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百姓用的火摺子,爲什麼一吹就燃呢?

古代百姓用的火摺子,爲什麼一吹就燃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逢清明節,大家都會回到家鄉爲逝去的親人燒送紙錢,會遇到草紙疊太厚就燒不透的問題,這時候用木棍翻一翻,草紙就又燃燒起來了,那麼古代的火摺子也是這個原理。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百姓用的火摺子,爲什麼一吹就燃呢?

在南北朝時期,皇宮中的侍女發明了一種新的取火工具,這就是火摺子,火摺子能直接存儲的火源,並且火摺子並不是一次性的取火工具,它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很多次重複使用,特別適合在野外取火,如行軍打仗中燒火做飯。

古代百姓用的火摺子,爲什麼一吹就燃呢? 第2張

那火摺子具體是怎麼做的呢?其實製造方法也很簡單。在製造火摺子前,先要準備好粗糙的土紙、棉花、硫磺、磷、竹筒等物品,再將土紙按照竹筒的比例裁剪下來。接着,將棉花、硫磺、磷等材料放入土紙中,將土紙捲成竹筒般粗細,鬆緊度適中,然後插進竹筒中。最後,用火點燃土紙後,再將它吹滅。

火摺子便於攜帶,而且想用就吹,能夠說古代的火摺子簡直就是在夜黑風高的晚上殺人越貨幹壞事的必備神器了。火摺子的原理在物理學上就是“復燃”,指的就是已經焚燒的東西由於缺氧而處在一種半燃半滅的狀況,當遇到氧氣後便會重新焚燒起來。通過控制氧氣的濃度進而控制焚燒程度,直到今日,這項原理也仍然被廣泛選用,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