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隋文帝楊堅的身世如何?他有哪些經歷呢?

隋文帝楊堅的身世如何?他有哪些經歷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文帝楊堅(公元541-604年)。北周隋王,後廢北周靜帝而稱帝,建隋朝,爲隋朝開國皇帝。在位24年,被子楊廣謀殺,終年64歲,葬於泰陵(今天陝西省縣西南20裏)。

隋文帝楊堅的身世如何?他有哪些經歷呢?

楊堅是漢族,鮮卑小字爲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爲普六茹,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楊堅建立的隋朝,統一了已經分裂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國。

隋文帝楊堅,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時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爲隋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其女爲北周宣帝(天元帝)宇文贊皇後。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他在關西士族支持下,以外戚身份入宮輔助政,任宰相,總攬大權,進封爲隋王。革除宣帝時的酷厲苛刻之弊,深得人心。公元581年2月甲子日,他廢黜九歲的北周靜帝宇文闡,代周稱帝,改國號爲隋,定都大興,後改爲長安,改年號爲開皇。楊堅稱帝后,於開皇七年(公元587年)滅亡後梁,一年後下詔伐陳。

隋文帝楊堅的身世如何?他有哪些經歷呢? 第2張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滅亡陳,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文帝代周建隋,總覺得自己得到國家太容易,擔心人心不服,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戒備,他輕徭薄賦,勤於政事。每日晨起聽朝,有時太陽偏西尚不知倦。爲了隋王朝的長治久安,他得出前人兩條主要的經驗,第一條是節儉。他教訓太子楊勇時說:“自古以來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長久,你一定要厲行節儉。”他自己從輔助政時就提倡節儉生活,使之成爲風氣,以致當時士人的便服多用布帛製作,不用綢鍛綾羅,飾帶也只用銅鐵骨角,不用金玉。

文帝稱帝后,有一次患痢疾,須配製止痢藥,藥方中有胡粉一兩,宮中工不到,有一次,他要一條織成的衣領,宮中也沒有。平時進膳,所食不過一肉。如此躬行,成了他改革政治的一個根本條件。第二條經驗是大殺貪官污吏,文帝假託年幼時相面人趙昭曾經祕密告訴他說:“你將來命該稱帝,但是必須大加誅殺才能鞏固新朝。”以此爲據,他整頓吏治,建立起對官吏的考覈制度,對廉官良吏賜帛贈田,晉級加官,佈告天下,實行獎勵;對貪官污吏嚴加懲處,派左右親信嚴密偵查百官的行爲。有時甚至暗暗派人向一些官吏行賄,這些官吏一受賄就立即處死。文帝執法嚴明,有一次,他發覺兒子楊浚生活奢侈,多造宮室,大怒,下令將楊浚起來,大臣楊素勸諫說處罰得太重了,文帝說:“皇子與百姓只有一個法律,如果不這樣,豈不是要再立一個皇子律了嗎?”文帝的這一措施,使豪強官吏不敢過分作惡,貪污行爲大爲減少,有利於與民休養生息。文帝留意民間疾苦的所爲,在歷代帝王中也是少見的。

公元594年,關中饑荒,他派人去了解百姓所吃的食物,知道他們吃的竟是豆粉拌糠。文帝將這些食物出示給羣臣,流着眼淚責備自己的無能,命令撤消自己日常的膳食,不飲酒,不吃肉,他率領饑民到較爲富庶的洛陽就食,命令侍衛不準驅趕、威嚇百姓。遇見扶老攜幼的人羣,他引馬讓路,善言撫慰。路難走的地方,他還命令左右幫助擔挑的災民通過。公元600年,齊州有個小官,名叫王伽,押送李參等70餘個犯人去京城,走到滎陽,王伽對李參等人說:“你們犯了國法,受罪是應當,看看護送你們的民夫,一路上多麼新時期,你們於心能安嗎?”李參等人謝罪,王伽就遣散民夫,釋放李參等犯人,約定日期到京城主動會齊,說道:“如果你們失約,我只有代你們去受死了。”到了限期,七十餘人竟一人不少,文帝聽了很讚賞,召李參等攜帶妻子入宮賜宴,並宣佈赦免了他們,並且下了一道詔書,說只要官吏有慈愛之心,至誠待民,百姓並非難教,要官吏學習王伽。

文帝能知過即改,有一次,臣子辛擅做了一條緋(紅色)褲穿,說穿了此褲能官運亨通。文帝認爲他是以妖法惑衆,十分生氣,下令將他處死。司法大臣趙綽據理頂撞說:“依據法律,辛擅不足以定死罪,臣不敢奉旨。”文帝大怒說:“我看你是隻顧憐惜他而不憐惜自己了!”下令將趙綽和辛擅一併處斬。臨刑前,文帝問趙綽還有何話要說。趙綽答道:“臣一心執法,不敢惜死,只是陛下寧可殺我,決不可枉殺辛擅。”文帝氣得拂袖而去。但他轉而一想,終於明白趙綽以死護法,正直可嘉,立刻下令釋放趙綽,辛擅免死,次日還嘉獎了趙綽。

文帝在位期間,繼續推行均田制,搜查隱漏的農戶,重編戶籍,增加了稅民,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削弱了豪強勢力,使隋初的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文帝必革官制,在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簡化行政機構。他廢除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開創科舉制,以考試取士。這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使隋王朝得以鞏固、強盛,因此,在歷代帝王中,隋文帝是一位有作爲的政治家。

然而文帝猜疑苛察,容易受讒言所惑,時常命令左右窺視臣下,如有過失,則加重罪。這是文帝的短處,並且因而貽害子孫。文帝有五個兒子,同爲獨孤皇后所生,文帝非常滿足,公然說道:“前代皇帝內寵太多,往往由於嬖愛而廢嫡立幼,我沒有姬妾,五個兒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會和睦相處,不會像前朝那樣發生爭奪。”隋文帝這樣得意地宣佈時,宮中爭奪繼承皇位的鬥爭早在進行。五個兒子互相猜忌,都不得終。長子楊勇在文帝稱帝前後,內領禁衛,外統封地,後來被立爲太子,參決軍政大事,曾獲文帝的寵任。但他奢侈好色,使文帝與獨孤皇后失去了對他的信任。次子楊廣同樣奢侈好色,但卻善於文過飾非。貌似儉約,博得了父母寵愛。楊廣與越國公楊素勾結,揭發楊勇的過失,竟使文帝懷疑太子有奪皇位的意圖。

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文帝廢楊勇爲庶人,改立楊廣爲太子。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臥於長安仁壽宮大寶殿內,楊廣認爲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矇騙,拍着牀子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皇后誤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巖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爲太子。楊廣得到密報,與大臣楊素、張衡、宇文述等人乘機發動宮廷政變,帶兵包圍仁壽宮,趕散宮人,逮捕了柳述、元巖,進入大寶殿害死了文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