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他爲何還敢造反?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他爲何還敢造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安祿山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知名的一個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強盛一個朝代。不僅有貞觀之治,開元之治這樣的盛世。也涌現出不少風流人物,有李世民、武則天這樣的政治強人,也有李白、杜甫這樣的大才子,還有李靖、薛仁貴這樣的戰神人物。甚至到了現代,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唐文化,如唐裝、唐人街等等。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王朝,在其巔峯的時候,突然爆發安史之亂,那個繁華的唐王朝瞬間土崩瓦解,逐步走向衰弱。那麼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時候,他的實力只有三個藩鎮,他爲啥敢跟強大的唐王朝作對呢?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他爲何還敢造反?

唐王朝軍力佈置外重內輕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其中有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力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府兵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兵農合一,府兵平時爲耕種的農民,戰時從軍打仗。但是唐高宗以後,特別是武則天統治後期,由於戰事頻繁,士兵死亡或逃逸的數量逐日增加。由於唐朝經濟快速發展,土地兼併嚴重,府兵賴以生存的均田制度被破壞,所以府兵空缺的人員就得不到補充。到了唐玄宗時期,府兵制就被廢除。

府兵不能用了,總得有新的徵兵制度吧,於是唐朝開始實行募兵制來進行補充。而爲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就必須招募大量武藝精熟,並擁有一定戰爭經驗的外族士兵。(由於唐王朝一直對外戰爭,產生了很多胡人俘虜和內附的部族。唐朝爲了安置他們,一般將其安置在軍鎮城池附近。這些人本來就缺乏土地,也沒有很好的謀生手段,應募爲兵是其最佳出路。)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他爲何還敢造反? 第2張

而爲了更好地控制這些胡人部隊,唐王朝就在邊境設置節度使,這些節度使不僅是統帥一方的將領,也是朝中的宰相。既能受到朝廷的控制,又能遙控遠方的大軍,可以說在這樣的制度下,唐軍的戰鬥力是無敵的。然而李林甫上臺後,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就建議唐玄宗重用胡人爲將,而能征善戰的安祿山這樣的胡人就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安祿山成爲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節度使後,手底下的士兵都是自己募兵得來的,士兵們都指望着安祿山吃飯,一切都聽從安祿山的命令,而且一直在邊境作戰,戰鬥力極強。而唐中央因爲長期的盛世,很多軍隊都沒有打過仗,戰鬥力比邊軍差得太多了,加之府兵制的瓦解,數量也是少得可憐,就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奸臣當道,玄宗怠政

唐玄宗上臺初期,重用賢臣,勵精圖治,唐朝的國力就達到了鼎峯,形成了“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的盛世局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唐玄宗就有點志得意滿,就不再打理朝政,專心享樂,眼裏只有他的美人楊貴妃。而國家大事全部交給李林甫、楊國忠處理。李林甫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整個唐王朝經過兩個人一折騰,早就已經千瘡百孔,民怨載道。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唐朝正值鼎盛時期,他爲何還敢造反? 第3張

社會矛盾逐漸加劇

唐朝的經濟在唐玄宗時期雖然達到了鼎峯,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是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土地被地主階層兼併,許多貧苦老百姓流離失所。加上均田制的破壞,又是一大把均田農民成爲流民。

前文也說到了,唐玄宗只顧享樂,重用奸臣,唐朝統治階層腐化嚴重,統治階級過着奢靡的生活,這大大加重了普通老百姓的負擔,老百姓吃不飽飯了就會起來反抗。

在這樣的背景下,楊國忠又打壓安祿山,兩人交惡,安祿山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爲藉口在范陽起兵。就這樣,導致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爆發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