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吳用本是個教書先生,爲何帶兵打仗這麼厲害呢?

吳用本是個教書先生,爲何帶兵打仗這麼厲害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林沖火併王倫後,請吳用坐第二把交椅。吳用給的謙辭是:吳某村中學究,胸次未見經綸濟世之才;雖曾讀些孫吳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村中學究,是吳用給自己的定位,這雖然有謙虛的成分,但也確實是實話。吳用本人的確沒什麼社會地位,其真就是個村中學究。但是,偏偏就是吳用,能指揮梁山數萬兵馬,攪得天下大亂。當然,《水滸傳》是小說,而且虛構成分很大,但這部小說虛構的僅僅是劇情,其社會邏輯可以說是入木三分!

吳用本是個教書先生,爲何帶兵打仗這麼厲害呢?

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任何流寇團體,無論大小,只有要知識分子加入,其破壞力都會成倍放大。即使是中國歷史上意識形態最怪異的起義團體太平天國,其最高領袖洪秀全都是一個不入流的知識分子,而不是完全的泥腿子。

其實,如果在亂世江湖,吳用這種基層不入流的知識分子可能比那些能通過科舉出人頭地的人破壞力更大。那麼,這些人的能力來自哪裏呢?這裏從吳用的表現略談一二。

吳用剛出場的時候,是慫恿晁蓋奪生辰綱。吳用給劉唐解圍後,立刻說服了晁蓋,然後開始拉隊伍——吳用很快就去找了當地豪傑阮氏三雄。

這說明了什麼呢?第一,吳用本人由於知識分子特性,信息渠道比一般人要高得多,所以他知道有生辰綱來。第二,由於常年在社會摸爬滾打,吳用的江湖經驗非常豐富,捕頭雷橫,保正晁蓋,地方豪傑三阮,吳用與之相處均能做到遊刃有餘。最後,吳用極其能夠洞察人心,晁蓋的野心、三阮的膽氣,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這裏還有一個細節:無論是劉唐、雷橫、晁蓋還是三阮,對待吳用都有一些恭敬,說話客套三分。這實際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常態:自科舉制之後,中國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於讀書人,哪怕就是識字者,都有些敬重。

這實際就是吳用這類人的天然優勢之一:號召力和影響力。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吳用這類人:讀過書,有一定政治野心;不入流,對儒家學說不盲信,對社會有怨憤;有信息獲取能力,眼界寬闊,知天下大事;有江湖經驗,能結交三教九流;天然受人尊敬,有一定號召力;自身八面玲瓏,能洞察人心……

這麼一類人,凝聚一些狠人,幹些“世道不容之事”,並不困難。可以拿洪秀全類比,洪秀全在正式起事前,其乾的事情和吳用也有些類似。

在之後吳用處理很多事情的方式上,都有着濃厚的江湖色彩。吳用在剛上梁山時,很快就看出林沖和王倫之間的齟齬,其不動聲色拱火,智激林沖,使得他們火併,自身得漁翁之利;其坑盧俊義上山時,扮算卦道人,用題反詩的方式使得盧俊義遭遇無妄之災,同時散佈盧俊義已經投降梁山的虛假消息,斷其退路;在賺徐寧上山時,吳用也用類似手段。

吳用這些手段,狠辣陰暗,見不得光,難登大雅之堂。這便是吳用“江湖人”的一面。

但也不僅如此,吳用的見多識廣有時候也能幫大忙。如在梁山進攻高唐州時,吳用看出高廉擺的是八卦陣,但因搭配妖術故苦無破解之道,急派李逵和戴宗尋找已經隱居的公孫勝重投梁山,最終靠公孫勝施展五雷天罡正法擊敗高廉。

吳用與宋江

這個情節,邏輯上實際上就有些像朱元璋在戰略迷茫時,採取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並且遵照劉基“先漢後周”之策略,最終一統江南。畢竟,豪傑雖然有膽魄,但在決策上還是需要一些知識分子的幫助,畢竟知識分子掌握更多的信息。

吳用本是個教書先生,爲何帶兵打仗這麼厲害呢? 第2張

當然,吳用這種人,畢竟沒見過大世面,所以在很多大的決策上會失誤。比如在攻打祝家莊時,之前調查不足,導致損兵折將;戰馬龍嶺時,用計失誤,也使梁山人馬折損。小說中雖然有時候會有藝術誇張,讓吳用指揮千軍萬馬,但在歷史上這類小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沒能成就大事,無論是黃巢、李巖還是洪秀全都是如此。最經典的莫過於張作霖了,張作霖還不是知識分子,但也是江湖草莽出身,他能打造奉系江山,但也難以完全察覺日本人的野心,最終被一顆炸彈炸死,事前都沒來得及反擊。李巖也是如此,被李自成忌憚殺害。

吳用之死

不過,吳用也有知識分子的一面,這裏最典型的便是他最後選擇的主公是宋江,而不是老東家晁蓋。而且,儘管用的都是奸猾手段,但吳用最終的結局也是悲壯的——他自盡在宋江的旁邊。

也許,這是江湖客的江湖道義;也許,這是知識分子盡忠報主的信條。又也許,在人性上,這兩者本就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