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作爲上承新朝下啓東漢的過渡政權,更始政權的疆域有多大?

作爲上承新朝下啓東漢的過渡政權,更始政權的疆域有多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更始政權(23年3月—25年10月)是中國歷史上承新朝下啓東漢的過渡政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作爲上承新朝下啓東漢的過渡政權,更始政權的疆域有多大?

新末天下揭竿而起,地皇四年(23年)二月,劉玄在南陽淯水之濱被擁立爲帝,復國號漢,定都宛城。名義上恢復了漢朝統治,光復了西漢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

更始二年(24年)二月,遷都長安後,朝政日益腐敗,地方豪強擁兵自重。更始三年(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逃出長安,十月被迫投降,被封長沙王,隨後被殺,更始政權覆滅。

領土範圍

更始元年至二年(23年-24年)之間所控地區相當於故西漢之冀、袞、青、徐、豫、幽、並、涼、荊、司隸、朔方、交趾等刺史部所轄之全部郡國及益州刺史部之武都、漢中,揚州刺史部之六安、九江、豫章、丹陽、會稽等郡,佔據了西漢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其聲勢之浩大,已基本上具備了一個統一王朝的規模,遠非偏居一隅的公孫述、李憲等割據政權之可比。

然而,更始政權對其勢力範圍的控制並不像真正一統王朝那樣行之有效。其間接控制地區自不待言,即使是在其直接控制地區之內,其統治也較爲鬆散。更始元年末冀州王朗起兵,自稱天子,即爲一例。這恰好說明了地域性政權之勢力範圍缺乏穩定性的特點,與封建統一王朝的疆域政區形成鮮明的對照。

更始二年(24年)以後,“長安政亂,四方皆叛”,大大小小的地域性政權相繼出現,彼此紛爭抗衡,其各自之勢力範圍亦隨之不斷盈縮。

作爲上承新朝下啓東漢的過渡政權,更始政權的疆域有多大? 第2張

行政區劃

新朝滅亡後,天下復有承襲西漢末年一百零六郡國之局面,更始政權對此應當無所更動。更始政權則對王莽時期的州區劃做了一些變動。

王莽在平帝時曾“正十二州名分界”,將朔方撤去,據揚雄《十二州箴》十二州名爲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益州、雍州、幽州、幷州,並將過去的“郊止”改爲“交州”,共十二州,而無“朔方之州 或“朔州”,也無“涼州”之名。但據《後漢書·鄭興傳》記載,更始政權則有“朔方”和“涼州”之名。

更始政權已知可考的州牧刺史:司隸校尉劉秀、徐州牧力子都、幽州牧苗曾、交阯牧鄧讓、冀州牧龐萌、涼州剌史鄭興、益州刺史張忠。

更始政權直接控制的七十九郡國: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弘農郡、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潁川郡、汝南郡、樑國、沛郡、淮陽國、魯郡、東郡、濟陰郡、山陽郡、陳留郡、東平郡、平原郡、千乘郡、臨淮郡、東海郡、泗水郡、楚郡、廣陵郡、魏郡、常山郡、鉅鹿郡、信都郡、真定國、中山郡、河間郡、廣平郡、清河郡、渤海郡、涿郡、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代郡、太原郡、上黨郡、雁門郡、定襄郡、雲中郡、西河郡、上郡、五原郡、北地郡、朔方郡、漢中國、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長沙國、蒼梧郡、交阯郡、南海郡、鬱林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豫章郡、丹陽郡、會稽郡、六安郡、九江郡、廣德郡、廣宗郡、廣世郡。

更始政權間接控制的十九郡:泰山郡、城陽郡、濟南郡、齊郡、北海郡、高密郡、膠東郡、淄川郡、東萊郡、琅琊郡,此十郡爲張步所據。安定郡、泰山郡、隴西郡、武威郡、金城郡、張掖郡、酒泉郡、武都郡、敦煌郡,此九郡爲隗囂所據。

更始政權未控制的八郡:廬江郡,此郡爲李憲所據。蜀郡、廣漢郡、巴郡、越巂郡、犍爲郡,此五郡爲公孫述所據。牂牁郡、益州郡,此二郡爲據郡自保之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