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與曹操不同的是,袁紹爲何兩度中止迎奉漢獻帝的計劃?

與曹操不同的是,袁紹爲何兩度中止迎奉漢獻帝的計劃?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夠削平諸侯、一統中原,除了把“足食足兵”的原則發揮到極致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他把漢獻帝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裏,由此獲得以朝廷名義征伐招討、號令天下的資本。按照常理來講,既然“挾天子以令諸侯”能帶來如此豐厚的“紅利”,那麼,作爲地盤最廣、號召力最強的軍閥,袁紹更應該捷足先登,以便成就一番大事業,但他最終卻沒有這樣做,似乎是失策至極。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事實上,奪取冀州之初(191年)和漢獻帝從長安冒死逃回洛陽後(196年),袁紹曾在大謀士沮授的建議下,兩度滋生出想派兵迎奉皇帝的想法,但最終都不了了之。平心而論,袁紹之所以兩度中止迎奉漢獻帝的計劃,絕非因爲生性優柔寡斷、目光短淺,而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歸結起來,大概有以下三點原因:

首先,在袁紹看來,漢獻帝並非合法皇帝。衆所周知,董卓在廢黜少帝劉辨、改立獻帝劉協一事曾遭到部分朝臣的反對,其中便包括袁紹,而他也由此被排擠出朝。因此,儘管獻帝坐了天下,但在袁紹的眼中他不過是董卓的傀儡,根本不具有合法性。不僅如此,爲了對抗董卓集團,袁紹在關東糾集同盟軍時,還打算擁立宗室劉虞爲皇帝,只因後者堅決不肯聽命才作罷。

與曹操不同的是,袁紹爲何兩度中止迎奉漢獻帝的計劃?

雖然沒有完成另立朝廷的願望,但袁紹依然不願承認獻帝的合法性。原因無他,袁紹以討伐董卓的名義起兵,而由於獻帝跟董卓是一種畸形的“共生”關係,那麼討董從很大程度上來講無異於推翻獻帝。如果袁紹轉而承認漢獻帝的合法性,那麼討董軍事行動(包括討伐後來的李傕、郭汜)便失去正義性,而袁紹靠此積累起來的權威和名望也將蕩然無存,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其次,在袁紹的眼中,漢獻帝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誠如謀士郭圖和大將淳于瓊所言,如果把漢獻帝迎奉到河北,那麼出於君臣之道,袁紹必須事事要向皇帝奏報,如果服從皇命,那麼自己的權威便會不斷被削弱,而如果抗旨不遵,則難免會招致天下人的聲討,無論怎樣看都不划算(“今迎天子,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引文見《後漢書》)。

與曹操不同的是,袁紹爲何兩度中止迎奉漢獻帝的計劃? 第2張

有人可能會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來辯難,證明傀儡皇帝非但不是“燙手的山芋”,而且還能給當事人帶來無窮盡的政治“紅利”, 由此得出袁紹不肯迎奉獻帝,乃是見識短淺之舉。其實這樣說並不恰當。曹操從漢獻帝身上榨取到大量的“剩餘價值”不假,但在他能完全控制住皇帝之前,曾面臨過一系列政治暗殺,稍微舉措失當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其實,對於挾持皇帝所需面對的風險,無論是曹操還是袁紹,必然都會有清醒的認識。不過,曹操由於出身低賤(宦官養孫)、形象不佳、政治號召力極弱,他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靠迎奉漢獻帝來號令天下。反觀袁紹,不僅出身高貴、形象氣質佳,而且政治號召力極強,根本不需要再借助漢獻帝來擴大影響力,自然也就沒必要去面對那些政治風險。

最後,袁紹擔心漢獻帝與河北世家大族合流,威脅自己的地位。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清楚,東漢是個世族佔據支配地位的朝代,各州郡內部的世族之間經常互相聯姻、結盟,以此來維護共同利益,除作爲“天下共主”的皇帝外,他們絕不肯輕易接受外地家族強加的統治。就袁紹來講,其所屬的汝南袁氏儘管是豪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但根基畢竟還在河南,若想在河北立足,依然面臨着諸多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難免會產生這樣的顧慮,即一旦把漢獻帝迎奉過來,那麼河北的世家大族們很可能便會聯合起來,以擁戴皇帝爲名壓制他,從而形成兩個權力中心,並通過逐步削減權力的方式,最終將自己的勢力趕出河北,實現“冀人治冀”的夢想。更何況,積極倡導迎奉漢獻帝的沮授正是河北世家大族的代表,便更是增添袁紹心中的疑慮、憂懼。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考慮,袁紹連番婉拒沮授的建議,不肯迎奉被其他諸侯視爲“香餑餑”的漢獻帝來河北,從而“便宜”了曹操,使得後者藉此壯大實力,並由此走上兼併羣雄之路。雖然後世之人屢屢把袁紹拒絕迎奉漢獻帝視爲愚蠢之舉,但就當時的情勢而論,他這樣做的確合情合理,只是因爲他後來敗給了曹操,才讓這些正當理由變得蒼白無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