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三國時期,爲什麼沒有外來政權乘機起兵進犯中原?

三國時期,爲什麼沒有外來政權乘機起兵進犯中原?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三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這是屈原寫於《國殤》的詩句,形容了當時戰爭的情形,其實這樣的局面用來形容其後幾千年的戰爭也不爲過。在唐以前,中華大地上的戰爭不計其數,所以古人常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有幾場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的戰爭頗爲引人注意,並且對於中國統一有着重大影響,也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形成的關鍵因素。

三十六計中有一招叫做“趁火打劫”,雖然聽上去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事風格,但是,如果對於實力較弱的一方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明智之舉,但如果實力比較強的話,那就會讓對手傾家蕩產。晉惠帝時期曾有一個八王之亂,這次戰亂導致國力衰弱,而遠在北方的胡人看到中原出了亂子,便趁機起兵進犯中原,由此產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五胡亂華。在這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逐漸建立了多個與南方漢人政權對立的國家,致使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三國時期,爲什麼沒有外來政權乘機起兵進犯中原?

謎一樣的三國,爲何沒有胡人敢入侵?

隨着歷史發展,在明朝末期時,闖王李自成直接帶兵佔領北京城,這時候的國家政權已經不穩固,於是,清人和當年的胡人一樣,招降明將吳三桂,用裏應外合的手段攻入中原,直接劫了漢人整個天下。但是讓人困惑就是,歷史上還有一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可是卻沒有外敵乘火打劫,這就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三國時期。衆所周知,是因爲董卓廢帝奪權開始的三國時期,之後各個諸侯國便相互討伐吞併,最終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期。

根據資料記載,在三國時期其實有一個叫做烏桓國的國家,中原的戰亂之後想乘火打劫的,但是卻遇到了猛將公孫瓚,於是,被他一頓暴揍全部丟盔棄甲逃回了自己的領地。烏桓國雖然逃走了,但他們卻認爲這是因爲運氣不好,纔會遇到猛將公孫瓚,於是決定過段時間再到中原來。但是,這次卻更不巧,偏偏遇到了一代梟雄曹操,曹操二話不說,直接派軍攻入烏桓國的老巢,將他們的首領斬首示衆,讓周邊的國家也徹底斷了對中原的念想。

三國時期,爲什麼沒有外來政權乘機起兵進犯中原? 第2張

所以此時的中原,北是曹操坐鎮,西蜀之地有劉備和諸葛亮,沒有人再敢進犯中原。而三國時期,除了這幾個婦孺皆知的英雄,還有很多謀士和大將,比如羌戎部落,不用諸葛亮出馬,一個馬超就可以讓他們俯首稱臣。並且,孫權駐守在南海,儘管內亂,但這三人都爲雄才大略之主,軍營中又是兵強馬壯,因此自然沒有外族敢挑釁。

鎮守邊關的西涼馬家

不過,鎮守邊界的西涼馬家更是厲害,他們所鎮守的防線從西北到東北,線路綿延數千公里之長,雖然遠在北方,生活環境較差,但是其實力卻不容小覷。而外族胡人一般都沒有固定的居所,大多數是牧民,爲了生存習慣於頻繁遷移,但他們卻十分擅長騎馬作戰。可在遇到同樣善於騎馬作戰的馬家軍之後,便成了手下敗將。

其實,西晉當年遭遇五胡亂華的困境主要因爲東漢遷都遺留下來的痹症。五胡中的羌族和氏族曾是涼州地區的部落,西涼又是在漢武帝時期才建立的。可在西漢亡後,東漢將都城所在地選在了洛陽,一個在西,一個在東,相隔甚遠,因此在管理上便有些不足,最終導致羌族和氏族日漸強大,成爲東漢的威脅。

三國時期,爲什麼沒有外來政權乘機起兵進犯中原? 第3張

但是在三國時期,涼州地區的各族胡人害怕於馬氏家族,不敢行動,只不過後來因爲晉朝的統一發生了變化。西晉和東漢一樣,將都城設在洛陽,這就給了西涼胡人很好的機會。

八王之亂的時候,他們看準機會,於是聯合其他胡人長驅之下,直接入侵中原。前後一共擾亂中原135年,最終五胡之一的鮮卑統一了北方,成立北魏。魏晉南北朝結束之後的隋朝其實也不太平,只有便很快被唐朝取代。

結語

而唐朝的到來可以說明中華民族的繼秦之後的大一統,自此,中國迎來了最爲繁盛的朝代,可謂國泰民安,一片歌舞昇平。之前入侵中原的民族也漸漸融入中原的生活。據調查,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和一代絕色楊貴妃就不是完全的中原人,他們有着少數民族的血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