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于謙爲什麼會遭人嫉恨?他最後爲何含冤遇害?

于謙爲什麼會遭人嫉恨?他最後爲何含冤遇害?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是明朝著名大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變時,曾領導北京保衛戰,拯救大明朝的危機。這樣一位民族英雄,最後卻含冤遇害,爲什麼會這樣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在也先的率領下大舉進犯,明英宗在權閹王振慫恿下準備親征。時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謙極力勸阻,明英宗不聽。于謙被留下主持兵部,守衛北京。

隨即發生了“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朝中一片混亂,人心惶惶。侍講徐珵(即徐有貞)認爲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避難。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

于謙的抗戰主張,得到了一些愛國官員的支持,也得到了受命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的肯定。於是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京師防禦。也先的瓦剌大軍即將到來,朝中沒有皇帝,太子又年幼,大臣們就請皇太后立郕王爲皇帝,郕王再三推辭。于謙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爲國家考慮,不是爲個人打算。”郕王這才答應。這年九月,郕王即位,他就是明代宗。被俘的英宗被尊爲太上皇。

于謙爲什麼會遭人嫉恨?他最後爲何含冤遇害?

十月,也先的大軍兵臨北京城下。于謙臨危不亂,組織軍民保衛京師。大將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于謙說:“爲什麼向敵人示弱,這樣他們會更加輕視我們。”于謙調遣諸將在九門外擺開陣勢,然後把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

也先見到明軍嚴陣以待,覺得不好對付,就提議和談,代宗沒有答應。也先的部隊進攻德勝門,于謙讓石亨率領神機營設下埋伏,派兵引誘敵人。瓦剌騎兵逼近後,火藥武器一起發射,伏兵也衝出迎擊。百姓們也爬上屋頂,呼喊着用磚石投擲敵人。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敵軍於是撤退。五天後,也先見和談不成,打仗也失敗了,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怕被截斷了歸路,於是退兵而去。于謙調各將追擊,到居庸關纔回來。這就是著名的“北京保衛戰”。戰後論功,朝廷提升于謙爲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但代宗不准許。

英宗被俘一年之後,也先見明朝的邊防在於謙的整頓下日益鞏固,就想講和,提出把太上皇送回來。大臣們商議派使者去迎接,代宗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于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代宗這纔派人去把英宗接了回來。

代宗對於謙非常信任,任用大臣時,一定先問于謙。于謙總是實事求是地回答,沒有隱瞞,也不怕招人怨恨。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不高興的事情,總是拍着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裏!”

于謙爲什麼會遭人嫉恨?他最後爲何含冤遇害? 第2張

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貴、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很多。徐珵(這時改名爲有貞)因爲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對於謙恨得咬牙切齒。石亨本來犯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替他求請,讓他總理營兵,但他因爲懼怕于謙,所以也不喜歡于謙。在北京保衛戰中,石亨的功勞並不比于謙大,卻得到世襲侯爵,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于謙說:“國家多事的時候,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爲大將,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以補益軍隊國家,而只是推薦了我的兒子,這能得到公衆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極力杜絕僥倖,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還有太監曹吉祥等人都一向嫉恨于謙。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等人迎接太上皇恢復了帝位,史稱“奪門之變”。英宗復位後,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

石亨等人誣陷於謙等人制造不軌言論,又謀劃冊立襄王,他們唆使科道官上奏。于謙和王文以謀反罪被判處死刑。王文不服,大聲爭辯,于謙笑着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後,英宗有點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師出無名。”英宗就答應了。

這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出崇文門外,就在這座曾經拼死保衛的城池前,這位民族英雄,這位已經六十歲的白髮老人,被斬首示衆了。

于謙爲什麼會遭人嫉恨?他最後爲何含冤遇害? 第3張

在抄家的時候,他們發現于謙“家無餘貨,蕭然僅書籍耳”,只有正屋鎖得緊緊的。打開來看,只有代宗賞賜的蟒袍、劍器等物,並無一點金銀財寶。

于謙遇害那天,陰雲密佈,京城百姓無不失聲痛哭。史載:“行路嗟嘆,天下冤之!”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帶着酒去祭奠于謙,放聲痛哭。曹吉祥生氣了,毒打了他一頓。第二天,他還是依舊去灑酒祭奠。

都督同知陳逵被于謙的忠義感動,收斂了他的屍體。一年後,于謙的養子於康把他葬在了杭州西湖南面的三臺山下。後人把于謙和抗金英雄岳飛並稱,明末忠臣張煌言有詩:“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于謙是明代傑出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光明磊落,正直不阿,正如他在《石灰吟》裏所寫的那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英雄含冤而逝,但他的英名將永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