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因爲醫療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匱乏,人們的壽命普遍很短,年齡超過一百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和大家一起分享。

長壽幾乎是每個人的追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等強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用靈丹妙藥,以求長生。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中說夏、商時期18歲;周、秦大約爲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爲35歲;新中國成立後,據調查1957年我國人民平均壽命已提高到57歲,到1981年爲68歲,1985年爲68.97歲,其中,男性爲66.96,女性爲70.98歲。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時期陳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爲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爲李姓始祖。曾被奉爲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李耳出生於大約公元前571年,約公元前471年去世。享年101歲。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第2張

沈子木,字汝南,號玉陽,沈應登長子。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進士,歷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右都御史。卒贈兵部尚書,諡‘恭靖’。湖州府明代中晚期第二家“三世進士”之家。沈子木,子沈儆焞、沈儆炌,孫沈允培三世四進士。沈子木生於公元1508年,卒於公元1609年,享年102歲。

吳大成,少年聰明好學,喜歡尋師問道,曾師從陳景肅於仙人峯。紹興中期,時年19的大成以文行與薛京、鄭柔、楊耿等被選入太學。在學期間,大成曾被朝廷差遣任事。他不投時好,不阿權貴,又敢於抨擊當權者投降賣國行徑,因而得罪於奸臣秦檜。後陳景肅在湖州知事任上被秦檜罷黜還鄉,大成與楊耿、薛京諸友也乞歸省回籍,隨陳景肅講學於漸山石屏書院,潛心研讀理學,辨訂經籍。每有閒暇,大成與師友“興來拍案共吟,煮醪同酌;閒去江潭垂釣,林樹揮斤,悅桑麻之逸興,樂泉石之幽情”。大成身處江湖,心存社稷,關心國家民族之命運,冀望有朝一日能被朝廷起用,以施展其才略。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病亡。翌年,景肅回朝任知制誥,大成、鄭柔也重回太學。乾道年間,大成以太學生授秀州司理參軍,後歷任江浙,且曾奉檄湖湘。他雖廉潔奉公,但因始終堅持民族氣節,力主抗戰,抨擊秦奸餘黨、繼任丞相湯思退的賣國投降政策,而受到“言侵時相”之咎而“落第歸鄉”。自此隱居梅洲,教子讀書,率僮耕釣,怡然自樂。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丁亥某夜,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壽逾期頤。享年102歲。後人敬慕陳景肅、吳大成、楊耿、薛京等七人的高風亮節,尊稱爲“漸山七賢”。

詹星斗,品行端方,居家孝友,屢試皆屈,而志不挫。年八十七始補弟子員,壽屆百齡,請旌。恩加國子監學正銜,兼賚宮錦,以彰人瑞。生於1653年,卒於1754年,享年102歲。

黃增慶,字邦緯,號壽亭。生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逝於咸豐四年(1854年)。咸豐二年(1852年)被皇帝欽授國子監司業(正六品)。黃增慶享壽103歲,後來朝廷爲了嘉勵他,敕建“百歲京堂”牌坊。

謝啓祚,一生讀書追求功名,直到94歲方考上舉人。但他仍不滿足,還繼續上京考試.碰巧當時乾隆皇帝準備做80歲大壽,要在翰林院中挑選一個九十歲以上的老臣,在壽誕中點燃壽燭。因翰林院任職的一般要進士出身,九十歲還在翰林院是非常少有的。於是只好在舉人中找尋,然後再授予翰林院官職。結果謝啓祚被選中,獲賜封翰林院檢討一職。生於1693,卒於1797,享年105歲。

胡東漸字向若,號懷南,胡氏第九世祖,胡來貢之孫,明末著名清官。官至提督操江巡撫、南京督察院右僉都御史,人稱胡都堂。胡東漸自幼聰穎,沉默寡言,下筆爲文則出語驚人。17歲時赴童、歲、科考均列前茅,獲縣、府、院三試第一。明萬曆十八年中舉人,萬曆二十二年取爲進士。初授廣平府司理,掌刑獄訴訟。他秉公執法,使境內弊絕風清,秩序井然,不久升任戶部浙江司主事,主理賦徭財稅,一絲不染,清廉有聲。曾主典四川武科考試,恪守法規,盡收三川奇異之士;又調至吏部,從事文選主持、選調官員事務,因杜絕私情,剛正不阿,故常與上官發生牴觸。崇禎四年五月十九日去世。享年106歲。

葉法善,字道元, 號太素、羅浮真人,浙江省松陽縣古市鎮人。唐朝道教符籙派茅山宗天師 ,歙州刺史葉慧明之子。好古學文,詩書禮樂,精研周易,耽味老莊。師從天台茅君、青城趙元陽與嵩山韋善俊,傳習符籙,厭劾鬼神。 一生經歷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發揚道教音樂,傳承道家法脈,抑制佛家傳播深得尊寵,累授金紫光祿大夫、員外鴻臚卿,冊封越國公、景龍觀主,加號“元真護國天師”,建設“淳和仙府”。開元十年(722年)去世,時年107歲

林文俊字汝英,號方齋,“忠義林家”後裔。明正德六年登進士第,改庶吉士,授編修,擢春坊善贊。他曾兩次主持會試,一度主持武試,精心閱卷,選拔賢才,所得人才稱最盛。嘉靖九年南京國子監祭酒出缺,三次人選皆不合皇帝意。後以文俊薦之,帝準。命校《二十史》,數月即告竣。嘉靖十一年改北京國子監祭酒,兼經筵講官;十三年升南京禮部侍郎;次年改吏部侍郎,代行尚書職。嘉靖十五年病疽不治,卒後明皇帝特諡“文修”賜葬、賜祭。其文章醇雅雋永,詩亦從容恬適,文如其人。著有《方齋存稿》十卷,收入《四庫全書》。林文俊生於1427年卒於1536年,享年110歲

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或普州崇龕(今安徽省渦陽縣義門鎮)人。唐懿宗鹹通十二年即871年十月十日生,四五歲時,在渦水岸邊遊戲玩耍,有青衣老婦給他哺乳,從這以後陳摶日益聰明穎悟。 長大後,他讀經史百家,一見成誦,一點都不會忘記,以詩著名。後唐清泰二年,陳摶就前往棲居在那裏。在那兒陳摶服氣辟穀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飲幾杯酒而已。 後陳摶移居華山雲臺觀,又再次移居少華山石洞中。 每當他睡覺時,多是一百多天不醒。端拱二年秋七月,石室鑿成,陳摶親自寫幾百言作爲奏表,奏表大略說:“我氣數將盡,聖朝難以依戀,隨後將在這個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峯下張超谷中。” 後果然如期仙世,經過七天四肢身體還有餘溫。當時有五種顏色的彩雲掩蓋堵塞洞口,經月不散。陳摶生於871卒於989年,享年119歲。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第3張

慧安,隋末唐初僧人。俗姓衛,隋大業中因開通濟渠,強徵民丁,飢者甚衆,慧安廣施財物,救濟貧窮受苦之人。隋煬帝聽說此事便要召見他,他避而不見,潛入太和山,到衡嶽寺去做頭陀。 其後,慧安遊蘄州(今湖北蘄春),止於終南山。永淳二年,唐高宗爲其造招提寺。 後來,慧安返回湖北,入玉泉寺。當時神秀禪師逝世,衆僧請慧安主持玉泉寺,慧安不從。後歸嵩山嵩嶽寺。弟子都非常尊敬他。唐神龍二年,他被詔入宮廷,武則天派人把他迎到長安講經說法。武則天問他:“大師多少歲了?”慧安說:“不知道”武則天又問:“怎麼會不知道?”他回答說:“死生之身,若循環無端,焉用記?何況此心流注,中間無聞無見。若有起滅,乃妄想耳。從初時至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之可記嚴?”三年後辭歸,不久圓寂。慧安在世128個春秋。當時人尊他爲“老安國師。”

石泰號翠玄子(源於《龍虎經》:雄陽翠玄水,雌陰者黃金。)。北宋末南宋初常州(今屬江蘇)人。以縫紉爲業,自稱“素慕真宗,遍遊勝境,參傳正法,願以濟世爲心”。師從張伯端學習金丹大道,後救濟貧弱,傳道於薛道光。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公元1158)仙逝,世壽137歲。後至元朝,北派傳人趙友欽於芝山村肆遇石泰得受南派正傳。 南宗第二代傳人,世稱“南五祖”之二。

孫思邈,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爲“藥王”。西魏大統七年即541年,孫思邈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永淳元年即682年,與世長辭。享年142歲

盤點歷史上十四位百歲老人,他們究竟有多長壽? 第4張

張三丰字君寶,號三豐。先世爲江西龍虎山人,故嘗自稱爲天師後裔。祖父裕賢公,學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遂攜本支眷屬,徙遼陽懿州。 道號三豐,宋末元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民族英雄 、內家拳始祖、太極拳始祖、武學泰山北斗、龍行書法始祖。張三丰集各派絕學於一身,對抗元朝、打擊賊寇,在武林聲名顯赫。丹道上,完成煉虛合道修持,形神俱妙 。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坎下村張氏族人後遷至遼東,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爲師。 永樂十四年即1416年,朱棣怒斥胡廣尋三豐不力,胡廣再訪武當,於武當祈禱,望三豐先生能念其誠苦應詔回京,終見三豐。清雍正初年(1723年),有汪夢九先生曾遇張三丰真人多示其教,此時三豐應有幾百歲了(野史)。張三丰爲武當派開山祖師 ,也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 ,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歷代統治者對張三丰尊崇有加 。元惠宗(1320年5月25日出生)敕封“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爲“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爲“清虛元妙真君”;明熹宗封號“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年,沒人知道,比較統一的看法是生於1247年,卒於1464年。享年2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