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宋朝才大量普及鐵鍋,在這之前百姓如何做飯?

宋朝才大量普及鐵鍋,在這之前百姓如何做飯?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家家戶戶都備着、每天做飯都必須用到的鐵鍋,是在宋朝時期才大量普及的。宋朝之前,古代老百姓是怎麼做飯的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不用爲古人擔憂,咱們老祖宗很聰明,這種生活上的小問題,早就得到了解決。

先明確一點,雖然宋朝時才普及鐵鍋,但鐵鍋卻出現得很早。通過對古代出土文物的鑑定,專家們發現早在西周末年,中國人就開始大規模冶煉鐵器並將其運用到生產生活中了。

戰國中期以後,鐵製的工具逐漸取代傳統的銅製工具,鍊鐵技術也不斷提高,鐵器遍佈七國,其類型主要有兵器、農具、手工具及雜器,例如錛、鑿、錐、錘、刮刀、削、鉤、針、鋸、斧等等,還傳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

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做出少量鐵製鍋具實屬正常。但應該只出現在上層社會,屬於奢侈品,進入不了千家百戶。

到宋朝時期,鍊鐵技術再一次進步、產鐵量大增,年產量最高時達到800萬斤,雖然還是不能和現代相比,但已經可以笑傲其它朝代了。

充足的產鐵量,使得產出的鐵在滿足武器鎧甲、錢幣佛像等用途之外,還有多餘的能夠用來製作炊具,鐵鍋終於走入尋常百姓家,中華料理也因此得到極大的發展。

宋朝才大量普及鐵鍋,在這之前百姓如何做飯?

鐵鍋之前,古代還有各式各樣的炊具,爲豐富我們祖先的食譜提供着巨大的助力。

新石器時期,原始人懂得了用火調製食品的方法,但還沒想到或製作出更復雜的工具,一般挖個坑搭個簡易的架子,把食物串在架子上進行烤炙就行。這是最早的燒烤,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爲原始的一種處理食物的方法,代表着從生食到熟食的巨大轉變。

最早的鍋叫“鬲”,陶製,出現的時間和鼎差不多,大約在新石器晚期。形狀也像一隻小鼎,口沿外傾,底部是圓形的,有三隻腳,能用來煮水、做飯。

鬲發展到先秦時期,成了“釜”,就是項羽“破釜沉舟”裏的那個釜,砸破它,就沒辦法做飯了。

釜與鬲略有不同,三隻腳沒了,只有圓底,可直接放在竈臺上,受熱更快。並將向外傾的口改爲向內斂,起到一點保持溫度的作用。以前像只鼎,現在像只罐子,只適合煮、燉、蒸,不適合炒。

當然,那時也還沒有“炒菜”這種在咱們看來最簡單不過的烹調方式。

最早的炒菜,並不是出現於鐵鍋大量普及的宋朝,而是魏晉南北朝,成書於那個時代的《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了兩道炒菜的炒作過程,一道是炒雞蛋,一道是炒鴨子。

大家想,如果沒有鍋,古人怎麼炒?不過,雖然貴族們早就能吃上用油煎、炒出來的菜,但在宋朝之前,並沒有明確的“炒菜”這個概念。

宋朝才大量普及鐵鍋,在這之前百姓如何做飯? 第2張

普通百姓更習慣的是煮,連湯帶水,連菜帶飯香噴噴的,要是有條件加幾塊肉進去,那就更是種享受。

如果不加米飯,只往鍋裏放菜的原料,加一定量的水,用溫火煮熟,最後勾芡,那就叫“燴”。

還有一種美食叫“膾”,是指將魚、肉切成薄片,放上佐料生吃。孔子所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裏的膾,就是指這個,生魚片或生肉片。是的,中國吃生魚片的歷史實在太悠久。

另有一種很常見的炊具“甑”,瓦器,古人用來蒸飯,底部有許多透蒸汽的孔格,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現在南方很多地區,都還有用竹子或木頭製成的甑子,蒸出來的米飯粒粒分明,晶瑩可口,還有竹、木的香氣。

商、周時期,隨着冶銅業的發展,青銅類炊具逐漸出現,更方便燉煮。人們發現,將某些植物的根或葉與食物同煮,會有不一樣的味道。煮飯時便有意識地加入這些東西,這就是最初的調味品。

比煮更香的則是“炙”,這可不是原始的燒烤。炙是個象形字,把肉放在火上烤,並加一些調味品,和現代烤肉不差什麼。

由此可見,沒有鐵鍋的時候,古人的選擇也很多,可以用瓦器、陶器、石器、青銅器做飯,可以蒸、煮、燉,還能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烤,再不濟,還可以生吃,比如美味的生魚片。

而鐵鍋出現之後,“炒菜”正式加入中華料理的大家庭,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全民都參與到了美食的研發中,吃貨大國的本能被進一步開發,就連大文豪蘇軾都忍不住手癢造出了“東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