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擔任諫官的三年時間內,韓琦又是怎麼抨擊權貴的?

在擔任諫官的三年時間內,韓琦又是怎麼抨擊權貴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琦,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景祐三年,韓琦自請外任地方,獲知舒州,因故未能成行,於八月留拜右司諫。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擔任諫官的三年時間內,韓琦又是怎麼抨擊權貴的?

《韓忠獻公琦行狀》記載:天聖五年,仁宗初臨軒試進士,公二十歲,名在第二,授將作監丞,同判淄州,侍秦國之官。踰年,秦國亡,哀毀過禮,服除,遷太子中允,又改太常丞、集賢院、知左藏庫,徙開封府推官,賜五品服。遷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景佑三年求外補,得知舒州,留不行,以右司諫供職。

在擔任諫官的三年時間內,韓琦敢於直諫,諍言讜議。他抨擊權貴,舉薦當時名臣杜衍、范仲淹等,“凡事有不便,未嘗不言……前後七十餘疏”,其建議多被朝廷採納。

《名臣碑傳琬琰集中》卷48《韓忠獻公琦行狀》中記載:爲諫官三年,排斥權幸,數稱進名臣杜衍、范仲淹等,補時政之闕七十餘疏,凡數百事,施用者十常七八。

尤其以寶元元年(1038年)所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最爲知名。當時災異頻發,流民大批出現,而當朝宰相王隨、陳堯佐及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卻束手無策。韓琦連疏四人庸碌,痛陳宋朝八十年太平基業,絕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毀壞”,使四人同日罷職,即所謂“片紙落去四宰執”。他自此名聞京師。

《宋史》卷312《韓琦傳》記載:

在擔任諫官的三年時間內,韓琦又是怎麼抨擊權貴的? 第2張

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諫。時宰相王隨、陳堯佐,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在中書罕所建明,琦連疏其過,四人同日罷。又請停內降,抑僥倖。凡事有不便,未嘗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紀綱、親忠直、遠邪佞爲急,前後七十餘疏。王曾爲相,謂之曰:“今言者不激,則多畏顧,何補上德?如君言,可謂切而不迂矣。”曾聞望方崇,罕所獎與,琦聞其語,益自信。權知制誥。

韓琦還嚴厲抨擊當時“貨賂公行”“因緣請託”的社會風氣和“僥倖日滋,賞罰倒置”的官場腐敗作風,建議仁宗先從朝廷內部裁撤虛職、減省冗費。名相王曾對他人少有稱許,此時卻稱韓琦的建言“切而不迂”。韓琦聞言,愈加自信。

寶元元年(1038年),韓琦以假太常卿、昭文館直學士的職銜充任接伴使。此後奉命發解開封府舉人,並與三司共同商定茶法。同年,韓琦被授爲契丹(遼朝)正旦國信使,出使遼朝。還朝之後,任“同三司省國用”,轉官起居舍人、知諫院。

寶元二年(1039年),韓琦被升授爲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四川旱災嚴重,饑民大增,又於同年被任命爲益、利兩路體量安撫使,獲賜三品服。他到四川后,首先減免賦稅,“逐貪殘不職吏,汰冗役數百”,然後將當地官府常平倉中的糧食全部發放給貧困百姓,又在各地添設稠粥,史稱其“活饑民(一)百九十萬”人。蜀民無不感激地說:“使者(指韓琦)之來,更生我也。”

《宋史》卷312《韓琦傳》:益、利歲飢,爲體量安撫使。異時郡縣督賦調繁急,市上供綺繡諸物不予直,琦爲緩調蠲給之,逐貪殘不職吏,汰冗役數百,活饑民百九十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