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又是何時被廢除的?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又是何時被廢除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宰相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宰相是“百官之長”,是輔佐君主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宰”是主持之意;“相,助也”,原爲“輔佐”、“襄助”之意,後引申爲輔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爲輔佐皇帝的最高執政官,明朝其實並未廢除宰相制度,而只是曾有過短暫消失而已。

中國古代宰相制度概述,宰相不等於丞相

宰相制度起源較早,是從商、周時期的家臣宰職演變而來,彼時實行以王位首的等級貴族聯合專政政治制度,通常由巫史和公卿等貴族擔任君王的顧問,參與決策,協助管理國事,例如商朝的伊伊便曾爲相,而西周時期的周公也曾任太宰。

春秋以後,王室衰微,世卿世祿制逐漸崩潰,一些國君爲抑制貴族擅權,於是起用地位較低的家臣或士大夫管理國家政務,例如齊桓公時期的管仲,此後各國陸續設置相職,但各國相職的官稱不一,楚國稱“令尹”,宋國稱“大尹”,吳國稱“太宰”,齊國稱“相”。戰國時,中央集權官僚體系逐漸形成,各大國普遍建立宰相制,例如魏、韓、趙的“相邦”,楚國的“令尹”,秦國的“大庶長、大良造”。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建立中央集權統治,設置丞相職位,此時的丞相便是宰相。漢承秦制,延續了丞相的設置,不過在漢初時丞相只是作爲相國的助手出現的,而到漢武帝時期,於內廷設尚書檯,此後政務逐漸轉爲內廷。這一時期,相國、丞相、尚書令其實都是宰相。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又是何時被廢除的?

隋朝時期的三省製成爲定製,三省的最高長官,即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初期仍然實行三省制,只是對其最高長官稱呼各有不同,門下省稱長官侍中,中書省稱中書令,尚書省則稱左右僕射(由於李世民曾任尚書令,因此不再設立)。因此,這時期的三省最高長官仍然是宰相,但由於中書令、侍中位高權重,不輕易授人,因此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參知政事也可被稱之爲宰相。五代十國時期基本沿襲唐代,不過宰相品級有所提高。

宋朝時期宰相制度較爲複雜,先後經歷了五次改革,宋初時期以中書門下平章事爲宰相,參知政事則爲副相;元豐改制後左右僕射成爲宰相(左爲首,右爲次),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則爲副相;政和改制後宰相蔡京自稱“太師”,總領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之事。建炎複製後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爲正宰相,參知政事則爲副宰相;乾道改制後則以“平章軍國重事”成爲獨攬軍政大權的最高官職,而宰相則成爲了副職,不過這種現象持續時間較短。

元朝時期以中書省爲主要處理政務的機構,且主官中書令常常由太子兼領,此外則有左右丞相,再下面則有平章政事。因此,元朝時期的左右丞相和參知政事均是宰相,但人數較多,最多時有十多人。

明朝初期同樣設置有中書省,設有左右丞相,但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被廢除,由皇帝親自處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時期設立內閣學士,此後隨着內閣權力加重,內閣首輔成爲實際上的百官之首,即宰相。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制度,同樣設有內閣大學士,但在雍正之後開始設立軍機處,此後內閣逐漸閒置,軍機大臣成爲實際上的最高行政站骨幹,而在晚清時期,則曾仿照日本製度設立有內閣總理大臣作爲最高行政長官。所以,除清初的內閣大學士和清末的內閣總理大臣外,清朝時期的宰相大部分時期爲軍機大臣。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又是何時被廢除的? 第2張

綜上所述,宰相制度幾乎貫穿了我們整個古代歷史,不過很多人往往將宰相和丞相混淆,實際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總體來說,宰相更像是個統稱,而丞相則是具體的官職。

朱元璋雖然短暫廢除丞相,但並未徹底廢除宰相制度

自宰相制度建立以來,皇權和相權之爭便一直存在,宰相作爲實際上的“百官之首”,對於朝政具有極強的掌控力,因而其在輔佐皇帝的過程中,往往對皇權具有極強的限制力。

在皇帝較爲強勢的時期,相權通常能夠較好履行自己的輔佐職責,然而一旦皇權勢弱,相權便會變得極爲強勢,從而形成權臣壓制皇權的現象。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爲了加強皇權,從而使其成爲定製,避免子孫後代被權臣壓制。

當然,廢除宰相制度應該還有另外一層原因,那便是爲了防止皇帝被矇蔽。朱元璋似乎極爲擔心這一點,不論是允許百姓告御狀,還是短暫出現的錦衣衛制度,都是爲了建立皇帝與民間的直接聯繫,而宰相由於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很容易隔斷皇帝與民間的聯繫。

然而,治理如此龐大一個國家談何容易,對於朱元璋這樣的工作狂和強勢帝王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因而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也就是廢除丞相制度後不久,朱元璋便又設立了四輔官輔佐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龔斆爲春官,杜教、趙民望、吳源爲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之後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銷了四輔官,改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用來輔佐自己處理政務,這實際上已經是內閣的雛形。

在古代宰相制度始於何時?又是何時被廢除的? 第3張

而到了明成祖朱棣繼位後,內閣制度開始真正形成,從而形成皇帝掌握決策權、內閣行使建議權、六部掌握行政權的新格局。此時的內閣只是作爲皇帝的祕書部門存在的,並不同於此前的丞相,因此這一時期基本可以視爲宰相制度已經不復存在。

然而在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因楊士奇、楊榮等乃是東宮舊臣,深受自己信任,因而這兩人不但得以進入內閣,而且均兼有尚書職位。這就使得內閣不但擁有了議政權,而且擁有了一定的行政權,同時由於深受皇帝信任的緣故,他們甚至擁有一定程度的決策權,內閣由此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

此後,內閣權力不斷加重,到明孝宗朱佑樘時,內閣實際上已經成爲百官之首,具有了足以對抗皇權的力量,這在正德年間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到嘉靖年間,則將內閣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使得其地位大大提高,至此明朝內閣大學士雖無無宰相之名,卻已經實有宰相之權。

到嘉靖二十一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除了沒有最終的決策權之外,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別無二致。後經嘉靖、隆慶兩代發展,到萬曆早期張居正擔任首輔時,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全部操之於張居正之手,內閣權力發展至巔峯,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宰相,而且權柄遠超之前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