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朝皇帝能力差甚至是不務正業 明朝爲何沒有出現大亂子

明朝皇帝能力差甚至是不務正業 明朝爲何沒有出現大亂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明朝皇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確實,相對於其它朝代的皇帝,明朝的皇帝能力是比較差,或者說最不務正業的,尤其是中後期的皇帝。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練道修玄;萬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喜歡當木匠;明武宗朱厚照一生貪玩,喜歡扮演不同角色,唯一不喜歡扮演的就是皇帝等等。

明朝皇帝能力差甚至是不務正業 明朝爲何沒有出現大亂子

(開國皇帝浮雕像)

如果是其它朝代攤上了這樣的皇帝,這個朝代就算不馬上滅亡,也會出現很多動亂。比如唐玄宗一喜歡上玩兒,安史之亂就來了。漢哀帝去世前因爲繼承人沒有選好,王莽就把國家給篡了。周幽王來一個烽火戲諸侯,結果很快就被犬戎給滅了。可是,明朝皇帝如此不務正業,國內國際上卻都沒出現過什麼大動亂。比如嘉靖皇帝,還被稱爲“中興之主”。萬曆皇帝,也發動了“三大徵”,把國際上的事情收拾得服服帖帖。

明朝爲什麼皇帝無能反而還比較平安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不過我覺得有一點尤其需要關注,就是明朝高度集中的皇權制度。

相比於之前的朝代,明朝做了許多高度集權的措施。比如廢除宰相,取消相權。一般來說,皇帝代表國家元首,宰相代表政府首腦。宰相被稱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統御朝廷各個部門,制定政策,發佈命令。宰相發佈各種命令,一般都是要向皇帝請示,以皇帝的名義發佈的。但是,宰相有起草權,建議權,他認爲不妥當,他會阻撓皇帝發佈。還有,百官給皇帝上書的各種奏章,也都要經過宰相,再傳遞給皇帝。對於這些奏章,他可以壓着,不上報給皇帝。如果宰相想幹涉太多,而皇帝也想事事做主,這樣就會出現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而明朝廢除宰相以後,就不再有這個矛盾了。

明朝皇帝能力差甚至是不務正業 明朝爲何沒有出現大亂子 第2張

(朝中的大臣)

又比如實行文字獄及殘酷的刑罰,嚴厲打擊各種雜音。宋朝的大臣是可以隨便議論朝廷事宜的,就算是得罪了皇帝,最多被皇帝貶謫,皇帝也不會殺大臣的頭。明朝因爲實行文字獄,刑罰嚴酷,大臣稍有不慎,就會被懲罰,被砍頭,被株九族。所以大臣行事相當謹慎。

再比如明朝實施廠衛特務制度。這種特務制度在之前的朝代很少有,一旦實施,會迅速在全國形成統一意見,服從統一意志。唐朝的武則天女人當皇帝,天下人不服。於是武則天就大興告密制度,藉此打擊了一大幫異見者,從而迅速就讓天下人不得不服。

明朝的這些集權措施,都是經過前期有作爲的皇帝,一步步實施過來的,並因此打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到了明朝中後期,朝廷就形成了以皇帝爲絕對中心的模式。

明朝皇帝能力差甚至是不務正業 明朝爲何沒有出現大亂子 第3張

(錦衣衛)

除了皇帝是絕對中心以外,再也找不到其它中心,也形不成其它中心。朝廷內外的力量非常有朝廷上的大臣(大臣由包括內閣和六部),有宮廷裏的太監,有特務組織東廠西廠錦衣衛。這些力量不但多,還互相制衡着,不可能出現某一種力量特別強大,某個人的形象特別突出。

就比如說,萬曆皇帝就算三十多年不上朝,但是,哪個又敢隨便做主呢?內閣及六部商量的事情,都必須要請示皇帝,徵得他同意。如果不徵得他意見擅自做主,等待你的可能就是誅九族的命運。朝廷的意見要通過太監交給皇帝。有人可能會說,太監這時候不正好控制皇帝嗎?錯了,皇帝還有特務組織呢,這些特務組織一直從各個層面監視着朝中大臣們,監視這太監們,有誰敢弄虛作假。

拋開皇帝,明朝的這種政治制度,有一種集體決策的味道,與現代政治有某種契合。不過,明朝那也不叫現代政治,因爲有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切都要以皇帝好惡作爲指揮棒,只不過這種一極多點的方式,恰恰能夠保持平衡而已。

(參考資料:《明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