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姜維和諸葛瞻爲何都沒善終呢?

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姜維和諸葛瞻爲何都沒善終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古代忠君爲國的重臣不在少數,他們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們的爲人也非常值得後世敬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諸葛亮自然是忠臣和名相的代表人物。對於諸葛亮來說,雖然爲劉備集團出謀劃策,並在劉備去世後爲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從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的才華和抱負也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正是因爲感念劉備這位伯樂的恩情,諸葛亮這匹千里馬也願意爲復興漢室耗盡最後一絲油光。而且,諸葛亮的兩位傳人,居然也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蜀漢。

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姜維和諸葛瞻爲何都沒善終呢?

首先,說到諸葛亮的傳人,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來自魏國的降將姜維。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姜維逐漸成爲蜀漢北伐中原的中堅。在姜維多次討伐魏國的過程中,雖然拿得出的戰績沒有多少,畢竟對手是鄧艾等大將,而且曹魏的國力也是遠超蜀國的。但是,積極的攻勢防禦,還是延續了諸葛亮的防守策略。不過,在蜀漢後期,姜維的北伐招致了益州本土派的強烈反對,因爲黃皓等權臣的迫害,只能暫時到沓中屯田避禍。然而,在鄧艾大軍的圍堵下,姜維鬼使神差地來到劍閣地區,並將鍾會大軍擋在了劍閣門外。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雖然姜維拼死擋住了鍾會的魏國大軍,卻沒想到鄧艾同樣鬼使神差地兵臨蜀漢都城成都。在投降派佔據上風的形勢下,後主劉禪主動向鄧艾投降。不過,姜維雖然獲悉了蜀漢滅亡的情況,但是,姜維不能愧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於是積極策動鍾會自立,並告訴阿斗,只要再忍耐一段時間,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復國。然而,面對統一的歷史趨勢,姜維的個人力量實在微不足道。在亂軍之中,姜維拔劍自刎,以悲壯的方式告別了這片他熱愛的土地。

繼承了諸葛亮遺志的姜維和諸葛瞻爲何都沒善終呢? 第2張

再者,在姜維事情敗露並自殺之前,諸葛亮的另一大傳人,也即自己的兒子諸葛亮已經戰死沙場了。在鄧艾率軍成功偷襲後,諸葛瞻在綿竹地區率軍迎戰鄧艾。但是,或許是能力不濟,或許是蜀漢的軍心已經散了。諸葛瞻沒有擋住神勇的鄧艾。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諸葛瞻戰死,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在聽聞父親戰死的消息後,也投入到抵抗魏國大軍的戰鬥中。不過,未滿十八歲的他,也是以英勇就義而結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在諸葛瞻父子全部殉國後,鄧艾大軍和蜀漢都城之間再也沒有障礙,劉禪只能選擇投降。

最後,就這樣,諸葛亮的兩大傳人,姜維和諸葛瞻均沒有得到善終。但是,他們都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蜀漢國家。簡而言之,對於某些暗自揣測諸葛亮不忠心甚至想謀反的人,好好看一看他的傳人吧。雖然姜維不是諸葛亮的後代,但是耳濡目染之下,諸葛亮的品質在姜維和諸葛瞻身上得到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