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等各個方面,給石勒以極大幫助。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第4張

張賓病死,石勒痛哭不已,"哀慟左右"。"將葬,送於正陽門,望之流涕,顧左右曰:'天欲不成吾事邪,何奪吾右侯之早也!'"石勒還有一個更大的雄心壯志:他曾想統一中國。張賓之死,使他的這一信心受到沉重打擊,"因流涕彌日"。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石勒對漢人的重用。

苻堅重用漢人王猛:

王猛,祖籍北海劇縣(今山東壽光),字景略。出身寒門,少貧賤,以賣畚箕爲業。像他這樣的出身背景,在東晉高門士族眼中是不屑一顧的。他性嚴謹,博學好兵書,"氣度雄遠,細事不幹其慮",對浮華之士"輕而笑之"。他年輕時遊鄴城,徐統要召他爲功曹,他"遁而不應",隱居於華陰山中拜師苦讀,"斂翼待時,候風雲而後動"。

當時北方是前燕、前秦兩強並存時期。當時苻堅是前秦東海王,胸有大志,招攬人才。他聞王猛大名,派呂婆樓去請,王猛跟隨而去,兩人"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一見如故,留下。不久,苻堅弒昏君苻生(苻健三子)稱帝,命王猛爲中書侍郎。王猛幫助苻堅抑制貴戚豪強,加強集權,擢拔賢俊,實行法治,刷新吏治,發展農桑,使前秦國力日益強盛。

東晉太和五年(公元370年),苻堅命王猛率領大軍攻伐前燕。前燕第三代君主慕容[插圖]命叔祖父、太傅慕容評率領三十萬燕兵屯潞州(今山西潞城縣北),抵抗秦兵。將士們奮勇拼殺,燕軍大敗,慕容評單騎逃回鄴城。王猛乘勝追擊,攻克鄴城,前燕君主慕容[插圖]被俘,前燕滅亡。王猛率軍攻滅前燕,爲前秦立了大功。滅燕後,苻堅又命王猛鎮冀州,負責整理"關東六州"。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第5張

王猛屢次表請六州分遣官員,苻堅不肯,硬是把擔子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給了他"便宜從事"的極大權力。王猛選拔清廉人士擔任郡縣官員,廢除前燕慕容時期的惡政。遷前燕王公百官及鮮卑四萬餘戶到長安,又遷關東豪強及諸雜夷十五萬戶到關中。這樣,等於釋放了鮮卑貴族強佔的蔭戶農民二十萬戶以上,對中原百姓是一種善政。

不久,苻堅任命王猛爲丞相、中書監、尚書令、太子太傅、司隸校尉、持節、常侍、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王猛"表讓久之",苻堅下詔曰:"自卿輔政,幾將二紀(二十餘年),內釐百揆,外蕩羣兇,天下向定,彝倫始敘。朕且欲從容於上,望卿勞心於下,弘濟之務,非卿而誰!"的確,在少數民族內部,一時難以找到王猛這樣能幹的人才,苻堅講的是真話、實話。

東晉寧康三年(公元375年),王猛病危,苻堅至王猛病榻前問政。王猛提醒他說,東晉雖然遠在江南,但它是正統,民心所歸,我死以後,你千萬不要做滅晉的打算。鮮卑慕容氏、羌族姚氏是對前秦最大的威脅,必須逐漸消滅他們,立國才能長久。王猛說完就死了,苻堅大哭。

但是,苻堅已經統一了北方,還想乘勝統一中國,他的這一願望太強烈了。他沒有聽取王猛的臨終勸告,貿然發動了淝水之戰,想一舉消滅東晉。結果大敗,並且引起連鎖反應,使前秦統一北方的功業毀於一旦,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分裂。

(苻堅不聽王猛勸解,執意攻晉,結果身敗名裂。)

石勒和苻堅都重用漢人,爲何最終還是沒能統一全國? 第6張

侷限性的漢化是導致二人未能統一全國的原因

這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石勒和苻堅一旦離開了漢族傑出人士的幫助,爲何很快走向失敗?答案很簡單:他們接受漢族文化有很大的侷限性。

石勒和苻堅,他們所倚重的都只是個別的漢族傑出人才。石勒依靠一個張賓,苻堅依靠一個王猛。對於龐大的漢族文化寶庫而言,張賓和王猛從中吸取的文化知識、戰爭智慧、治國經驗,畢竟受到個體生命的侷限。

歷史經驗證明,要打勝一場立國之戰,需要各方面的實力儲備,包括思想文化準備。即使打勝了立國之戰,要想把政權鞏固住、把天下治理好,要靠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要靠一整套不斷完善的基本制度,要靠夙興夜寐、堅持不懈的勵精圖治。這一切,正是十六國割據政權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