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從周朝到清朝對府的規定是怎樣的?

揭祕:從周朝到清朝對府的規定是怎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像電視劇和我們今天很多人家門口用的府字,在明清就沒有幾個人用過。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禮儀制度催生牌匾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因爲古人覺得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分清楚尊卑大小,這樣纔會充滿秩序。對於一個古代國家來說,人口雖然只有數千萬或者數百萬,但這些以數百人或者數千人的形式分散在中國各地,讓朝廷管理起來十分困難,所以禮儀下面的秩序對於每一個朝代來說都十分重要,它從創造出來就被每一個朝代所繼承。

周朝是最先以文字法律形式記載禮儀制度的中國朝代。據說周公旦親自策劃了對於人們衣食住行的詳細規定,就像當時的周天子吃飯要用九個鼎,諸侯吃飯只能用七個鼎,大夫吃飯只能用三個鼎,到了士這最後的貴族階層只能用一個鼎,普通貧民更是連一個鼎都不能用,違反規則就要被抓起來,按照法律進行相應的懲罰。

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很細,細到能夠規定你必須按照你的身份穿什麼材料的衣服,顏色也不能進行超越,像每一個人家裏的住房也是一樣,等級越高的人,享受到的房間越多,明清皇帝的皇城裏面能夠擁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房間,但是普通人可能只有幾個房間就很不錯了,細到你家裏的臺階只能設置幾層,到底是用大理石還是用普通石頭都不能違反,像每個人家中的牌匾門戶更是有着嚴格的規定。

從周朝到清朝對於府的規定

近幾年大家受到影視文化的影響,看見許多明清電視劇之中,只要是稍微有一些錢的人,家門口就會掛着什麼什麼府的招牌。這些看起來習以爲常的概念其實是錯的,整個明清兩朝估計都沒有幾個人敢用府這個字。

“府”

這個字使用在家門口牌匾上的規定最早是出自於周朝的天官書,那裏面說百官所居曰府,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周朝只有當官的人家裏大門口才能掛府字,其他人無論你再有錢那都是不行的。和後面的朝代相比,周朝對於

“府”

字的使用範圍還是比較寬鬆的。

揭祕:從周朝到清朝對府的規定是怎樣的?

到了唐朝宋朝以後,對於

“府”字

的使用範圍就開始嚴格規定了,唐宋時代,只有被封王封侯或者朝廷宰相家門口的牌匾上面才能寫府字。有人要問,那其他人家裏的牌匾上面寫什麼呢?當時除去皇帝居住的地方叫宮,王爺,侯爺,宰相家裏叫府以爲,普通官員從九品到一品大員都叫做宅,而

老百姓就只能叫做家了,所以我們普通人只能說想家和回家其實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這個人有些獨裁的愛好,在整個明朝276年,對於府的使用範圍是完全限制死了,只有朱元璋的後代才能在家門口牌匾上寫府這個字,所以整個明朝只有一個朱府。而對於像明朝中後期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這樣的宰相級人物都只能說是張宅。如果越級使用就會被明朝的言官彈劾,輕則扣除一年俸祿,重則丟掉自己的烏紗帽。

揭祕:從周朝到清朝對府的規定是怎樣的? 第2張

清朝建立之後基本上延續了明朝的制度,只是在府的使用範圍上面發生了一些變化,府字在清朝也變成了王公貴族的專屬品,在當時只有像八旗中的王侯,家裏面才能使用府字,這個王還必須是郡王以上的王,像貝子貝勒就只能使用

“第”

這個字了。

門第這個說法其實就是從清朝開始流傳開來的,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他們這些漢人大臣,功勞雖然比哪些八旗王爺高很多,但自己家裏還是隻能稱

“宅”

,今天我們看見許多李鴻章故居上面掛着

李府這個

牌匾,一看就是不懂歷史文化,不尊重清朝國情的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