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朝時期,爲何發對百姓接受儒家教育呢?

秦朝時期,爲何發對百姓接受儒家教育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統一了中國後,全國結束了連年的戰爭,老百姓終於不用再忍受戰爭帶來的痛苦,大量的軍人也終於能解甲歸田了。

秦朝時期,爲何發對百姓接受儒家教育呢?

儘管從軍無比榮耀,但征戰多年,你還是對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產生了心理陰影,想過過安穩日子了。既然如此,那就去上學吧。

很驚訝是嗎,是不是覺得秦朝一直野蠻愚昧,即便有教育手段,實行的也是愚民政策?這也可以理解。《商君書》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對儒家教育內容的排斥,直接把禮法、音樂、《詩經》等稱爲“六蝨”;還聲稱一千個只知道種地打仗的百姓中,只要有一個精通《詩》《書》的人,(就能導致)這一千個人不好好種地打仗了。這也使商鞅招來了歷朝歷代很多知識分子的口誅筆伐。

只不過,這裏存在一個重大誤解,不許接受儒家教育不等於不許接受教育。

如果你認爲秦朝的黔首都是文盲,可以回想下“黑夫”和“驚”那兄弟倆,他們都是秦朝的普通人,卻也能像模像樣地寫信,文化水平並不差吧?所以正確理解是,秦朝所謂的“愚民”,只是禁止黔首接受儒家詩書禮樂這些特定的教育。因爲在當時急於一統天下的形勢下,這些內容對於農業、軍事、司法等各領域的實際業務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很容易在國內造成思想混亂,甚至誘使民衆們不務正業。

《韓非子·外儲說》有個段子:中牟縣令王登向趙襄子推薦說當地兩位名士中章、己品行很好,學識也淵博,趙襄子慕名親切接見了他們,還授予他們田宅。中牟百姓眼見這兩位不用幹活就能輕鬆得到賞賜,一個個眼紅得緊,也都不肯耕田,把自己的房子和地全都賣了,紛紛去追隨那些搞私學的,足有半座城的人都這樣。

段子或許是編的,描述的現象卻堪稱亙古不變,看看如今那麼多孩子癡迷於各種選秀綜藝活動就明白了,當社會上出現一些不用太費力也能名利雙收的捷徑時,民衆肯定都會搶破頭地去選擇它,無他,人性的趨利避害使然。也正爲防止這一現象出現,秦朝官府纔會打擊儒家、縱橫家等人物,而將法家學說樹立爲指導思想,用商鞅的話說就是“壹教”(統一教化),它和“壹賞”“壹刑”並列爲商鞅變法後的基本國策

關於受教育的內容,用李斯、韓非這兩位法家大師的話講就是“以法爲教,以吏爲師”(兩人都這樣說過)。這種教育是通過那些設立於各郡縣、專門培養法律人才的“學室”完成的,你可以去秦朝的某個平行世界親自體驗一下,保證和你現在的大學有着很多的相同以及不同。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你笑,小鳥在說早早早,你背起書包,哦不,是篋(qiè),也就是書箱,蹦蹦跳跳走進學室,參加新生的開學典禮。教你們的老師在秦律中的稱呼是“史”或者“令史”,也有觀點認爲,“獄吏”“獄史”其實和“令史”都是一回事;你們這些學生則叫“史子”“弟子”,是國家未來的儲備幹部,只有你們纔有資格在這裏就讀,因爲《內史雜》規定,“非史子也,毋敢學學室”。

一位令史帶你們去辦理入學手續——改戶籍,也就是從農村戶口改爲弟子籍,這類似當時的公務員編制。成爲史子、弟子足以令一般人羨慕,因爲整個學習期間你都可免服役。《秦律雜抄》規定,學習駕車如果學了四年還沒學會,教官要被罰一面盾牌,學徒也要被除名,還要抵償服四年的徭役戍役。由此可以反推出,在學室學習是可以免役的。

另外兩條規定也可以驗證這一點。一條是,如果敢於包庇現役士兵冒充弟子,縣尉就要罰兩二甲並免職,縣令也要罰二甲;另一條是,你畢業之後本應除去弟子籍,卻遲遲沒有這樣做,那麼就要罰你“耐爲候”。

我們可以從中倒推,如果沒有好處,士兵何必要冒充弟子?你又何必遲遲不肯辦理離校手續?不要說什麼“出於對母校的眷戀”,最大的可能是,冒充弟子或者延遲畢業,都有助於你逃避徭役戍役。

在這種學室畢業後,你會和如今那些公務員一樣有着光明的前途,凡是高級職位,都是留給你們這些科班出身的知識精英們的。那些不經過這一階段學習的人,即便有文化也沒法被提拔到同等地位。《內史雜律》規定,候、司寇和低級官吏不許在官府裏擔任佐、史等工作,也不能負責禁苑的治安保衛工作。所以你還是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吧。

你坐進了教室,身旁是一羣同學,很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時空錯亂感;再看案上的文具,最顯眼的就是一卷竹簡,秦朝時還沒發明紙張,字一般都寫在這些竹片上面;旁邊是筆,不少人說毛筆是蒙恬發明的,但長沙左家公山楚墓就已出土過戰國時的毛筆,蒙恬更可能是改進了它;墨也不是後來你熟悉的那種蘸水就能化掉的墨,而是有着相當硬度的天然礦物顏料,需要用研石把它放在蚌殼、瓦片或石塊做的“硯板”上研磨搗碎;最後一樣文具就是小刀,它叫“削刀”或“書刀”,寫錯字時可以用它刮掉錯字,其重要性不亞於毛筆,所以文職吏員一直有“刀筆吏”的說法。

削刀(裏耶秦簡博物館供圖)用於颳去簡牘上錯字的工具

把這些文具收拾好吧,我們開始正式上課了。

第一課 語文

上課了,老師先教你們一個字:

這就是秦朝“法”字的寫法,你可以看到,這個字由“氵”、“廌”(zhì)、“去”這三部分組成。一般認爲,“氵”有“法平如水”的意思;“廌”是上古神話中能分辨善惡的獨角神獸獬(xiè)豸,傳說它如果發現人有罪,就會用自己的獨角去戳他。這三個部首組成了最早的“法”字。老師之所以先教這個字,正是要讓你們深刻體會法律的神聖與莊嚴。

看看竹簡上的這些字,這就是小篆,秦國統一後將其推行天下,後來運用最廣泛的宋體字也是在它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你們首先要練習書寫這種字體。裏耶曾出土過兩百多枚“習字簡”,上面的文字都毫無意義,比如有一枚寫的是“律閒閒帚帚”,另一枚寫的是“隸妾窅先辳先辳辳辳辳辳□”,還有“受受受”,另有不少官府文書裏的常用字,包括官名、地名、文書習慣用語等。專家認爲它們可能是起草公文前打的草稿,也可能是實習生練字練筆的廢“紙”。

再看課本,你覺得學校會教你們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別逗了,《三字經》是宋代纔有的,秦朝人不可能讀到,這一幕只能出現在現代某部以楚漢爲背景的古裝雷劇裏;更重要的是,即使那時真有《三字經》,學室也是不教的,因爲它講的都是儒家的內容,被秦朝官方排斥。按張金光先生的觀點,你們開始要學的其實是戶籍檔案,那上面密密麻麻記錄着人名。

你多半會覺得很不屑:難道識字就爲了記人名?這時另一位同學已經替你表示抗議了:“書,足以記名姓而已……不足學!”他是個身高八尺、肌肉發達,渾身散發着中二氣息的大塊頭少年,不屑地撂下這句話之後,他“咚咚咚”跑出了學室,找狐朋狗友調皮搗蛋去了。不想學認人名,那你想學什麼?想多學幾首《詩經》,以後用來寫情書?很遺憾,且不說這本書在焚書事件後被官方禁止,即使允許流通,學室也不會教這種充滿了文藝小清新氣質的讀物,這是治學理念不同使然。

在你的印象裏,“國學”都是很高大上的課程,譬如儒家教你詩歌、音樂、禮儀,道家教你哲學,名家教你邏輯、口才等。不過很可惜,這些諸子百家都是“私學”,更側重學術理論研究;秦朝學室是官辦,所以具有鮮明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學術研究和藝術素養確實很好,只可惜官府不大需要,他們更重視實用型人才。

所以你可以理解爲什麼先學認人名了,它的用處可比詩歌大得多。你畢業後將有很大概率在基層政府上班,日常工作幾乎無不圍繞戶籍展開,無論是上戶口、收租子、拉壯丁、錄口供,都要接觸無數人名。認識各種奇奇 怪怪的名字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千萬不要輕視這門功課。

除了戶口簿,秦始皇時期的南郡守“騰”還在郡內下發過《語書》《爲吏之道》等教材,裏面列出了秦朝官吏應當具有的道德素養,堪稱那時的思想品德教材。張金光先生拿它們與漢朝的《急就章》對比,認爲這兩本教材也兼有識字課本的功用。比如文中有很多日常事物:“城郭官府”“門戶關龠(鑰)”“千(阡)佰(陌)津橋”“囷屋蘠(牆)垣”“溝渠水道”“犀角象齒”“皮革橐(蠹)突”“倉庫禾粟”“兵甲工用”“樓椑矢閱”“金錢羽旄”“苑囿園池”“朱珠丹青”……

如果你身處統一六國之後,教材還有可能包括《倉頡篇》《博學篇》《爰歷篇》這幾種啓蒙讀物,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竹簡中就有《倉頡篇》,保存了1200多個完整的文字。這是秦始皇爲了將小篆推廣到全國,命丞相李斯、太史令胡毋敬、中車府令趙高(別小看這廝,他其實學問很好的)分別寫成的教材,三篇文章儘可能囊括了大部分常用字,你可以照着它們謄寫練習。

習字簡(裏耶秦簡博物館供圖)由於這些字大多無意義,專家推斷這是吏員們練習寫字時用的習字簡

學會多少字算合格,目前還不清楚,只有兩則史料僅供參考。一是《說文解字》的記載:“尉律: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吏。”不過這裏的“籀”(zhòu)是統一前的大篆;另一則來自漢朝《二年律令》的《史律》:“試史學童以十五篇,能諷書五千字上乃得爲史。”

第二課 寫作

你一臉愁苦地望着面前這卷竹簡,它最後一枚簡的背面寫着“封診式”三個字,裏面全是案例彙編,記載了許多官司的訴訟程序,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案例,裏面涉及的人名都用“某甲”“某乙”等代替,相當於如今活躍在各種數學題、作文中的“小明”“小紅”等。老師自豪地告訴你,這些都是他多年來辦案經驗的總結,每天晚上他都要枕着這些竹簡睡覺,還準備把這些思想結晶一直帶到墳墓裏……他越說越興奮,你卻聽得脊背發涼,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除了案例,《封診式》還包括許多司法文書的書寫格式,比如原告被告的身份記錄、法醫驗屍報告、現場勘查記錄等(具體怎麼寫,後面會逐一講解),你的任務就是按照它們的格式進行書寫練習。

你寫得顛三倒四,被老師狠批了一通,他又唸了一篇優秀範文來進行對比,讀完後問是誰寫的,一個叫“何”的同學舉起手。老師表揚他“文無害”,意思是他行文邏輯嚴謹,不會出現瑕疵,“無所枉害”,並告誡你們:這些司法文書主要與案件審判有關,內容上萬一出現紕漏,就會導致判決不公,這是大忌,所以你們都要以“何”爲榜樣,努力做到“文無害”。

下課後你主動去向“何”套瓷,想以後寫作文時能借他的來抄,閒聊中他告訴你,他是沛縣人,姓“蕭”……在試圖抱他的大腿未果後,你只能帶着對他的無限崇拜回到了座位。

第三課 體育

說是體育課,嚴格來說是軍事訓練課。

那時的吏員分爲文武兩大類。文吏不用多說,武吏包括縣尉、遊徼、亭長、求盜等,主要負責治安,肯定需要習武,何況那時舉國皆兵,只要不是身體障礙人士,成年男子幾乎都服過兵役,那些犯罪分子也很可能身手不凡,所以學室的軍事訓練不會太差,否則你根本擺不平滿大街的“民兵”。

秦朝時期,爲何發對百姓接受儒家教育呢? 第2張

兵馬俑坑出土的文吏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館供圖)

你們學的內容有可能和郡卒、縣卒一樣,包括髮弩、騎馬和駕車。秦律在這方面有不少記載:考覈時你發弩射不中目標,管理你的發弩嗇夫就得罰二甲;學了四年都不能駕車,你要被免職並補服四年役,教練也被罰一盾;平時養的馬如果不聽指揮,縣司馬得罰二甲;等等。

你和對手揮舞木劍“乒乒乓乓”對打了十幾個回合,每次都毫無招架之力,被打到長跪不起。他把你扶起來,自我介紹說,他和“何”是同鄉和好朋友,叫“參”。假如你知道若干年後他做到了出將入相,武功和文治一樣強到逆天,肯定會感激他沒把你當場打個半殘。

這時那位不肯學識字的中二少年又不幹了,一把丟下木劍:“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這就辦理了退學手續,號稱回老家下相,去找他季父(叔父)學那“萬人敵”的兵法去了。

第四課 數學

很意外嗎?秦朝也是有數學的。儒家都把“數”列爲“六藝”之一,更別提講求實用的秦朝官府了。許多出土簡牘都表明了數學在秦朝運用的普遍。北大藏秦簡記載了名爲“魯久次”“陳起”的兩人的對話,久次問:日常當官爲政,哪類數目最緊急?陳起回答:沒有不急的。他隨後列舉和“數”有關的許多事項:“米粟髹漆”“甲兵筋革”“鍛鐵鑄金”“錦繡文章”“核功度事”……嶽麓秦簡專門有一批簡叫《數書》,裏面記載了很多數學應用題,基本都是求糧食數;裏耶秦簡也有很多簡牘列舉了諸多數字,當地還出土過九九乘法表,號稱裏耶秦簡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不過它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倒數。負責整理裏耶秦簡的張春龍先生認爲,這有可能是當時官府頒發的數學材料。

數學課上,你還在低頭吭哧吭哧算數,班裏已經有一位同學全做完了而且全部正確,這位長得高大白胖、活像個瓠瓜的秦朝數學神童自我介紹說他叫“蒼”。

…………

九九乘法口訣表簡(裏耶秦簡博物館供圖)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裏耶秦簡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專家推斷這也是吏員們用來進行數學練習的

一天的課程下來,這個充斥着學霸的班級讓你感到絕望。你並不知道,若干年後,這些接受秦朝教育的同學們大都成了西漢王朝的頂尖人才。

精通律法的“何”成了大漢開國丞相,沒錯,他就是蕭何,還在沛縣時就以業務能力突出而著名,漢朝建立後更在秦律的基礎上制定了九章律;“參”以法吏出身,卻在楚漢戰爭中戰功卓著,蕭何去世後他繼任了第二任丞相,一切政策都遵循着蕭何時期的規定運轉,從而留下了“蕭規曹隨”的成語,他就是曹參;

精通數學的“蒼”在秦朝擔任過柱下史,負責財政收入統計,西漢開國後又擔任過計相(相當於財政部長)和御史大夫(他的律法也很出色),增補修訂過《九章算術》,也擔任過丞相,不過那已是漢文帝時期了。他足足活了一百多歲,他就是張蒼。

至於那位學習比你還差的中二少年,不用說你也知道是項羽了吧,這位青史留名的超級差生學的讀書和擊劍,正是文吏、武吏這兩類職業需要接受的基礎教育。張金光先生推斷,秦朝對私學的限制乃至禁止,杜絕了他像以前的楚國貴族那樣學習詩書禮樂的可能,因此只能隱瞞自己的敏感身份,混在平民中去接受職業教育。他學業的半途而廢,也不排除是對秦朝教育存在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