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關於長城的建造爲何有那麼多爭議?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古代關於長城的建造爲何有那麼多爭議?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自修建以來,圍繞長城的爭議一直存在着。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關於長城的爭論主要來自軍事觀念、金融觀念和政治文化。首先,從軍事理念上看,長城是被動的軍事防禦設施,對於有開拓領土慾望的政權來說,它不是首選的軍事計劃。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憑藉一定的軍事實力,更傾向於用進攻的形式,徹底化解軍事威脅,開拓疆域,彰顯威嚴。

中國古代實行“量入爲出”的財政制度,長城的大規模建設將對正常的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影響。也容易引起社會動盪和民衆造反,從根本上威脅政權穩定。中國古代“以內政爲基礎”的政治觀念往往對包括長城在內的所有軍事計劃發出強烈的政治和倫理批評。這種政治觀念認爲,解決國內問題是維護政權的根本措施。孔子提倡“節約資源,愛護他人”,就是這種政治理念的具體體現。

古代關於長城的建造爲何有那麼多爭議?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長城的“反彈效應”,中國古代圍繞長城的爭端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長城畢竟是防禦性的計劃,無法積極徹底化解來自北方民族的威脅,從而使中原之間的戰爭王朝與北方各民族長期對抗。而且,隨着防禦時間的延長,中原王朝軍隊的戰鬥力逐漸下降,長城防禦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長城防禦逐漸陷入被動狀態。這不僅給中原王朝帶來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也給長城邊疆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最終形成了“反彈效應”。

一、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軍事風險區

長城一方面長期保護着中原王朝的“基本盤”,維護了中原王朝的社會穩定和邊疆穩定。另一方面,作爲防禦計劃,長城無法積極徹底解決北方民族的威脅。守軍在長期被動跟進中表現出戰鬥力下降的戰略劣勢。最終,在長城邊疆社會的“反彈效應”下,政權垮臺。因此,對長城作用的評價應放在中國古代社會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多角度客觀分析,避免陷入簡單的肯定或簡單的否定。

長城作爲生態邊界而不是民族邊界,除了北朝長城和金節號是北方各民族的分界線外,其他長城都是漢族與其他民族的分界線,但歷史上並非如此。中原地區農業經濟雖然比較發達,但普通百姓承擔着沉重的稅收和勞力,尤其是北方邊陲人民,勞動力較多,經常受到邊塞戰火的打擊。爲了逃離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北疆的許多漢族人越過長城逃到了草原上。這種現象出現在西漢時期。記載表明,許多漢人越過長城投奔匈奴。

古代關於長城的建造爲何有那麼多爭議?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第2張

二、長城的歷史作用

《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牆千餘里。”

到了明代,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例如,在明代正德年間,在此期間,發生在寧夏鎮興武營的對話也揭示了這一歷史現象:隨着城牆內不斷傳來的聲音,這些部落最初來自寧夏潿洲。逃入草原的漢族人聚集在明長城外,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農業聚落,分佈在山西大同以北南北400多裏、東西1000多裏的廣闊區域。他們將蒙古高原的遊牧經濟模式轉變爲農牧結合的複合經濟模式,促進了明清時期蒙古高原經濟模式的轉變。

古代關於長城的建造爲何有那麼多爭議?其歷史作用是什麼? 第3張

明代東岸長城防禦體系的構建由於長期缺乏海上敵人,元朝以前,中國古代一直缺乏對海洋和領土的軍事管理,軍事重心總是在北方陸地和領土上,而不是東方亞洲海域。元代,戰國時期的日本列島遭遇長期戰亂,於是武裝浪人不斷進入東亞海域,不斷騷擾中國東海岸,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明初。爲解決“倭寇”問題,明朝建國初期,朱元璋開始在東南沿海地區修建各種類似長城的軍事設施,如堡壘、碼頭等,從沿東部沿海地帶由北向南。分散式。主持這次活動的人是明朝開國英雄唐河。唐河依靠的是元末紅軍的一個分支——方國禎的侄子方明謙部落,從海盜起家。在嘉靖年間抵禦“倭寇”的背景下,戚繼光進一步在東南沿海修築邊牆,從而構築了東海岸的長城防禦體系。

結語

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爲了加強防禦,在北方邊境建立了長城防禦體系。明朝在海洋空間開始面臨實質性挑戰後,東部沿海地區也開始建設長城防禦體系。然而,長城並不能完全解決來自北方民族和東方海洋的威脅。相反,它往往會產生“反彈效應”,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和社會動盪,甚至帶來全方位的政治危機。可見,長城不僅在中國古代邊疆社會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記,而且是影響中國古代歷史變遷的重要因素。長城雖然是政權間的界線,但不是民族間的界線;它是一個生態過渡帶的邊界,但卻成爲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們可以克服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