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李世民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開創了貞觀之治,爲唐朝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重要基礎。然而在對外開疆拓土時,他只是重創了高句麗,沒能徹底將其消滅,這是爲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縱觀李世民的一生,其一手開創的貞觀之治堪稱煌煌盛世,史書評讚道“振古以來,未之有也”,在軍事上,李世民領導下的唐軍“大誅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渾,平高昌,滅焉耆,皆俘其王”,突厥、吐谷渾、高昌等區域皆被平定,四夷紛紛俯首稱臣。

在盛世之下,高麗問題一直是李世民的心頭之患,他率唐軍御駕親征都沒有使其徹底臣服,這成爲了他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高麗問題爲何難以解決,這個地方又是怎樣成爲李世民的“滑鐵盧”的?背後原因值得考究探析。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01.高麗問題的由來

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唐朝東部邊陲有個名叫扶余人的少數民族建立了一個政權,這個政權被稱爲“高麗”,又叫“高句驪”,它主要處在朝鮮半島的北部與中部地區,根據《後漢書》記載,高麗“其人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該地民風具有明顯的尚武好鬥習氣。

兩漢及魏晉時期,高麗一直以藩屬國的身份向中原王朝臣貢,但由於中原王朝處在動盪與更替之中,高麗政權漸漸表現出了離心傾向。在隋朝兼併陳的歷史時期,高麗臣民也沒閒着,他們“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入寇遼西,南征新羅、百濟”,新羅、百濟的一些領土被高麗吞併,其綜合實力得到大大增強,自此不再履行藩屬國的義務。

隨着隋朝兼併陳漸成定局,隋文帝楊堅得以騰開手,他抽調南部戰場的部分兵力,外加中央政府在民間的徵兵,組成一支三十萬大軍的隊伍,浩浩蕩蕩向高麗開撥,但由於遭遇瘟疫,還沒來得及正式開戰,大部分隋軍便因病而亡,隋文帝只好放棄。

據《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一》記載,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楊廣親率一百餘萬士兵,分水陸兩線征討高麗,但“高麗兵乘高擊之”,由於作戰位置不佔優勢,“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衆”,水軍損失巨大。

又據史書記載“大業八年……初,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三十多萬隋軍與高麗軍作戰後僅剩不到三千人,戰爭的殘酷程度可想而知,這與隋煬帝指揮失誤有着莫大的關係。

按照史料統計,隋煬帝先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征討高麗的戰爭,但均以慘敗告終,高麗政權自此徹底顛覆了中原王朝的宗主國地位。根據《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九》記載,“武德二年,遣使來朝,四年,又遣使朝貢”,李淵時期,迫於李唐的軍事壓力,高麗曾兩次派使臣進貢。

但高麗並不是誠心歸順於李唐,根據《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五》記載,高麗臣民“乃築長城千里,東北首扶餘,西南屬之海”,對唐朝表現出了明顯的防備心理。

在高麗問題上,李淵曾表示:“名實之間,理須相副……此亦何臣之有,何必令其稱臣”,他認爲並不能讓高麗徹底服帖於中央政府,通過強制手段使其稱臣只不過流於表面,還不如就此放棄。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第2張

而李世民則指出:“高麗所居本四郡”,他認爲高麗的大部分區域早在漢朝時期便是四郡之地,歸中央政府管轄,唐朝應該收復這些地區。

02.李世民御駕親征

在李世民主政初期和中期,爲了積蓄國力,國家普遍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外主要經營西北地區,對處在東北邊陲的高麗則採取維持現狀的懷柔政策。當時的朝鮮半島還存在新羅、百濟兩個政權,它們的勢力比較小,高麗經常打壓、侵略它們,但由於三個政權都能老老實實的遵守藩屬國義務,所以唐朝政府往往對三方間的紛爭視而不見,只要它們不影響李唐百姓的安寧生活就行。

而到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時,情況有所改變,根據《資治通鑑·唐紀·卷一百九十七》記載,“新羅遣使言百濟攻取其國四十餘城,復與高麗連兵,謀絕新羅入朝之路”,百濟不但攻佔了新羅大部分領土,而且還和高麗的軍隊聯合,雙方共同阻斷了新羅向唐政府的朝貢之路,這明顯是在挑戰李唐的宗主國權威。

面對撲面而來的挑釁,李世民派人向高麗下詔:“新羅委質國家,朝貢不乏,爾與百濟各宜戢兵,若更攻之,明年發兵擊爾國矣”,這是一份嚴正的外交聲明,若高麗與百濟不停止對新羅的進攻並繼續阻斷朝貢之路,李唐宗主國將出兵征討,直接以武力解決問題!

在詔書壓力下,高麗不僅沒有收斂以前的行爲,反而變本加厲,繼續聯合百濟對新羅發動戰爭,而且還派使臣勸說漠北薛延陀汗國進行反抗,李唐東北邊陲潛藏着巨大的危機。得知情況後的李世民大怒道:“違我詔命、侵暴鄰國,不可不伐”,朝廷正式決定訴諸武力。

由上述梳理我們可以看出:高麗違抗詔命是引發李唐出兵討伐的導火線。在對待唐周邊政權問題上,李世民曾在朝堂上對羣臣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主張以平等方式對待周邊少數民族政權,西北部族在唐開明政策的影響下紛紛臣服。

各區首領不斷前往長安朝拜皇帝,李世民被擁戴爲“天可汗”,李唐的光輝形象就此樹立起來。高麗的主動挑釁無疑是在抹黑李唐的光輝形象,爲消除負面影響,出兵就成爲合理的選擇。

據《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五》記載,李世民曾對羣臣分析道:“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他認爲天下已定,唐朝應該考慮解決東部邊陲的問題,從而消除後世子孫的憂慮,爲此他想御駕親征。

大臣們紛紛勸諫李世民慎重考慮,他依然選擇親赴疆場。根據《舊唐書·本紀·卷三》記載,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親統六軍發洛陽,卯,詔皇太子留定州監國”,他把皇太子留在定州監國,自己則率軍親征高麗。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第3張

李世民親征高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由於前期的苦心經營,李唐西北各部族基本歸順,邊疆地區獲得了安寧,國內民力也基本上恢復好了,此時攻打高麗具備充分的內外條件,第二,高麗竟敢對他的詔書置若罔聞,這讓身爲“天可汗”的他顏面掃地,如果不親自前往平定,以後將很難在其他藩臣中樹立威信。

第三,儘管高麗氣焰囂張,可它畢竟是個小國,其實力與大唐不可同日而語,李世民有近乎百分之百的把握將其一舉滅掉。

03.高麗之戰的過程

經過精心準備後,李世民親率長孫無忌、李世勣等將領,兵分水陸兩線進軍高麗。李世民在慰問受傷將士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令自己大爲滿意的情況:有部分士兵是志願參軍,他們“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由此可以看出:李唐出兵征伐高麗具備堅實的民意基礎。

李世勣率軍渡過遼水正式進入高麗境內時,高麗臣民恐懼萬分,“城邑皆閉門自守”,他們採取了以防守爲主的作戰策略,唐將張儉率兵作前鋒,在攻打建安城時“破高麗兵,斬首數千級”,接着李世勣又攻佔了蓋牟城,俘獲高麗士兵兩萬多人,糧食十萬餘石,唐軍的後勤補給問題解決了。

將士們愈戰愈勇,張亮率軍從東萊渡海,準備進攻卑沙城,但卑沙城“四面懸絕,惟西門可上”,於是他適時調整策略,派部下程名振於夜裏兵臨城下,沒過多久唐軍便攻佔了卑沙城,俘獲男女八千餘人。

隨着唐軍的不斷推進,大城池爭奪之戰開始出現,李世勣攻打遼東城時,晝夜不停的派軍出擊,接連進行兩日,士兵們早已睏乏,瞭解李世勣的作戰情況後,李世民直接兵臨遼東城下,“圍其城數百重,鼓譟聲震天地”,恰巧此時又起了南風,李世民便“遣銳卒登衝竿之末……火延燒城中”,很快遼東城便被拿下了。

此次攻城之戰,高麗軍一萬多人被殺,一萬多人被俘,城中還有四萬多的百姓也選擇了歸順,朝廷把遼城改稱爲遼州,李世民首次出戰便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攻打白巖城時,戰鬥異常慘烈,唐右衛大將軍李斯摩被敵軍用弓箭射中,“上親爲之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動”,李世民親自爲李斯摩吮吸傷口瘀血的事情傳遍了軍營,將士們都爲之備受鼓舞,在之後的作戰中表現得更加驍勇。

由於白巖城的戰略位置頗爲重要,高麗烏骨城守將派遣了一萬多名士兵前往支援抵抗唐軍,唐將契苾何親駕鐵騎闖入敵陣衝殺,腰部被敵軍刺傷,但他用衣服捆住傷口堅持繼續作戰,跟隨他的騎兵也奮力殺敵,沒過多久高麗軍便顯露出了敗勢,接着契苾何等一幫李唐兵將又“追奔數十里,斬首千餘級”直到天色變暗才肯停止,白巖城之戰就此結束。

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爲何只是重創沒能將其徹底消滅? 第4張

通過上述戰役梳理我們可以發現:唐軍征討高麗時雖然受到了抵抗,但仍勢如破竹,高麗軍處於明顯的敗勢。一個多月以後,“車駕至遼東,丙辰,至安市城”,李世民駕車趕到了安市城下,這座城要是被攻下,唐軍將直搗高麗都城——平壤,拿下安市城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唐軍的勝利似乎就在眼前。然而,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安市城竟然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04.盛世下的“滑鐵盧”

公元645年六月中旬,李世民率領唐軍包圍了安市城,一場關乎李世民顏面和高麗國國運的決戰正式開始,聽聞前方軍情,高麗政權的最高統治者泉蓋文直接令總督高延壽、高惠真率領十五萬大軍馳援安市城。

面對氣勢洶洶的高麗大軍,李世民“命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不料想高麗軍果真上當,他們“競進乘之,至安市城東南八里,依山而陳”,接着李世民“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唐將李世勣也布起了兵陣,高延壽想要分兵抵禦,無奈軍心已亂,唐軍將領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延壽兵將紛紛潰敗而逃,唐軍斬殺高麗軍兩萬餘人。

高延壽會集剩餘兵將,準備依靠山地險要地勢作垂死掙扎,李世民率軍包圍,長孫無忌令手下拆橋斷其歸路,見大勢已去,高延壽只好率三萬六千八百人投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經此一戰,唐軍繳獲了戰馬五萬餘匹,耕牛五萬多頭,士兵作戰鐵甲一萬餘領,戰果頗爲豐碩,但安市城依舊沒有被攻取。

唐軍圍攻了安市城一個多月,仍然沒有成功,據《資治通鑑·唐紀·卷一百九十八》記載,唐將李世勣憤然提出“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安市城的百姓聽聞消息以後,紛紛投軍守城,城中自此全民皆兵。

唐軍再度攻城時,遭受了高麗軍更爲頑固的抵抗,雙方僵持不下,轉眼間到了深秋,天氣漸漸寒冷,“草枯冰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由於擔心天寒後草木枯死,戰馬缺少草料,再加上軍糧也快要吃完,李世民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在退兵之前,李世民依然不死心,他想做最後的努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唐軍全體將士在城外築起了一座比安市城還要高的土山,在土山上的唐軍居高臨下,城內景象盡收眼底,勝利近在咫尺,不料天不遂人願,這座土山被高麗軍的敢死隊乘機佔領了,唐軍多次進攻都沒有收復失地,眼看着冬季將要來臨,唐軍只好撤退。

儘管取得了豐碩的戰果,但高麗依然沒有被徹底拿下,李世民滿懷信心而來,最終心懷遺憾而歸,他只得嘆息道:“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從此以後李世民再也沒有徵伐過高麗,安市城成爲了他永遠的“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