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魯惠公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爲何說他霸佔兒媳?

魯惠公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爲何說他霸佔兒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魯惠公是魯國的第十三位國君,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得魯國國勢大振,有着不錯的發展勢頭。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除了自身賢明之外,魯惠公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很有一手,長子公子息在他的教育下健康成長,史書說公子息聰明、果敢、仁慈、好學。

在公子息成年之前,他的未來人生路怎麼看都是充滿光明的,可在公子息成年之後,一切都變了。

公元前732年,公子息成年,魯惠公爲他準備了一門親事,讓他迎娶宋國國君宋宣公的妹妹仲子。

這本是平常至極的政治聯姻,沒什麼可說的,但魯惠公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非要把這種平常事搞成一個大新聞。

據說,魯惠公看到自己的準兒媳(仲子)非常漂亮,於是他決定給公子息換個老婆,自己把仲子娶進了門。

這種說法有沒有問題呢?問題太大了。

魯惠公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爲何說他霸佔兒媳?

仲子是什麼人?她是宋宣公的妹妹,在宋國地位尊崇。如果真發生了這種事,外人會怎麼看待宋國呢?

我聽說,你們宋國國君的妹妹原本是要嫁給一個帥小夥的,結果卻被一個糟老頭子給推上了牀,貴國真是會玩啊!

如果類似的流言散佈得到處都是,你說宋國的面子還要不要了?宋宣公的面子還要不要了?

外嫁匈奴的和親女子除了要伺候老可汗之外,還可能要在老可汗去世之後繼續伺候新可汗,而這位新可汗曾經就是該和親女子名義上的兒子。

當我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都會說匈奴太野蠻了,毫無人倫之理。可如果魯惠公也這樣玩,把自己名義上的兒媳婦弄到了自己的牀上,你說他和那毫無人倫之理的匈奴能有多大區別?

對於公子息而言,仲子本來是自己的老婆,結果卻變成了自己的後媽,如果你是公子息,你會非常開心地接受這種結局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大概率是一位女讀者。

要知道,奪妻之恨是男人最大的恥辱之一,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宋國的實力怎麼樣?比起楚國和齊國這樣的龐然大物,宋國的實力自然是不怎麼樣的。但如果和魯國這樣的區域性準強國相比,宋國即使不比他們強,也絕不會比他們弱。

輿論不支持,兒子有可能反目成仇,姑娘也不會願意,如果魯惠公真幹出這種事情來,宋國將有絕對充分的理由干涉魯國內政,甚至出兵攻打魯國。

到了那個時候,魯惠公還怎麼服衆呢?如果宋宣公再趁着這個機會,哭着喊着上告周天子,你說一向強調禮樂的周天子會怎麼看待這種事?

周天子或許沒有能力制裁魯國,但周天子絕對有能力號召天下諸侯一同抵制魯國。君不見後世強橫如齊桓公,尚且尊敬地供奉着周天子嗎?

這一通操作玩下來,魯惠公當場去世的可能性都有,而魯惠公這樣作死,居然只是爲了一個女人,你說神不神奇?

魯惠公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君,爲何說他霸佔兒媳? 第2張

對於普通男人而言,坐擁無數美女,環肥燕瘦應有盡有,想和誰睡就和誰睡,這是隻會在春夢裏出現的美事啊!

可對於那些性資源豐富的大人物(帝王將相)而言,如果誰的理想就是坐擁無數美女,那肯定會被在場衆人鄙夷的。

身處高位的人,通常是有情懷的。

這個情懷並不是褒義詞或貶義詞,而是一箇中性詞。就是說想要成爲大人物,他必須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目標,並朝着這個目標去努力。

如果大人物的目標只是坐擁無數美女,那麼他大可不必往最頂層鑽,坐在最頂層的人,哪怕是作爲接班人出現的皇二代,他們也是經歷過重重競爭才脫穎而出的。

小瞧這些人的奮鬥和心境,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尊重。

也許有人會說,魯惠公的確是一個有情懷的大人物,絕不可能因美色犯下如此嚴重的錯誤,但萬一是魯惠公老糊塗了,一時腦子抽風了呢?

這個可能性雖然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同樣不能否認它確實可能存在。但問題是:如果真是魯惠公老糊塗以至於腦子抽風,難道宋宣公、公子息和仲子的腦子在同一時間集體抽風了嗎?

正如我前文所說,魯惠公幹出如此不顧人倫的事,各方面居然沒有輿論譁然,這是不是太詭異了?

如果說春秋時期的史料缺失嚴重,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看看近現代的歷史。除了神話皇權的史書記載之外,還有哪位大人物是因爲貪戀美色而翻船的?

大致想一想,這種人似乎很多,但仔細想一想,這種人似乎沒有。

事實上,那是真沒有。

魯惠公爲什麼能夠迎娶所謂的“兒媳婦”過門呢?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宋宣公本來就打算將仲子嫁給魯惠公,而不是嫁給公子息。

關於這一點,《左傳》有詳細記載:據說仲子一出生,手上就寫着“魯夫人”三個字,所以宋宣公認爲自己的妹妹必須要成爲魯國王后,而不是魯國太子妃。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爲魯夫人, 故仲子歸於我。

宋宣公之所以不想讓妹妹嫁給公子息,固然是一口咬定了“魯夫人”這種說辭,但其用意也能從中窺見。

魯國與宋國接壤,政治聯姻除了可以保證睦鄰友好之外,也可以幫助宋國在魯國朝堂上施加影響力。

宋國國君的妹妹嫁給你魯國國君,那肯定是後宮裏的重要角色,甚至是正宮之位,她的兒子就是嫡長子,以後是要繼承君位的。

老國君年邁,估計沒有幾年活頭了,等新國君登基之後,仲子想要以太后的身份干政,自然會容易許多。

只有這樣,纔會出現宋宣公無意見,仲子也無意見的情況,至於周邊鄰國或者周天子,那更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意見最大的人是誰?公子息。

本來沒有這個後媽,也沒有後來出生的小弟弟,公子息的儲君之位可謂是板上釘釘,但現在一切都變了。等魯惠公去世之後,公子息還能如願繼位嗎?

就公子息算如願繼位,這魯國憑空多出來一個實力派,豈不是給公子息添亂嗎?

所幸的是,魯惠公大概也知道宋宣公心裏打的是什麼算盤,所以在魯惠公時期,後宮的勢力幾乎沒能影響到公子息,因爲公子息的實力不但沒削弱,反而獲得了增強。

在魯惠公去世之後,公子息成功繼位,是爲魯隱公。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宋宣公最初的目的就是把妹妹仲子嫁給魯國國君魯惠公,卻爲什麼會傳出仲子嫁給公子息的謠言呢?順道還給魯惠公潑了一盆髒水。

其實呢,潑點髒水算什麼?政治上的事情,比這骯髒的多了去了。

宋宣公將妹妹嫁給魯惠公這樣一個老頭子,就是希望能夠用這種方式,在不久的將來對魯國朝堂施加影響力,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

但這種事好說不好聽:你爲了從鄰國那裏弄到點好處,寧願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嫁給一個糟老頭子,這叫什麼事兒呢?

可如果我們把春秋戰國的歷史全部梳理一遍,會發現類似的事情出現過好幾次。

比如說,衛宣公想讓自己的兒子公子伋迎娶齊桓公的姐姐宣姜,但看到宣姜貌美,所以自己笑納,沒留給公子伋。

比如說,後來衛國內亂,齊桓公動用武力,要求衛國必須立宣姜的兒子(齊桓公的外甥)爲衛國國君。作爲妥協,齊桓公居然把妹妹宣姜嫁給了衛宣公的兒子(也就是宣姜名義上的兒子)。

這樣一來,衛國兩大實力派,一派由齊桓公的外甥領銜,另一派由齊桓公的妹夫領銜,齊國保證不偏不倚。

看看,這就是你們所認爲的禮樂盛世,這就是你們所認爲的春秋明主齊桓公。

再比如說,秦穆公先是將公族之女嫁給了晉惠公的兒子公子圉,後來又把這個女兒改嫁給晉文公(公子圉的伯父)。

面對這種局面,晉文公也覺得尷尬,但他的手下勸他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們現在需要秦國的支持。”

就這樣,號稱“文治武功卓著”,與齊桓公並稱爲“齊桓晉文”的晉文公,先是娶了自己侄子公子圉的老婆,又親手殺了公子圉。

哇!我們春秋實在是太厲害啦!如此禮樂盛世,怎能不令人嚮往?

無論是宋宣公嫁妹,還是齊桓公嫁妹,抑或是秦穆公嫁女,其核心利益都是一致的,這三位大佬都希望用這種方式擴散影響力。

史書之所以會把這些荒誕離奇的事情記錄下來,不過是爲了給這些試圖通過聯姻攫取利益的大佬一點顏面而已。

說起來,都是魯惠公和衛宣公這樣的老頭子過於好色,也是公子圉這樣的白眼狼不識好歹,所以三位大佬只能暗氣暗消。

事實上,這只不過是欺負死人不會說話而已。

宋宣公把污水潑在魯惠公頭上,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可作爲當事人之一的公子息,他爲什麼不替父親主動辯駁一下呢?

這裏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因爲公子息最終失敗了,他被仲子所生的兒子刺殺,這一點今天不詳解,以後會寫到。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讓這則留言散播出去,對公子息本人也是有好處的,這樣他可以受到世人的廣泛同情,在將來與弟弟(仲子的兒子)爭位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一些隱性利益。

在春秋時代,君權其實是沒有什麼神聖性可言的:翻開相關史書,先是這邊的某位小弟砍了大哥,又是那邊的某幾個國家開始火併,當你覺得某一時刻突然安靜下來的時候,各個國家又在背地裏搞各種博弈,比如宋宣公嫁妹這種破事。

但隨着君權變皇權,並逐步擴大它的影響力時,曾經相對清晰的春秋戰國史也開始蒙上了一層薄霧,給人一種“像霧像雨又像風”的朦朧美感。

這纔有了後人眼中那“忠字當頭”、“信義爲先”的烏托邦社會。

但烏托邦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假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