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始皇攜子迅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史家歷來不乏口誅筆伐的聲討,雖然近年來對秦始皇評價趨於理性和客觀,既肯定了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功績,同時也對其好大喜功、濫用民力、刑罰嚴苛提出了批評。

但是,縈繞在秦始皇身上的層層迷霧和誤解卻並未完全消散。今天,我就通過梳理近年最新的考古發現,來重構一個與史書記載完全不一樣的秦始皇。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史書對於秦始皇形象的定性,主要集中在漢朝,如西漢著名的思想家賈誼就評價秦始皇爲“懷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親士民,以暴虐爲天下始”。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對秦始皇暴虐的指責多達67處。《漢書》作者班固在談到秦始皇時,也用了“民力罷盡,賦斂不節,法令煩慘,刑罰暴酷”等一些詞彙。

雖然秦朝已經滅亡2000餘年,但好在秦始皇留給我們的遺物還是能透露出不少信息,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石刻,這也是秦始皇留給後世的直接文字信息。

秦始皇在巡遊過程中,屢次命丞相李斯刻石紀功,在已經考古證實的九塊石刻當中,有八塊都提到了“黔首”。如:東觀石刻“黔首改化,遠邇同度”;嶧山石刻“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琅琊石刻“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黔首安寧,不用兵革”。

黔首,是秦朝對黎民百姓的稱呼,顯然,石刻折射出的秦始皇完全是一幅心繫百姓的仁君形象。一邊是心繫百姓,一邊卻又動員全國青壯造陵修殿。

究竟哪個纔是真實的秦始皇?我們接着往下看。

《史記》曾言“(秦)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但阿房宮考古卻證實,阿房宮夯土臺基上並沒有任何秦朝宮殿遺蹟,也就是說在秦始皇稱帝的11年裏,阿房宮始終只是個夯土規劃,並沒有動工。

至於麗山的數十萬刑徒,也並未將修陵當做苦役,面對進擊至戲水的起義大軍,刑徒們非但沒有裏應外合,反而組成了一支20萬的大軍,甘願跟隨章邯作戰平叛,直至被項羽全部坑殺。

就連首義者陳勝,也從未提到秦朝民生困頓,他造反的理由僅僅是“失期皆斬”,但據出土的雲夢秦簡記載,失期超過10天,處罰只是上交一副鎧甲,遇到雨季,則免於處罰。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第2張

不僅如此,考古發現的秦朝律法甚至比漢律還要寬鬆。如雲夢秦簡《法律問答》中,盜竊650錢者罰城旦(築城),而出土的張家山漢簡《奏讞書》卻規定:除盜竊者要罰城旦外,縱容者也要處同刑。

此外,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還記載有“隸臣有巧可以爲工者,勿以爲人僕、養”(鼓勵有技藝的人做工匠,不要做拉車烹飲的僕役)等條文。這種寬鬆和人性化的秦律,剛好印證了秦始皇處理高漸離刺殺事件時“惜其善擊築,重赦之”的柔和舉動。

刑徒甘願加入秦軍作戰,刺殺自己的刺客反被赦免,種種異常現象,似乎都在告訴我們,秦朝並沒有史書描繪的那般暴虐嚴苛。

既然秦朝並非暴虐苛政,那又該如何解釋規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被秦始皇帶入地下拱衛自己的兵馬俑軍團呢?

如果我們對比下秦陵出土的陶文和兵馬俑出土的兵器銘文,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秦陵陶器工匠籍貫有來自山東地區的,這些工匠只有統一之後纔有可能來到關中;而兵馬俑坑兵器銘文最晚的一件爲公元前228年,此時距統一六國還有7年。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第3張

史書曾有這樣一段記載:“丞相斯昧死言:治麗山者已深已極,鑿之不人”。李斯做丞相的時間是在秦統一之後,這意味着:兵馬俑的鑄造遠遠早於秦陵,並且統一前夕就停工了。

與秦陵深埋地下不同,考古發現,兵馬俑俑坑頂部甚至還要高於秦代地面,屬於半地下結構,內中坑門道多達20條可謂四通八達,也並不像是陪葬所用。

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描繪了秦陵地宮內部結構,卻對兵馬俑隻字未提,而韓非子在警告韓王時曾言“秦國造石象人”,如果兵馬俑屬於陪葬品的話,其保密程度沒理由高於秦陵本體,也不會讓遊歷秦國的韓非子對陪葬物產生警惕。

坑中發現的實戰兵器和製作皮甲的動物骨骼似乎告訴我們,兵馬俑更像是秦國爲統一戰爭做準備的軍事演練基地,在完成統一後就廢棄掩埋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秦始皇攜子巡遊目的。

秦始皇攜子迅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兵馬俑真的是用於陪葬的嗎? 第4張

上述種種考古證據表明,秦始皇並未如史書所言是個崇尚暴力的冷酷君主,反而更傾向於他石刻所言,治下的帝國充滿了人文情懷。畢竟,崇尚暴力的君主是不會說出“憂恤黔首,不用兵革”這樣的話的。

或許,秦始皇出遊除了懷有歷代帝王都有的“追求長生”的“通病”外,更多的還是希望天下能夠安定,百姓能夠富足。

此外,讓繼承人親歷民間疾苦,或許也是他帶着少子胡亥一同出遊的主要目的。據出土的《趙正書》記載,少子胡亥原本就是秦始皇所立的繼承人。兔子山遺址出土的《秦二世元年文告》也佐證,秦二世的確是奉遺詔繼位。雖然最終的事實證明,胡亥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當然,這已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