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朱元璋設宴款待衆人,爲何劉伯溫卻很害怕呢?

朱元璋設宴款待衆人,爲何劉伯溫卻很害怕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時期朱元璋在一次宴請大臣的時候羣臣都在飲酒作樂,但劉伯溫在這場宴會上看清本質之後卻是如履薄冰,這是什麼原因呢?

朱元璋設宴款待衆人,爲何劉伯溫卻很害怕呢?

明朝建立後,功臣們各個恃寵而驕,窮奢極欲,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太祖朱元璋深知民間疾苦,感覺這樣下去會動搖大明國本,於是,開始着手整飭吏治。但是朱元璋的舉措,卻引起了部分大臣的不滿。

太祖擔心這些開國的勳臣悍將們會聯合起來謀反,決定一勞永逸,徹底解除這一隱患。

朱元璋就命人建造了一座高樓,名曰“功臣樓”,並放出消息說,要爲那些跟隨他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們表功。

衆功臣們聽聞之後,無不爲之感動,紛紛盼望着功臣樓建成之日。

待到功臣樓建成,朱元璋在樓內大擺宴席,召集了包括徐達、馮勝、藍玉、李善長、劉伯溫等三十四功臣在內的衆多開國功臣來樓中飲宴。

大家興高采烈的趕到了功臣樓,心想這次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吃大喝一通了。

結果,宴席開始,端上來的菜卻讓衆功臣們大失所望。每位大臣面前,分別上了四道菜和一碗湯,分別是炒蘿蔔,炒韭菜,兩盤青菜和一碗蔥花豆腐湯。

朱元璋設宴款待衆人,爲何劉伯溫卻很害怕呢? 第2張

朱元璋逐一讚道:“蘿蔔上了街,藥店從此無買賣。小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得民心。兩盤青菜一樣香,兩袖清風好臣相。”

朱元璋說完,舀了一勺蔥花豆腐湯,又道:“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太祖言畢,讓衆人開吃。

已經吃慣了大魚大肉的諸位大臣見狀,卻是面面相覷。我們是來吃肉喝酒,不醉無休的呀,怎麼全是素菜?不過,既然是皇上要求了,衆人只得各自夾了一兩口吃下,然後就將筷子放下,等着上主菜。

朱元璋見狀,臉陰沉了一下,吩咐旁邊伺候的太監上主菜。一陣忙碌之後,每人面前又分別上了兩道硬菜和一碗羹,分別是紅燒兔子肉,紅燒狗肉,和一碗燕窩羹。除了這些,每個人面前又擺上了數罈好酒。

太祖道:“今天朕與衆卿飲個痛快,不醉無休!”

大家早就等着好酒好肉,準備吃喝個痛快了,聽太祖言,紛紛抄起筷子和酒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一時間,樓內是好不熱鬧。

只有坐在朱元璋旁邊的劉伯溫,看了端上來的兩菜一羹後,大驚,悄悄的對旁邊的徐達說:“今天我二人須緊隨皇上,不可遠離半步。”徐達本想詢問其中緣由,只見劉伯溫衝着桌上的菜眨了一下眼睛,端起酒杯,站起來給朱元璋敬酒。

徐達又看了一眼桌上的菜,立時明白過來,不由得心中一顫,這不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麼,旁邊碗中放的是鳥窩,鳥窩都被端了,那就更不需要良弓了。

劉伯溫起身敬酒完畢,坐下之時,悄悄將朱元璋袍服的衣角壓在了自己股下,佯裝和徐達等衆人繼續飲宴。

好酒好肉,正合胃口,衆人是暢飲甚歡,很快便酒過三巡,各個是喝的酩酊大醉。

朱元璋見狀起身離席。衣角牽動,已有醉意的劉伯溫頓時警覺,看了一眼離去的朱元璋,立刻拽了一下旁邊的徐達,兩人緊隨朱元璋走出了功臣樓。

朱元璋出了樓門,看到劉、徐二人也緊緊跟來,猶豫了一下,招手讓二人跟自己同走。三人走出數百步後,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回頭看時,功臣樓已是磚瓦飛舞,火光一片。

劉伯溫和徐達雖然逃過一劫,但朱元璋並未放過二人。朱元璋在劉伯溫生病時,賜藥,毒死了劉伯溫;又賜燒鵝給徐達,讓徐達久治不愈的背疽爆裂,疽發身亡。

這個故事很精彩,其實,來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兩個典故,一個是朱元璋提倡節儉的“四菜一湯”,另外一個是抹黑太祖,暗諷朱元璋殘暴的“火燒慶功樓”。有人將兩個典故,用范蠡、文種和越王勾踐之間發生的典故粘合,形成了一個改造後的“明太祖火燒慶功樓”。

不過呢,這個故事明顯有漏洞的,殺功臣之前用“四菜一湯”警醒一下,看大臣的反應決定是否一網打盡也就罷了,又端上了兔肉、狗肉和燕窩,這是要留下精明的跟自己繼續作對麼?明顯不合常理。

“火燒慶功樓”的故事產生於清朝文字獄盛行時期。滿清統治者爲了打壓民間漢人懷念大明朝的戀舊情節,就指使滿清的一些奴才文人,編造了“明太祖火燒慶功樓”的假故事,說我大明太祖濫殺功臣,藉以抹黑我大明太祖,離間清朝統治下的漢人和大明朝的關係,讓他們憤恨大明朝。

大概是朱元璋從小過窮日子過怕了,不想讓自己的後代重蹈覆轍,對後代的待遇十分的優越,但是對朝廷外族大臣的待遇卻是中國歷史上鮮有的差,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朱元璋大明江山是我一人的思想。

如果自己百年以後,還有一些開國功臣沒有死,騎兵造反,對於新上任的皇帝便是極大的威脅。

自古的典故中就有很多皇帝受到老臣的左右而如同傀儡,也有很多功臣造反的先河,比如司馬家的晉朝。朱元璋當然不願大明江山就這樣落在別人手中,於是只能在自己活着的時候剷除後患,自己也好安安心心的死去。

開國功臣裏面,最作死的莫過於藍玉,仗着自己立了幾個功,開始目中無人,居功自傲,向朱元璋提一些過分的要求,也經常做出一些越界的事情,朱元璋怎麼可能忍,於是連帶着藍玉,牽出許多人,一起殺了,免得看着眼中釘,肉中刺的。

至於朱元璋爲什麼不殺劉基,因爲還沒等朱元璋殺他,劉基就病死了。

其實縱觀中國古代歷代開國功臣,沒有幾個的下場是好的,因爲開國功臣對皇位的威脅是最大的,而歷史上也有不殺功臣的,但是最後的結局就是朝廷混亂,維持不了多久,就滅亡了。這或許,就是開國功臣的威力吧,使皇帝畏懼,使朝廷混亂。

類似的事情,清朝統治者還做了很多,比如主動爲明朝大臣平反,藉以抹黑大明皇帝,彰顯清朝皇帝的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