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晚清政府真的軟弱無能嗎?其實態度開始非常強硬

晚清政府真的軟弱無能嗎?其實態度開始非常強硬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鴉片戰爭之後的清政府軟弱無能,但很少有人知道,從道光皇帝到慈禧太后,他們對外敵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常常令一些主戰派的大臣們都感到膽戰心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就曾發佈過4道對外敵宣戰的詔書,可是由於吏治的腐敗、軍備的鬆弛,以及體制的落後,再強硬的態度也未能支撐起那個搖搖欲墜的晚清政府。

由於林則徐採取了種種禁菸措施,致使英國在中國的重大利益受到了損失,於是開始在上海不斷與清政府製造摩擦,戰火一觸即發。

林則徐的禁菸運動是受到道光皇帝支持的,或者說在禁菸這件事上,道光皇帝實際要比林則徐決心更大。當時,林則徐主張的是禁止,而道光皇帝則主張“除中國大患之源”,也就是說要從根上解決這個問題。

當清軍與英國人在上海交上火以後,林則徐建議道光皇帝應該區別對待,並且留有餘地,但道光皇帝卻立即頒旨,命令與英國停止貿易,對所有英國的船隻,全部進行驅逐。

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正式下詔對英宣戰:“官民人等,人思敵愾,志切同仇,迅贊膚功,懋膺上賞”。可見,道光皇帝的態度不可謂不強硬。

然而,第一次鴉片戰爭並沒有如皇帝所願,最終還是以屈辱結束,並直接導致了1842年8月29日,在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的簽訂,不但割讓了香港島,准許五口通商,還賠款2100萬銀元,開啓了中國割地賠款之先河。

雖說道光皇帝在面對外辱時沒有絲毫的苟且和妥協,但是歷史的真相往往只有結果,而不需要過程。

所以,從此刻開始,這個身穿補丁褲子,一心勵精圖治的道光皇帝便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遭受後人的無情唾棄、口誅筆伐。

晚清政府真的軟弱無能嗎?其實態度開始非常強硬

咸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兒子,登基的時候剛剛20歲,這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一登基就決定爲父報仇。他不但撤換了所有主和派的官員,重新啓用林則徐等主戰派,還在重整朝綱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倡導“防三漸”:一防土木之漸,二防宴安之漸,三防壅蔽之漸。簡言之,就是要防大興土木,防歌舞昇平,防堵塞言論。

爲此,朝野上下一片歡呼,似乎又一次迎來了“千古一帝”。

而咸豐皇帝最令朝野振奮的是,他敢於向洋人開炮。1859年6月25日,英法艦隊向大沽口炮臺進攻,清軍立刻組織還擊,在激戰一晝夜後,英法的13艘軍艦,4艘被擊沉,6艘被擊傷,艦隊司令官何伯的腿被炸斷,英法艦隊掛白旗狼狽而退。

1860年9月9日,英法派代表巴夏在通州與清政府談判,由於這個巴夏就是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口的主要策劃者之一,所以咸豐皇帝非常反感這個人,也不顧什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慣例,下令將其扣留在通州,並傳諭各口岸一律關閉,斷絕貿易準備決戰。

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下詔對英法宣戰:“若再事含容,其何以對天下”,同時還要求“整頓師旅,調集各路馬步諸軍,與之決戰”。

然而,當英法聯軍兵臨城下時,便不顧大臣們的勸阻,天不亮就倉皇出逃了。

在一年零四個月以後,咸豐皇帝不得不吞下這顆惡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不但導致了更大面積的割地和更多的賠款,而且就連150年間無數能工巧匠能夠辛勤汗水建造起來的圓明園也被洗劫一空,付之一炬。而曾經那個躊躇滿志、勵精圖治的咸豐皇帝也命喪熱河,成爲了一箇中國曆史上鮮有地客死他鄉的皇帝。

光緒皇帝是由醇親王奕譞之子。由於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所以由慈禧做主,將醇親王奕譞之子過繼給了同治皇帝,登基成爲了光緒皇帝。

1894年7月25日,甲午戰爭爆發,同樣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並頒佈了對日宣戰的詔書。但是,在這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鬥中,清政府倉皇迎戰,所以導致這場戰鬥最終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

之後,清政府迫與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於1895年4月7日簽訂了又一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並且向日本空前地割地賠款,割讓了遼東半島、臺灣極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還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增開了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爲通商口岸。

光緒痛恨清廷的腐敗,也找出了腐敗的根源是政治體制的問題,於是決定維新變法,可是由於這次變法遭到了慈禧的反對,所以這個維新也不過歷時103天,也稱“百日維新”。

變法失敗之後,光緒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臺,自此成爲一個無枷之囚。

晚清政府真的軟弱無能嗎?其實態度開始非常強硬 第2張

1900年6月21日,軍機大臣榮祿匆匆進宮,向慈禧太后稟報說,各國公使已經聯合決定,“勒令皇太后歸政”,也就是說要逼慈禧退位,實際則是找藉口逼慈禧首先出兵,贏得戰爭的主動。

慈禧在聽到榮祿的稟報後氣急敗壞,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力,這個已逾更年期的女人不顧大臣們的勸阻,以光緒皇帝的名義下詔向十一國列強宣戰,這份詔書被稱爲“對萬國宣戰詔書”。

慈禧太后爲了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以通敵的罪名,殺掉了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吏部左侍郎許景澄、太常寺卿袁昶等五位反對宣戰的大臣,而且都是“斬立決”。

可是,在八國聯軍攻陷天津,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的時候,慈禧太后又一改“對萬國宣戰”的威風,挾持光緒皇帝,一路逃到了西安。

爲了與“諸國”和好,慈禧又毫不留情地令主張宣戰的莊親王載勳自盡,追奪了已故大學士剛毅的原官,對山西巡撫毓賢就地正法,還有一大批主張宣戰的王公大臣都被斬監後,也就是說要讓他們隨時爲“和談”犧牲。

驚慌失措的慈禧還用諂媚的語言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既然慈禧主動提出來了,那麼列強們在之後的談判中就放心大膽地獅子大開口了,這就是最爲喪權辱國、瓜分中國狂潮的《辛丑條約》。

清廷雖然能積極備戰,堅決迎戰,但每一場戰爭都被現實狠狠打臉,最後竟變成任人宰割。4次對列強宣戰,換來的竟是近50個不平等條約。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慘敗,一次比一次大的損失,一次比一次痛心的屈辱,許多歷史學家卻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

因爲從歷史的結果看,我們總是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執政者的身上,但如果我們都認真地閱讀一遍晚清歷史,就會發現從道光、咸豐、同治到光緒,沒有一個皇帝不想勵精圖治,不想讓大清的江山萬古長青。

還有那些大臣們,不管是主戰的,還是主和的,他們也都是站在朝廷利益的立場出發,沒有任何一個有證據證明任何一個朝臣存在通敵叛國的情況,包括曾國藩、左宗棠、駱秉章、張之洞、李鴻章等一大批名臣良將都來自晚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加速了清廷的滅亡呢?我們要想研究透中國近代史,就需要首先把晚清衰敗的原因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