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離別時有折柳相贈之風俗,那麼爲什麼要折柳相送?

古代離別時有折柳相贈之風俗,那麼爲什麼要折柳相送?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離別時有折柳相贈之風俗,那麼爲什麼要折柳相送?

折柳緣由

分別時爲什麼要折柳相送呢?

常見的解釋是,“柳”諧“留”音,贈柳表示留念,一爲不忍分別,二爲永不忘懷。但是,這種解釋我們感到很單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別作爲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習俗,恐怕不是一個“諧音”就能解釋清楚的。因此,古代就有人從另外的角度探求這其中的緣由。

如清朝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爲之祝願耳。”這種解釋是很合理的。柳樹和其他樹木相比,其特點是“隨地可活”,這正可以拿來祝願遠別的人,到了異地後,隨遇而安,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的人羣中,一切順遂。這一說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有人認爲,這還不是“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的最初緣由。最早的淵源應該是《詩經》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幾句。理由有三:一是這詩句來自《詩經》,而且是名句,讀書人人人熟悉;二是“楊柳依依”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家戀土的離情別緒,爲後來的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三是《詩經》作爲五經之一,其深廣的文化傳承作用是不容懷疑的,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來處”,當然來自經典。

總之,“折柳送別”應該有“諧音感懷”、“哲理啓迪”、“文化傳承”這樣三個緣由。

古代離別時有折柳相贈之風俗,那麼爲什麼要折柳相送? 第2張

“折柳”之樂曲

“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繫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與之相關的樂曲有這樣三首:

一是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有一首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李白《塞下曲》:“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還有前面提到的《春夜洛城聞笛》,這兩首詩中所言“聞折柳”,都應該是《折楊柳枝》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稱《陽關三疊》。其實原來並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維寫的一首詩《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由樂人譜入樂府,當作送別曲,並把末句“西出陽關無故人”反覆重疊歌唱,所以稱爲《陽關三疊》。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別曲。

三是唐朝的《楊柳枝詞》。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題詠柳,以表達離別之意。劉禹錫就有《楊柳枝詞》九首,其中一首的內容是:“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據學者王先謙解釋,“楊柳”是柳的一種,垂楊即垂柳。如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瑩火,終古垂楊有暮鴉。”這句中的“垂楊”指的就是隋堤柳。(在古詩詞中,似乎是柳寓生離,楊寓死別,應該是有明確分工的。如白居易《贈盧子蒙》:“聞道咸陽墳上樹,已抽三丈白楊枝”。聊備一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