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織錦是中國技術水平最高的絲織物,是絲綢中最美麗的部分。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國織錦始創於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江南地區的權貴們已經開始成批量地使用宋錦。西漢劉向的《說苑》第九卷中有對織錦的相關記載,由此可以窺見姑蘇一帶在兩千五百多年之前就有了織錦的使用記錄。

而錦本身屬於高級絲織品,因其對織造技藝要求甚高,費工費時。成品“其價如金”,故“錦”字以“金”作爲偏旁,不同於其他以“系”作爲偏旁的絲織品。

一、宋代絲織業繁盛的背景

1.偃武修文的政治背景

由於宋代朝廷是通過不流血兵變建立的,統治者防範武將,偏重以文治國,主要威脅來自外部異族勢力的入侵,國家內部相對穩定團結,這種安定的社會環境爲絲織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條件。相比於其他朝代,宋朝對於絲織產品的需求也大於其他朝代。

宋朝還實行過“和買絹”。也就是官府向老百姓預付錢款,等到蠶期後老百姓把織好的絹帛還給官府,不過是有一定“利率”的,老百姓上交的絹帛價值比預購價格要略高。

在初期這種制度很受老百姓歡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絲織業的發展。但是到了後期,隨着繳納絹帛量的增加,“和買”變成了重利刮取,百姓也怨聲載道。

2. 高雅淡泊的文化氛圍

宋朝文化的繁盛完全不次於唐朝,著名學者陳寅恪說過,中華民族文化經歷了千年的演變,在宋朝時期可謂達到巔峯。與唐代濃郁、開放和外向的基調不同,宋朝的格局相對較小且內向,文化更加內斂、內向,色調清新雅緻。

宋朝作爲沒有經過農民戰爭腥風血雨洗禮而建立的朝代,制度也是傾向文治的,對於文官和士人給予相對優厚的待遇和寬鬆的環境。這一時期出現了異彩紛呈的各種哲學思想,程朱理學、陸九淵心學、王

安石氣學等等百家爭鳴。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而宋理學者注重於自我反省和心性修養的理念也影響到了文人畫家,宋朝的山水畫、人物畫等很多都側面反應當時人們的生活和心境。連宋詞都出現李清照這類風格極爲婉約雋永,細膩柔長的詞人,當然,在如此開放的環境下也同樣有相當一批憂國憂民的志士在爲國家存亡和百姓生活擔憂。

此外宋人的服飾也清麗脫俗,古樸雅緻,褪去唐朝奢靡的風格。在這種文化基調下產生的宋錦也展示出與衆不同的面貌。由於偃武修文的政治背景,統治者廣開科舉,對文人也施與種種優待,激起了人們對文化藝術的熱情。上到宮廷中的統治階層,下到市井間的紡織工匠,在各類工藝品中都能體現出婉約清麗的風格。

3. 繁盛一時的商品經濟

宋朝市場經濟比漢唐時期發達很多。首先,宋朝突破裏坊制度,市與坊不再隔絕開來,店鋪和作坊大都沿街林立。其二,不再限制貿易時間,許多店鋪不論風雨寒暑,從白天一直燈火通明到夜晚,在短暫的休息之後便又開始第二天的生意。

由於宋朝市民階層的崛起,城市中店鋪林立,熙熙攘攘,從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可以看到汴河沿岸一派熱鬧的景象,其中與絲綢相關的商業活動也十分活躍,圖中描繪的絲綢商店中設有櫃檯,店外有供休息用的長凳。東京的商戶們向街道敞開門戶,店幌招展,手工業者和小商販們吆喝着招攬着沿路的市民。

這一時期的商路和貿易非常發達,商販們奔走各地採購各地物資,將購得貨物再販售給各地“櫃戶”,再由“櫃戶”零售給店鋪進行售賣。此外,東京的水路交通非常發達,汴河裏大小船隻不斷來往穿梭,帶動了沿岸經濟的發展。

4. 完善成熟的織造技術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踏板織機,這種織機的出現是織造史上一次質的飛躍,實現了用踏板代替手來控制綜片。此後,爲了能夠有規律的織造結構和花色更爲複雜的織物,出現了各種提花織機,通過多綜多躡和束綜提花的配合生產出圖案更加豐富的織物。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第2張

紡織技術發展到宋朝已經高度發達,官營織造機構中聚集着大量工匠和織機,民間絲織業也同樣繁盛,遍佈各地的城鄉。唐朝後期,全國產生的三大絲綢產區,分別是川蜀地區、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至北宋已發展成不分伯仲的三大產區。

靖康二年,汴京被金兵攻破,並俘獲徽、欽二帝,以及皇親國戚三千多人,朝廷財物包括絹帛等等都被搜刮殆盡。導致北方的大批人口不得不逃離故土南下遷移,這使得原本已經物阜民豐的江南地區更加繁榮,工商業也進一步得到發展。

二、宋錦的形成與種類

宋錦源於東吳,形成於宋朝,繁盛於明清,因姑蘇城是其主要出產地,所以也稱“蘇州宋錦”。著名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說法也是從宋朝開始時興。當時的長三角地區物產已豐裕富饒到好似一個碩大殷實的糧倉,所以民間也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南、北宋時期,絲織業重心轉移到了南方,故而江浙一帶成爲當時的絲綢中心。據歷史文獻記載,宋高宗在向南遷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消耗或遺失許多物品.因此急需用大批量高質量的精美織錦來書畫裝裱和製作服飾,因而姑蘇成爲生產這種織錦的主要產地,最後形成一大名錦,即宋錦。

北宋的織錦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和四川。蘇州宋錦指的是宋代發展起來的具有宋代風格的織錦,元明清之後稱爲宋式錦或者仿宋錦,但是統稱爲宋錦。廣義而言,宋錦與同時代的蜀錦同根同源,但因爲產地不同所以名稱自然也不相同。兩宋時期,宋錦在繼承唐代成熟的花鳥畫風格的基礎上進行積極創新,形成了具有宋朝特色的織錦風格。

三、宋錦的發展和繁榮

宋錦的正式出現在兩宋時期,偃武修文的時代背景爲宋錦的萌芽提供較好的歷史條件和機遇。面對外來入侵,朝廷每年需向外邦輸出大量絲綢織錦以及歲幣以換來一段時間的和平穩定。對內採用厚待文官的政策,每年除了給予優厚待遇之外,還會賞賜織錦作爲服裝面料,而宋錦作爲貴族名流身份的象徵物之一。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第3張

每年都能有穩定的產出,且製造技術和紋樣種類也在逐漸豐富。 宋代疆域範圍遠不如唐朝廣袤,偏安一隅的保守態度也使得宋朝少了前朝的兼容幷包與盛世大氣,這段時期的宋錦基本在本土文化的浸染下誕生與發展起來。

在宋朝雅緻秀麗的風貌習染下,宋錦的紋樣和用色也都應和着文人士大夫的審美需求,各種規整嚴謹的幾何形態與惟妙惟肖的動植物形態交相輝映,生動中不乏理性。

宋朝的商品經濟是非常發達和成熟的,熙熙攘攘的集市中日夜燈火通明,人來車往絡繹不絕,商鋪林立吆喝不斷。其中也不乏許多販售絲綢半成品的店鋪,加之發達的水路交通網絡,宋錦得以因此傳播到全國各地,走進老百姓的生活中。

包括宋錦等許多絲織品甚至沿着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至今仍有南宋時期的織錦保留在日本的博物館中。到了元朝,蒙古族統治中原,在橫掃歐亞大陸的過程中接觸到西亞和歐洲的文化。而歐亞大陸的打通也爲文化輸入輸出帶來很大的便利,中西文化的交融滲透在這一時期表達得更爲強烈。

比起路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風光更勝一籌,國內的宋錦等絲綢製品大都通過海路銷往各地,而國外的進口商品也在這一時期大量傳入,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宋錦乃至元朝文化的發展。元朝北方腹地的絲織業早已今非昔比,表現出明顯的頹勢,而江南地區的織錦產業則空前繁榮,尤其以南京和蘇州爲主要代表。

自此以後的織錦分別發展爲兩股潮流:南京作爲其中的一股,繼承了元代縱金錦和妝花緞的特點,結合宋錦的紋樣,形成了雲錦。另一股便是以蘇州爲代表,保留了傳統宋錦的特色。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第4張

四、宋錦的沒落與瀕危

清朝咸豐年間,隨着太平天國起義的發生對社會生產力的破壞。曾經的錦繡之地變成一片廢墟,房舍被毀殆盡,織機流失,工匠九死一生,宋錦織造業受到沉重的打擊。直到 19 世紀八十年代初,江南地區的織機不過三萬臺,不及鼎盛時期的一半。

在戰亂後,地方政府着手恢復並發展經濟,開始逐漸恢復蠶桑絲綢生產並很快的發展起來,但是經過戰亂後的蘇州,以及杭州、江寧等城市,已不復原來的繁華,但是蘇州仍然是絲織業的主要陣地。

到了清朝後期,由於封建王朝江河日下,經濟早已入不敷出。官方織造局早已經無法獨立承擔朝廷大量錦緞需求,不得不採取局織和向民間購買結合的辦法滿足交納所需的數額。尤其在慈禧六十大壽以及同治皇帝大婚這樣的慶典上,江南製造局已經完全無法承擔所需緞匹的供應。

在這樣的情況下,織造局漸漸形同虛設,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再加上內部缺乏管理,織造出的織錦也不復往日光彩。曾經氣勢恢宏、鼎盛一時的江南織造,早已經“機臺塵封、柱傾壁斜、雜草叢生”。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隨着政治的穩定和經濟的逐步復甦,絲織業也在恢復和復興進程中。宋錦這一珍貴遺產也終於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織錦工人被組織到一起開始着力發展生產。生產力明顯落後的人工織機被更換成效率更高的電絲織機,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力,

此外宋錦的品種和紋樣也得到增加豐富。通過成立宋錦生產合作社,一定程度上覆蘇了蘇州宋錦,蘇州織錦廠還成立了專門的組別和科室,開始研究如何提高傳統宋錦織物的生產效率,同時還不斷挖掘宋錦自身的生產潛力,對普通織造機器進行改良,大幅度提高了產量。

宋朝的絲織業爲何會如此繁盛?宋錦是如何形成的? 第5張

但20 世紀末,隨着全國絲織業的蕭條和萎縮,蘇州織錦廠先後倒閉停產,搬遷到蘇州城北。原先的廠址早就成了住宅區,沒有了過去的機杼聲,宋錦的身影也恐怕只能在博物館和史料中才能尋見了。

結語

宋錦起源於宋代,因其主要產於蘇州,所以也常被稱作“蘇州宋錦”。宋錦的發展歷經坎坷,經歷多次興衰。宋錦在宋朝得到快速發展,而到了元朝因諸多禁律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宋錦的發展。明朝時期戰亂紛紛,宋錦的發展有所衰落,許多相關織造技藝和紋樣在這一時期失傳,令人扼腕嘆息。

清康熙年間,宋錦得到恢復發展,進入了繁盛發展的歷史時期。而到清末民初,由於軍閥混戰局勢動盪,宋錦業受到極大衝擊並面臨失傳的局面。新中國成立後,成立了宋錦生產合作社,直到二十世紀末,宋錦企業經歷破產和重組,有的甚至倒閉,宋錦技藝不得不再次面對“技失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