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丁憂”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清平樂》的開場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情節,那就是在宋仁宗趙禎知道自己的母親不是劉太后以後,開始與劉太后對抗,尤其是在朝堂上用范仲淹申請丁憂來諷刺劉太后,事後劉太后也是這樣評價宋仁宗。因爲范仲淹爲母丁憂而請辭,宋仁宗抓住這個點諷刺劉太后,不讓自己對真正的母親盡孝,因此在朝堂上引起了爭吵。

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不過這並不會對劉太后造成太大影響,只能讓劉太后心裏不舒服,因爲名義上劉太后和宋仁宗趙禎是母子,在外人看來,趙禎和劉太后母慈子孝是第一要事,而宋仁宗也只是藉此發泄一下心中不滿。

話又說回來了,這個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丁憂起源非常早,這源於中國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傳統,“丁憂”又被“丁艱”, 是古代遭父母之喪的通稱。丁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我國就產生了子女爲父母守喪三年的丁憂喪俗。《禮記·喪服四制》有記載:“ 三年憂, 恩之殺也”,《禮記·三年問》也有記載:“三年之喪, 天下之達喪也”。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證明,儒家提出“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 惟送死足以當大事”。《離婁下》的喪禮思想,逐漸形成了“丁憂”期間不婚娶、不宴飲、不作樂、不生子、不外遊等一系列十分嚴格的喪俗行爲規範。而到了漢朝,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丁憂”服喪演化成爲歷代王朝“孝治天下”的強制性法律措施。

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第2張

丁憂是針對所有的百姓,當然要包括皇族,丁憂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還好說,只要遵守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官員來說就非常的痛苦,丁憂意味着官員無法繼續處理政務,因此就慢慢有了官員要回家丁憂三年,然後再回來做官的制度。

官員也是普通老百姓的表率,因此封建王朝也就有了專門的丁憂制度, “丁憂”服喪被納入相關法律細則條文, 凡有違“丁憂”規定的各類行爲,均被列爲“不孝”犯罪而被施以嚴厲的刑律懲罰。比如:“諸聞父母若夫之喪, 匿不舉哀者, 流二千里。喪制未終, 釋服從吉, 若忘哀作樂, 徒三年”。

官員作爲中國古代孝治施政的管理階層,是普通老百姓的表率,他們除必須嚴格遵守上述“丁憂”刑律的普遍性規定之外, 封建國家對這一羣體最具特殊性的要求,是三年“丁憂”必須解官去職, 脫離職權崗位。而這個制度最早見於漢朝,《後漢書·陳忠傳》載陳忠之言曰:“高祖受命,蕭何創制,大臣有寧告之科,合於致憂之義。”這就證明自漢初朝廷就有了大臣告假回家守父喪的制度,漢朝以後逐漸成爲定製。

但是對於官員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因爲在古代封建王朝,對官位的貪戀、對權力的追逐是官員羣體甚至說是人的共同目標,因此很多人不願意丁憂,而對於那些官運亨通、仕途正盛的官員,因爲丁憂而離開官場三年,再回來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可能就錯過了最好的上升機會。因此很多官員千方百計的想避免丁憂,所以主動要求丁憂的官員會受到稱讚。

但是在朝中有些非常重要的大臣或者武將,皇帝不能失去他們,因此就有了“奪情”,“奪情”又稱“奪哀”或“奪喪”, 是由“丁憂”所派生的一項重要官場人事制度。其內容包括:朝廷對遭受父母之喪的大臣要員, 不許解官, 命其繼續留職,素服理政辦公;或官員喪期未滿, 朝廷特許終止其服喪守制,在“丁憂”期內起復任職。

丁憂到底是怎麼一個規矩,爲什麼父母死了要丁憂呢? 第3張

但奪情是有風險的,畢竟這是與以孝治天下的原則是相違背的,也會被其他同僚看不起,比如張居正就曾經被奪情過,等張居正死了,奪情就成爲了一大罪狀,成爲貪戀權力的典型。

正因爲主動丁憂是孝道的表現,所以宋仁宗纔拿這件事情諷刺劉太后,范仲淹都可以丁憂,而皇帝卻不能與自己母親相認,可以說殺傷力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