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斯被“腰斬”時,爲何沒人爲他求情呢?

李斯被“腰斬”時,爲何沒人爲他求情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歷史朝代更迭,總有幾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朝代如秦朝,秦始皇真正地實現了中國歷史上首次的大一統,封建帝制社會也是從秦始皇這代正式開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秦始皇雖然殘忍暴政,但他也確實做了一些卓越功績,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還離不開如丞相李斯等一批能臣良將的謀劃和建議。

李斯位極人臣,得到秦始皇的重用。但向李斯這樣對王朝有着重要影響力的大臣,爲何被“腰斬”時,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人站出來爲他求情?

憑己之力,獲得重用

李斯能夠得到秦始皇的重用,並不是因爲他的出身而是因爲他自己的才華,李斯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吏,在朝廷也完全是一個沒有什麼地位的臣子,但李斯卻並不甘心只做一個小官。

之後,李斯爲了自身更好的發展,辭去了做了已久的官職,拜當時的著名學者荀子爲師,在學習期間李斯專攻帝王之術,並十分刻苦,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學成之後李斯決定去往發展前途光明的秦國。

李斯找到了呂不韋,在他的推薦下,李斯開始輔佐秦國的嬴政,最初嬴政並不滿意李斯,還對李斯下了逐客令,當時的李斯並不甘心就此離開秦國,於是寫了一篇《諫逐客書》,嬴政看後也對李斯改觀,而後又繼續將李斯留在了身邊。

李斯被“腰斬”時,爲何沒人爲他求情呢?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李斯提出的許多建議和方法都卓有成效,讓秦始皇變得十分依賴李斯。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李斯也用他的真才實學,爲秦始皇提供了一些統一後的治國理政方針,並且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就這樣在李斯自己的努力下,他步步高昇,最終做到了丞相一職。

密改遺詔,終招災禍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總是有六國的後人企圖復國,於是秦始皇爲了展示自己的實力,又爲了暗示六國人他們復國無望的想法,而先後五次帶着大量士兵進行巡遊,但之後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中暴斃於沙丘。

當時秦始皇並未明面指出繼任的君王,而是立了遺詔立公子扶蘇爲下一任皇帝。但之後與秦二世胡亥狼狽爲奸的趙高,用李斯的家眷性命逼迫其發動沙丘之變。

李斯爲了保全家人性命和趙高一同私自篡改了秦始皇詔書,廢黜了太子扶蘇,另立胡亥爲帝。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秦二世胡亥成爲繼任皇帝之後,也更加重視趙高而不是曾經的丞相李斯,而後趙高爲了自己的私利,還曾多次設計謀害李斯。

秦二世胡亥繼位後,不僅暴政還更加的剝削了普通百姓。當時秦二世胡亥爲了修建阿房宮,招集了大批的勞工,且日常工作量極大,使得不少勞工都命喪在工地。

見此情景李斯也想要勸阻秦二世胡亥,不要如此勞民傷財,否則會激化百姓矛盾。之後,李斯還收到了趙高的慫恿,當時趙高知道秦二世胡亥的品性、。

他也預測李斯對秦二世胡亥的勸阻是無效的,而且還會引起秦二世的憤怒,因此趙高讓李斯去勸阻秦二世胡亥放棄修建阿房宮,就是爲了陷害他。

果不其然,之後,李斯不僅沒有成功勸阻秦二世胡亥放棄修建阿房宮,還惹怒了當時正在和宮女們玩耍的胡亥,於是李斯被打入了牢獄。

而後趙高還趁機謊稱李斯和其兒子,有想謀反之意,但因爲是謊稱沒有證據,所以之後趙高在牢獄中通過對李斯嚴刑拷打,並且以其家人的性命威脅,最終逼迫他承認了自己想要造反。

秦二世胡亥得知李斯有造反之意後,十分氣憤,下旨誅其三族並且判了李斯和他的兒子腰斬。最後,公元前208年七月,李斯被斬於咸陽。此後,趙高還帶人抄了李斯的家,除此之外,趙高還將李斯的故居深挖三尺以泄憤。

滿朝大臣,無人求情

值得一提的是李斯被判處腰斬時,全朝的文武大臣,沒有一人願意爲李斯求情的。因爲李斯在此前雖爲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一心追逐權力的他,並沒有處理好人際關係,而且還總是地用自己的權利高傲地壓制其下屬官員。

此前他被擁立爲丞相,也並不是衆臣真正的心意,而是衆臣畏懼他。所以他本人的人際關係差,也使得他被腰斬時無人求情。

除此之外,當時李斯是趙高故意陷害的,並且趙高此前還陷害了其他秦始皇時期的重臣和功臣,滿朝文武也深知這點,因此爲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並不敢招惹趙高,所以無人在李斯被判處腰斬時求情。

另外,李斯在滿朝文武心中的形象,在秦始皇死後也大跌,甚至許多朝臣都在內心看不起他,因爲此前秦始皇非常信任和重用他,如李斯的所有兒子都娶了秦始皇的公主,所有女兒也嫁給了秦始皇的兒子,可見李斯那時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

而後李斯也憑藉着自己女兒和兒子,在國家享有至高的榮譽。但李斯卻在秦始皇死後發動了“沙丘之變”幫趙高詐立二世,可以說李斯是非常忘恩負義的。雖說當時李斯也是被趙高逼迫,但當時不少朝臣並不知真正原因。

而且李斯在幫助秦二世繼承了皇位後,爲了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還幫助趙高殺害了扶蘇、殺滿門忠烈的蒙氏兄弟,如此多曾經的國家重臣被殘殺,也使李斯等人早已喪失了民心。

因爲,也可以說李斯最終的後果,也是由他此前的行爲所導致的。因此,也許滿朝文武並不認爲他死得怨屈,所以沒有人爲他求情。

另外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李斯是以叛變的罪行而被處以腰斬的,叛變在古代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有人爲李斯求情,很可能被秦二世認爲是李斯叛變的同黨,這樣很容易也爲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而且滿朝文武也深知秦二世已不信任李斯,所以求情成功的概率也非常小,這樣成功的概率極小,卻又具有極大風險的事,自然沒有人願意做。

李斯被“腰斬”時,爲何沒人爲他求情呢? 第2張

小結:

綜上可知,李斯被“腰斬”時,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爲李斯求情,除了當時李斯自己的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是雖然李斯在生前爲秦朝做了不少事,也取得了不少功績,但他一直執着於追逐權利,比較受秦始皇重視的他,也疏於管理和羣臣的關係,所以並沒有一些關係好到可以,冒死爲他求情的大臣。

客觀原因是當時李斯是受趙高所陷害,趙高當時已經深得秦二世信任且已經權傾朝野,所以羣臣也不敢得罪趙高,甚至還主動和趙高站在同一行列。

重要的是秦二世也下定了要處死李斯的決心,所以滿朝文武也選擇識趣的不違秦二世的心意。李斯最終落得個淒涼的下場,他自己的原因也佔很大比例,因爲,他從和趙高一同立秦二世爲帝后,就既定了他往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