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蘇洵,很多人都知道蘇洵二十七始發憤。對於一個生活在宋代的人來說,二十七歲的時候纔去學習確實有點晚,相傳蘇洵從小不喜讀書,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樂趣就是遊山玩水,加之他小時顯出優於同齡人的聰慧,更是不將讀書放在眼裏。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蘇洵二十七始發憤呢?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一個原因來自他的夫人。蘇洵的妻子程氏是大家閨秀,學過詩書,她終日勸諫蘇洵好好讀書,但蘇洵並不知悔改,於是程氏自己教孩子們認字讀書。蘇洵看到程氏對孩子們的管教,又想到自己的頑劣,漸漸意識到如果自己還這樣不思進取,將來是要被孩子們恥笑的,他這才考慮起自己的學習來。

直接讓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事件,發生在他的母親去世之年。奔喪的二哥讓他寫一些文章來讚美一下游覽過的名川大山,但蘇洵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將肚子裏那些壯麗景色寫到紙上,看着焦急的弟弟,二哥讓他編寫蘇家族譜。在編寫的過程中。他看到祖先的事蹟,不覺羞愧難當,這纔拿起書看了起來。

後來,蘇洵多次趕考失敗,憤懣的他看了自己以前寫的文章,一氣之下將它們焚燒殆盡,下決心要好好讀書,寫出真正的好文章來。這就有了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故事。

蘇洵從一個頑劣的少爺變成享譽後世的文壇巨匠,周圍的人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見只要想成功,無論什麼時候踏出第一步都不會晚。

 詩人蘇洵的簡介

蘇洵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是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的父親,蘇洵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讓我們看一下蘇洵簡介。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第2張

蘇洵的文章很有批判色彩,讓人讀起來感覺有一種一針見血的味道。蘇洵小時候並沒有認真讀書,直到二十七歲的時候才認真讀書。

蘇洵的父親是四川的一名官員,蘇家算是一個詩書禮儀之家,蘇洵雖然生在詩書禮儀之家,但是並不喜好讀書,一直是留戀於玩樂之中,後來蘇洵的妻子和母親先後去世,蘇洵開始認識到人生的短暫,認爲要抓緊時間學習。

蘇洵在平常的散漫學習中也寫過一些文章,在二十七歲的時候,他打算開始認真讀書。他拿出自己以前寫過的舊稿,讀過以後,覺得自己寫的太差勁了,就將這些稿件全都燒了。燒了稿件以後,他投入到了學習中。

雖然在二十七歲以前他學習不認真,但是他一學習起來是非常認真的,有關於他的一個故事說明了他的認真程度。他的妻子見到他因爲讀書而沒有吃早餐,就將一些糉子和白糖端到了書桌上,放下後就走了。

而蘇洵卻將硯臺裏的墨汁當成了白糖,用糉子在墨汁裏蘸起來,直到他的妻子再回來的時候,才發現蘇洵的嘴上滿是墨汁。從這個故事重可以發現,蘇洵讀書已經到了入迷的程度。

蘇洵後來果然靠着自己的勤奮成爲了當時的文學家,並且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蘇洵是大器晚成的代表,蘇洵簡介告訴人們,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就會有一番作爲,不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

 蘇洵的作品權書

蘇洵作爲北宋有名的詩人之一,與自己的兩個兒子並稱爲“三蘇”,創作的詩篇不計其數,其中有很多都在當時和後世有着很深刻的歷史意義,像是一篇關於戰爭中各種事項的書,就一時間受到衆多讀者的好評,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權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品析一下其中的精髓。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第3張

《權書》是蘇洵中年時期的作品,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學底蘊,也有了更多的經歷經驗,所以寫作的過程中,也有了很多自己的見解。蘇洵擅長寫散文,而其中多以論述整治爲主,《權書》一書就憑藉了其特長,將主旨說明得十分清楚。

蘇洵在《權書》一書中,可以看出他對歷史的研究很深,在這本書中,蘇洵主要想闡述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針對領導者的,告誡領導上戰場的將士,要懂得如何領兵打仗,不能有勇無謀,而其中先天的性格和後期對於軍法的學習,在裏面佔據了主要的地位。

另一種觀點是說,在處理日常有關於軍營內部的事務時,比如糧草的調運,兵器、戰車的籌集,一定要靈活,不能刻板的按照規定去做,最起碼也要懂得順應時勢,如果一味的不知道注重實際,那就不可能將整個隊伍帶領好。

蘇洵的《權書》這一著作,可以算得上是經典,蘇洵用畢生所學,將歷史、兵家戰術、政治結合在一起,說的不是空話、套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起着作用。

 蘇洵名句有哪些

蘇洵,出生在北宋時期。在我們初高中的課本里,經常可以看到他的散文詩集等,在我們的印象中,蘇洵是一個富有文采的翩翩公子,但是,事實卻是,蘇洵在少年時期不愛學習,因家裏由父親掌管,所以蘇洵在少年時期並沒有體會到累的感覺,每天都跟朋友們到處閒逛,在此期間,他還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但是沒有考上。  

蘇洵二十七始發憤的原因 蘇洵的作品權書 第4張

之後蘇洵便跟着陳公美等人遊歷四方,在峨眉山遊玩一圈之後,聽說西北的岷山也是很壯美的,這一去便是半年。回家之後發現妻子面容憔悴,通過妻子的敘述,他在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頑劣的影子。他這纔開始考慮家庭跟未來。

在其喪母之後,哥哥叫他整理家譜,從那時起,蘇洵便喜愛學習了。他的努力,加上他的天賦,蘇洵成了家喻戶曉的文人。此後,蘇洵名句老少皆知。在蘇洵的散文名句中,我們可以感覺出他的大氣,他寫的所有散文都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蘇洵對秦始皇爲何能統一六國的論述名句,在文章中,蘇洵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看法,有着異於常人的理解能力。在當時人的眼中,六國被統一,是由於秦國的強大,但是,蘇洵能一眼看出其中的奧妙。秦能統一六國是因爲其他國家之間的不團結,各國的皇帝目光不夠長遠,只是顧及自己國家眼前的利益,而不是百姓認爲的,秦國的強大,英勇善戰,統一了六國。

直到現在,蘇洵名句還能在各地區的學生嘴裏聽到,可見,蘇洵對整個國家的影響是極其大的,他的名句才能被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