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朱元璋殺功臣,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瞭解朱元璋履歷的人,肯定會認爲他建國之後,亂殺功臣製造冤案,是生性極其多疑之人。

自朱元璋25歲加入由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之後,其治軍嚴謹戰功無數,深得百姓和部下的擁戴。朱元璋最終以集慶(南京)爲大本營,先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和元朝殘餘勢力,建立起以漢民族爲主的大明王朝。從以上所述,足以證明朱元璋是個,知人善用軍紀嚴明的一軍統帥。

至於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向來是衆說紛紜爭議頗大,但史料記載中的蛛絲馬跡,更無形影射出朱元璋強硬的軍事統治風格。

軍紀嚴明不講情面的統帥

仔細翻閱《明史》太祖本紀,凡有關朱元璋治軍的事蹟,無不證明朱元璋此人,一向獎罰分明恩威並施,並不給任何人一點情面。

公元1356年,朱元璋統兵進攻集慶,活捉陳兆先,降其衆三萬六千人。因古代自秦朝開始,掩埋屠殺投降士兵的事蹟多如牛毛,衆降兵降將無不疑惑會被朱元璋藉故斬殺。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朱元璋此人作爲一軍統帥,當然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所以在降軍中挑選500壯漢,作爲護衛自己就寢的貼身衛兵,這才讓衆降軍心服口服拼死效力。以此來看,朱元璋向來有一套,既能鼓舞士氣,又能令人心服口服的軍事管理手段。

公元1360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採納劉基所提出的高築牆廣積糧的建議,嚴令禁止軍中造酒飲酒,以減輕糧食不足的問題。誰知,朱元璋手下大將胡大海的兒子胡三舍,不僅私自屯糧釀酒,而且還販賣謀私。最終被朱元璋親手斬首,嚴明軍紀以儆效尤。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第2張

以此來看,朱元璋一向在治軍方面是不講情面的,也不怕手下大將因私仇而反叛自己。其實朱元璋最怕的是,軍紀渙散軍心動搖,而危急到整個軍隊的建設和戰鬥力。說到這裏,就算朱元璋卸甲歸朝,成爲明朝的皇帝,其治國的手段其實和治軍是一模一樣的。

至於後來朱元璋爲何要在晚年之後誅殺開國功臣,其實在時間上早已暴露出問題的所在。

“胡黨藍黨”背後的影射

明初四大血案,如“空印案”“郭桓案”都與貪污受賄有關,這是無可非議之事。

至於公元1379年“胡惟庸案”和公元1393年“藍玉案”的背後,其實無形影射出一股畏罪反叛的“味道”來。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第3張

衆所周知,朱元璋出身布衣,深知天下百姓的生活疾苦。從《明史》太祖本紀中,大量記載各地因戰亂和天然災害,而被朱元璋下旨發放救濟款救濟糧和免除賦稅來看,朱元璋無疑是個體諒百姓生活疾苦的好皇帝。

胡惟庸從歸附朱元璋起,就一路從元帥府奏差幹到權傾朝野的左丞相,其從基層起就一路爲官,說其黨羽和勢力遍佈大明朝上上下下並不誇張。首先胡惟庸十分記恨大將軍徐達,在朱元璋面前說自己收受賄賂的罪行,所以胡惟庸想聯合徐達的守門人福壽謀害他,但被福壽接發。至此朱元璋並沒有治胡惟庸的罪,誰知《明史》胡惟庸傳中還記載他毒死劉基的事情,這無形證明胡惟庸案並非是空穴來風子虛烏有。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第4張

主要還在於胡惟庸的兒子,坐馬車招搖過市,墜死於車下,胡惟庸卻將駕車的人給殺了。朱元璋知道後大怒,便命令胡惟庸償命,但胡惟庸堅持以錢財替人消災,但向來軍紀嚴明的朱元璋不準,這使胡惟庸有些怕了。但如今朱元璋依舊沒有動胡惟庸。

直至胡惟庸等人隱瞞占城國嚮明朝進貢的事開始,朱元璋徹底發現胡惟庸他們不止這一件事欺騙了自己。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第5張

朱元璋規定被沒入官的婦女必須賞賜給功臣,如今卻成了右丞相汪廣洋的侍妾。也在於汪廣洋因隱瞞進貢的欺君之罪,被朱元璋賜死,這名侍妾卻面見朱元璋請求與汪廣洋同死,而東窗事發。至此,曾經和胡惟庸密謀反叛的塗節,害怕胡惟庸魚死網破供出自己,便提前向朱元璋告發胡惟庸的反叛陰謀。就這樣互相接發舉報,一下子在胡惟庸死後多年,總共牽連被誅殺人數達到了三萬人。連77歲的李善長一家也被統統誅殺。

至於“藍玉案”就在於錦衣衛的檢舉,藍玉的謀反和胡惟庸一樣,都是目無王法怕被朱元璋治罪,所以暗中勾結黨羽死黨,意圖反叛朱元璋。最終藍玉案也牽連誅殺了一萬五千人。至此朱元璋才下詔,“胡黨藍黨”之徒,一概赦免,不再追究。

朱元璋殺功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有人造反會怎麼樣 第6張

從以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朱元璋治理國家的手段和整頓軍紀的手段是一模一樣。雖然後世對朱元璋誅殺功臣的事件,兩極分化評論不一,但在正史《明史》中卻沒有指出朱元璋所做的不對。

朱元璋之所以發動如此大規模的誅殺問罪行動,而在明朝沒有引起百姓和將領的造反,一在於兵權都握在朱元璋衆藩王兒子手中,二百姓並沒有因爲明初血案而遭到牽連,三被治罪的丞相大臣將軍無不是接連犯了死罪被誅,四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明初宮廷內鬥中的事,並不像秦朝那樣會導致衆百姓揭竿而起。尤其朱元璋對百姓的恩惠和安撫政策,在《明史》太祖本紀中記載的最爲詳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