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劉備與許多諸侯都有過合作,爲什麼他始終不能與別人合作到底呢?

劉備與許多諸侯都有過合作,爲什麼他始終不能與別人合作到底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備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劉備成爲平原相以後,這使他有了自立的基本條件。不過,由於實力的原因和當時天下的形勢,諸侯們又不得不相互合作,以便對付矛盾最尖銳的敵手,防止早早被人吞併。諸侯與劉備合作的不少,但他卻始終不能與人合作到底,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劉備這個平原相緣由於公孫瓚,因爲公孫瓚和袁紹交戰,劉備和青州刺史田楷駐軍於齊地。曹操攻打徐州,徐州刺史陶謙求救,田楷和劉備一起前來救援。這個時候的劉備有一千多人馬,還有幽州的一部分少數部族兵,再還有數千跟隨着他的饑民。到徐州以後,陶謙把屬於自己的四千丹陽兵撥給了劉備,劉備這時候離開了田楷依附了陶謙。

劉備與許多諸侯都有過合作,爲什麼他始終不能與別人合作到底呢?

田楷是公孫瓚的部屬,而劉備又屬於田楷,這說明,這時候的劉備雖然屬於公孫瓚集團,但中間隔着一個青州刺史,只能說他只是公孫瓚集團的中層官吏,實力名望還都不行。同樣的,陶謙給劉備增兵而不是給田楷,也說明陶謙給劉備的東西能夠打動他,而同樣的東西還不足以打動田楷。不多久,陶謙給了劉備一個名義上的豫州刺史,讓他駐軍小沛。陶謙不過是一個徐州刺史,他推薦劉備爲州刺史,朝廷就一定會承認任命嗎?其實這就是漢末三國早期的政治生態,看起來你是和我平起平坐的刺史,但由於你是我推薦的(或者說是直接任命的),但由於你在我的地盤上,你必須要仰我鼻息,受我控制,聽我指揮。劉備爲什麼要離開公孫瓚呢?毫無疑問,劉備需要更進一步。而事實也是如此,當陶謙臨終時,他把整個徐州交給了劉備,劉備也由此成爲天下第一序列中的諸侯。

劉備在徐州根基並不牢靠,所以當他在南部前線和袁術對陣時,原來陶謙的部下——下邳守將曹豹反了,他把呂布迎接而來,留在下邳城的妻兒都成了呂布的俘虜。儘管期間有過起伏,但最終還是被呂布打敗,劉備不得已投奔了曹操。曹操也給了劉備一個豫州刺史,因爲手裏有皇帝,劉備這個豫州刺史含金量大多了,只是仍然沒有真正的地盤。曹操志在天下,也很想籠絡劉備,所以在征討徐州的呂布時帶上了他,獲勝回來後,劉備被任命爲左將軍。不是曹操的嫡系又能被曹操控制的人,劉備大概是最高軍職了。不過,劉備可不是那麼好控制的人,藉着東去徐州的機會,劉備殺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車胄,脫離曹操自立了。

曹操可不是那麼好說話,他趁劉備立足未穩,迅速將劉備打敗,順帶着把劉備的妻子老小和大將關羽也捉回去了。劉備敗走青州,得到了袁譚的接納。袁紹正打算全面進攻曹操,非常歡迎劉備,親自到鄴城二百里外迎接。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對陣,正好曹操身後汝南的黃巾餘部劉闢背叛曹操,袁紹派遣劉備到了汝南。劉備被曹仁打敗,回到了袁紹軍中。劉備以聯絡荊州牧劉表的名義說服袁紹,袁紹派遣劉備再到汝南。曹操打敗袁紹,回頭南擊劉備,劉備再次失敗,只好投奔了劉表。

是劉備看到了袁紹不能成事還是自己不願居於人下,應該是後者,因爲劉備一生依附過很多人,就是不願依附曹操,恐怕劉備很明白,依附曹操永遠都不會自立。三國時期的很多諸侯,有的消亡了,有的稱王了,但有一點很明確,依附曹操的都在不久的時間內無聲無息了。恐怕劉備是較早明白這一點的。

應該說,荊州上層人士也是比較明白劉備的,所以,劉表是既給了劉備兵,又給了他很高的待遇,但內心也是深深地戒備着他。一直到劉表死,劉備也不得重用,比如說那個駐地,也是在荊州北部,是抵禦曹操的前沿,給他的地盤也只是新野。劉備也並沒有閒着,史書說“荊州豪傑歸劉備者日益多”,說明劉備在不停地挖着劉表的牆角。這種相互的不信任還有兩件事說明,一是劉表死後,他的接班的兒子投降了曹操,根本就沒有通知劉備;二是荊州有十萬多人跟着劉備南撤。前一件事說明荊州上層早已把劉備排除在自己人之外,後一件事說明劉備早已經在做着和劉表分道揚鑣的準備。

劉表的兒子投降了曹操,劉備又面臨着曹操的大軍進攻,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只得和孫權合作。不過,這種合作是主次分明的。首先,合作始於諸葛亮的出使,而諸葛亮出使說的是:“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其次,赤壁之戰打敗曹操以後,劉備所得到的南郡是從孫權手中借來的。有借有還,借據是要有歸還日期的,劉備的承諾是得到了益州,就將荊州還給孫權。

劉備進入益州開始也是一種和劉璋的合作。劉璋和漢中的張魯有矛盾,想把他滅掉,卻被張魯搞了個灰頭土臉。劉璋想去掉這個心頭之患,就把劉備請來,意思是讓他替自己抵禦張魯。或者說,他如果能把張魯消滅更好。只可惜,劉備沒有像他想的那樣,他不但沒有攻打張魯,反而是“廣樹恩德”,也就是在劉璋的地盤上樹立自己的威信,等於是挖劉璋的牆角。等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劉備直接拔刀指向成都,兩人合作破裂。劉璋能找個外人幫忙禦敵,自己的軍事能力肯定不咋地,勉強抵抗了兩年,益州終於歸劉備所有。

劉備與許多諸侯都有過合作,爲什麼他始終不能與別人合作到底呢? 第2張

說好的得了益州歸還荊州,孫權提出來要荊州,劉備耍賴不答應,兩家在劉備得到益州後一年打了起來。雖然搞了一個劃界協議,兩家暫時罷兵,但四年後的江陵之戰,說明兩家的合作實際上已經終止了。不過,有了益州的劉備實實在在有了自己的地盤,自稱漢中王,說明劉備自己覺得有了底氣,能夠完全的獨立了,當然也不需要再和人合作了。一部和人的合作史,也到此爲止。

劉備與人合作爲什麼不能始終如一貫徹到底呢?

劉備有能力,卻不得勢。

劉備從征討黃巾軍拉隊伍開始,一步步幹起,都是靠戰功得以升遷,這在諸侯當中是少有的。劉備的能力是公認的,和他合作過的諸侯,都是想用他抵禦最強的對手,無一例外。不過,劉備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地盤。按理說,徐州是從陶謙手中完整接過來的,但袁術要來搶,呂布想要奪,內部陶謙的那些狗仔們還不服氣,所以說,徐州從來就沒有真正屬於過劉備。如果從這方面來看,劉備就沒有真正成爲過獨立諸侯,人們找他合作,都是把他當做下一個等級的諸侯看待。或者說,人們給他的定位,不過是一個相對獨立一點的從屬而已,就像公孫瓚手下的田楷,袁紹手下的高幹,撐破天,他最多不過是魏國所屬的公孫康而已。又或者說,這種合作本身就是不平衡的。

劉備不甘心居於人下

不過,劉備這個人並不甘心居於人下,他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理想目標。曹操和他“煮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只有他們兩個人,劉備聽了筷子落地,毫無疑問,曹操說中了他的心思,也只有曹操知道他的追求。有了這種追求,劉備能甘心當一個別人的部屬嗎?正因爲如此,劉備纔會在袁紹如日中天時想方設法離開他自謀發展。同樣的,當劉備在一地剛要站住腳時,諸侯們都會感覺到潛在的威脅,於是就會對他加以防備,典型代表是劉表。在這種各懷心思的情況下,合作又怎麼能夠長久?

劉備有能力,有追求,但劉備卻缺乏出色的戰略眼光。

有兩件事可以說明:一是接受呂布進入徐州;二是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呂布這人在當時是沒有道義的代名詞,拋棄主子捨棄同盟根本沒有底線。曹操和呂布有生死之仇,當時的呂布是曹操必須除掉之人。劉備當時已經有了徐州,不知道爲什麼要選擇接納呂布?要讓呂布爲自己抵禦曹操嗎?這時候真的有必要和曹操撕破臉嗎?還是覺得呂布一定就能爲自己所用?再說荊州時期諸葛亮的“隆中對”。荊州富庶,劉表不能守,這在當時很多人都能看出來,像魯肅、甘寧等人,劉備卻看不出來?劉表死後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竟然不知道逃向哪裏!當陽失敗後,要不是有劉琦,劉備的落腳地又在哪裏呢?劉琦當江夏太守是諸葛亮給出的主意,劉琦、劉琮兄弟早已經不能相容,劉備竟然絲毫沒有加以利用。要不是諸葛亮給劉備留下的這個“後手”,南逃後的劉備,不知道哪裏是他的立足之地?還有益州,都知道劉璋“闇弱”,此地早晚都會換主人,但劉備竟然同樣是看不到!如果劉備有這等眼光,早和劉璋暗中聯絡,劉備會不會因此而身價倍增?能最終成爲皇帝,不能說劉備一點戰略眼光沒有,只是說他的戰略眼光不是很出色。正因爲如此,這也導致了他行動的盲目性,同時也導致了他與人合作的短期性,直到遇到諸葛亮。這種戰略的短板還表現在與東吳的兩次戰爭,前一次導致了漢中的空虛疲乏,間接導致了後來的江陵之戰,後一次導致了蜀漢國的大衰敗,而這兩次戰爭,似乎都沒有在蜀漢國高層認真討論過,尤其是沒有取得認識上的一致。

有能力有缺陷的劉備,因爲有着不懈的追求,最終成爲一代雄主,這也許是他不能與人長期合作的終極原因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