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朝統一之路上的鐵血對手爲何會是趙國?真相是什麼

秦朝統一之路上的鐵血對手爲何會是趙國?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秦朝統一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幾世秦王的勵精圖治和開疆拓土,國力日益強盛,軍事更是強悍無比,統一之勢愈發難擋。然而,統一之路亦是阻撓重重,其中“鐵血對手”趙國便是秦統一之路上的一大勁敵。

趙國變強從趙武靈王開始。15歲即位的趙武靈王也是少年英主,推行胡服騎射,大力改革軍隊,軍事力量突飛猛進。等他的兒子趙惠文王即位後,改革成效更加明顯,國力和軍力達到巔峯。趙奢指揮的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趙國幾乎可與秦國匹敵。

秦朝統一之路上的鐵血對手爲何會是趙國?真相是什麼

之後,因爲上黨之爭,爆發長平之戰,四十多萬趙軍報銷,趙國的國力也從此一蹶不振。戰敗後,趙國拒絕了秦國的無理要求,寧可舉國殊死抵抗,也不喪權辱國。硬氣不屈的趙國再次惹怒了虎狼之秦。

緊接着,秦昭襄王發動邯鄲之戰,面對五十萬秦軍壓境,在趙孝成王的帶領下,趙國上下軍民同仇敵愾,誓死防守。趙國寧願割地給齊國換來糧食儲備,也要堅決與秦軍抵抗到底,生死存亡之際絕不後退半步。老將廉頗率領軍民嚴防城池,平原君散盡家財分給軍民,整個趙國將近彈盡糧絕仍在苦苦支撐。這時,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增援趙國,楚國也派兵相助,終於將秦軍打退。

邯鄲之戰中,趙國展現出其鐵血頑強的一面,上下同心,拼死抗爭,在瀕臨滅亡的絕境下堅持了下來。但長平、邯鄲之戰後,趙國的國力幾乎消耗殆盡,再也無法與秦國抗衡。

秦朝統一之路上的鐵血對手爲何會是趙國?真相是什麼 第2張

趙悼襄王早期,趙國的軍事實力有所恢復,涌現出李牧這樣的年輕將領。之後,趙國大敗秦國蒙驁的十萬來犯大軍,又與齊、楚、燕三國結成抗秦同盟。然而,趙悼襄王壯志未酬身先死,還未聯合抗秦便早早去世。

趙幽繆王即位,郭開專權,殺促成四國聯合的姚賈,使聯合抗秦徹底不復存在。即便如此,在肥之戰中李牧又打敗秦軍,這次大戰也是趙國曆史上給秦國最後一次沉重的打擊了。

秦王嬴政正式發動統一六國的戰爭,趙國是第二個目標。在李牧的帶領下,趙軍又一次讓秦軍受挫,可惜郭開向趙王誣陷李牧,趙王聽信後錯殺李牧,一代名將隕落。僅僅三個月後,秦軍便攻破邯鄲。

從趙武靈王帶領趙國崛起到最後的亡國,趙國堪稱秦國統一路上的鐵血對手,一次次交鋒給秦國數次重創,然而在連年征戰的戰國後期,一國的持續強盛靠的是明君賢臣的齊心協力,靠的是代代相傳的不懈奮鬥,靠的是嚴明律法的有力施行。

秦朝統一之路上的鐵血對手爲何會是趙國?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趙國儘管是鐵血的、頑強的,但在強秦面前最終還是不復存在,無法阻攔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