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鰲拜究竟爲什麼會被康熙剷除?他是因爲造反才被殺的嗎?

鰲拜究竟爲什麼會被康熙剷除?他是因爲造反才被殺的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鰲拜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順治帝駕崩前,爲了進一步削弱諸王貝勒的權力,避免宗室結黨專權,順治遺詔改變了幼主由宗室輔佐的傳統,特命內務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異姓重臣輔佐年僅八歲的幼帝康熙。有人認爲鰲拜是因造反被殺的,事實上他並沒有造反,但是他也沒安分的當一個輔政大臣。

鰲拜究竟爲什麼會被康熙剷除?他是因爲造反才被殺的嗎?

一.四輔政大臣情況介紹

在這四位輔政大臣中,索尼資歷最高,位列班首,但是他年老多病,精力不足;遏必隆缺乏主見;蘇克薩哈位列第二,才思敏捷,論能力是四人中第一;鰲拜爲三朝元老,戰功赫赫,所以他自恃功高,盛氣凌人。很多大臣都怕他。

最開始時,四位輔政大臣還能齊心協力,基本上遵照順治帝制定的方針,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職權,均以“輔臣稱旨”的名義下發,衆大臣執行。

鰲拜究竟爲什麼會被康熙剷除?他是因爲造反才被殺的嗎? 第2張

二.殺蘇克薩哈,爲專權鋪路

鰲拜權力慾極強,卻排在最末位,頗不服氣。他明白,蘇克薩哈是他專權路上的絆腳石。所以,政事上兩人意見相左,結成仇怨。四朝老臣索尼見他倆勢同水火卻無力排解,屢次奏請康熙親政。遏必隆與鰲拜同屬於滿洲鑲黃旗,見鰲拜逐漸膨脹,就同他結黨,事事附和於鰲拜。而蘇克薩哈勢單力孤,威望又不高,無力與他抗爭。康熙六年六月,索尼去世。班行章奏,鰲拜居首位。七月,蘇克薩哈上表請求守護順治陵寢,鰲拜藉機羅織其二十四大罪狀,除去了蘇克薩哈,爲他專權清掃了道路。

三.結黨營私,觸犯皇權

鰲拜見沒有人能與他制衡,就結交中大臣,培植私黨。朝廷的文武官員,多出自他的門下。一切政事,先在鰲拜家議定,再拿到朝堂公佈施行。對於下屬,也是“所喜者舉薦,所惡者陷害”,就這樣。康熙幾乎成了傀儡。

康熙帝親政後,下詔諭令大臣們陳述時政得失。鰲拜卻明令禁止官員揭發時弊。甚至攔截奏章,堵塞下情上達。這還不算,他還經常在朝堂上呵斥大臣,絲毫沒把康熙帝放在眼裏。

鰲拜究竟爲什麼會被康熙剷除?他是因爲造反才被殺的嗎? 第3張

四.康熙智除鰲拜

康熙深刻意識到,不除掉鰲拜,他就不能整肅朝綱,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旨意推行政務。爲了麻痹鰲拜,只有16歲的康熙韜光養晦,竭力裝作酷愛戲耍、無心政事的樣子。精心選出一批年輕的侍衛,整天和他們練習摔跤。

一天,鰲拜獨自來上朝。康熙一聲令下,驀地小侍衛們一擁而上,將鰲拜摔倒在地,擒拿下獄。康熙令大臣們揭發鰲拜罪行。最後議定鰲拜罪行三十條。康熙親自審問,鰲拜也承認罪行。

五.自知罪重,期望免死

雖然鰲拜自知罪行深重,但他仍然期望能免去一死。他面對康熙,突然解開衣服,袒露身體,暴露出以前救康熙的爺爺皇太極時留下的累累傷痕。這一招果然奏效,康熙帝一瞥,果然心生憐憫,下筆批示曰:“鰲拜理應依罪處死,但念效力年久,雖結黨作惡,朕不忍加誅。著革職籍沒拘禁。”就這樣,鰲拜總算保住了性命死刑改爲終身監禁。最後他死於獄中。

鰲拜雖然沒有謀反,但是他身爲臣子結黨營私,藐視皇帝,觸犯皇權,卻是大不應該。有一句話“不作不死”用在他身上再恰當不過。做臣子就應該有做臣子的本分。如果他能安安靜靜、本本分分的左一個輔政大臣,也許就不會有悽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