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戰國時期的六國合縱制秦連盟最後爲何會失敗?

戰國時期的六國合縱制秦連盟最後爲何會失敗?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合縱連橫是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秦始皇嬴政以征服者之姿征伐天下,誅伏六王,實現了“六王畢,四海一”,建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秦的統一絕非偶然,自立國以來一路坎坷的秦國也同其他受周分封的諸侯國一樣經歷過大起大落,在滿是泥濘的春秋戰國中步履蹣跚。在西方逐步崛起的秦國終於引來了山東六國的忌憚,“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結果卻是:聚六國之士、九國之師、十倍之地、百萬之衆的合縱聯盟慘敗於倡導連橫的秦,這是爲何呢?

戰國時期的六國合縱制秦連盟最後爲何會失敗?

一、合縱制秦,齊心不一

曾幾何時,蘇秦入燕遊說燕文侯,認爲燕之弱主要是因爲“今趙之攻燕也,發號出令,不至十日而數十萬之軍軍於東垣矣。渡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國都矣。”現在燕弱而趙強,且“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爲蔽其南也”而若要燕存,就必須“與趙從親,天下爲一,則燕國必無患矣”,燕文侯大喜,於是資助蘇秦遊說趙國。

入趙後,蘇秦放下了助燕的心思,“推心置腹”對趙肅侯說:“臣竊以天下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六國爲一,併力西鄉而攻秦,秦必破矣”。這確實爲日益擔憂秦國越來越強的趙肅侯帶來了一劑良藥,就在趙肅侯猶豫之間,蘇秦又來了一劑猛藥:“六國從親以賓秦,則秦甲必不敢出於函谷以害山東矣。如此,則霸王之業成矣”。夢想着滅秦後趙能夠稱霸於諸侯的趙肅侯大喜,於是資助蘇秦以合縱之策遊說其餘山東五國。

世人皆勢利之徒,謀事皆因有利可圖,哪怕一國之君也是如此。蘇秦把握住這一特徵,以“合衆弱以攻一強”遊說其餘五國,這位合縱倡導者以山川地緣、政治姻親等原因爲憑;以成就霸業爲誘餌,意圖借山東六國的合力來抑制西方秦國勢力的擴張,以此挽救和維護原有的均勢。六國國君或爲稱霸、或爲存國,“於是六國從合而併力焉。蘇秦爲從約長,並相六國”。然而蘇秦還是高估了盟約的作用,低估了人心。

二、以橫破縱,從散約敗

戰國時期的六國合縱制秦連盟最後爲何會失敗? 第2張

張儀與蘇秦的故事各方衆說紛紜,疑點頗多,但可據考證的便是:人稱“犀首”的公孫衍,是張儀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此二人是政敵,張儀倡導“橫強”,公孫衍主張“合縱”,本來公孫衍在秦有破魏奪河西之地的功勞,地位自然是要比張儀高的,然而公孫衍受到魏惠王賄賂,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暫時和好之機,進攻別的國家。公孫衍的私心被張儀一語道破,秦惠王被說得如夢初醒,立即起用張儀爲客卿,而公孫衍則遭到排斥,不得不離開秦國。回到魏國的公孫衍爲了提升魏國的影響力,同時打擊鄰居秦國,便想着拉攏其他國家,於是他聯合魏、齊的軍隊大敗趙國。合縱首嘗勝果,引起了秦國的高度警覺,爲拆散合縱聯盟,張儀率秦軍進攻魏國,好不容易好起來一定的魏國又被打敗,不得不屈服於秦。張儀還趁秦惠文王稱王之際與齊、楚兩國的相國會盟,拉攏齊楚,又破壞了公孫衍的合縱策略。

各國相爭當然不能只打嘴仗,於是乎浩浩蕩蕩的合縱大軍陳兵函谷關,儘管在五次合縱攻秦之戰中合縱大軍與秦國皆有勝負,然而聯軍並未傷及秦國根本,反而是“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雖然勝利,但聯軍並未一鼓作氣滅亡秦國,反而在秦惠文王運用割地、賠款、聯盟等一系列手段瓦解了聯盟。而第四次合縱攻秦之戰的勝利,也只是爲列國取得了一些苟延殘喘的時間,此戰並沒有削弱秦國戰力,亦不能逆轉列國覆滅的結局。秦王嬴政親政後,採用李斯“滅諸侯,成帝業”、“數年之中盡兼天下”的建議,加快了將列國逐個擊破的步伐,不給各國再次聯合行動的機會,合縱戰略至此破滅。

三、居心叵測,合縱難成

按照蘇秦的設想,“合縱”,即“合衆弱以攻一強”,是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阻止強國兼併的策略,實踐便是舉六國合力以抗秦。就後世眼光來看,蘇秦的合縱理論不僅僅是一種認知體系,而且是一套行動綱領,提出了一套遏制秦國、維持均勢的方法,即以聯盟戰略、憑藉山東六國的合力抑制秦國勢力的擴張,以此挽救和維護原有的均勢。行動方案有兩個,其一是以攻爲守,六國聯合起來,主動進攻,突破函谷關,深入秦國腹地;其二是當六國中任何一國遭到秦國攻擊時,其他五國絕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羣起救助。在蘇秦看來,將六國通過地域、血緣聯繫起來的山東六國自然鐵板一塊,能有效抵禦秦國。

戰國時期的六國合縱制秦連盟最後爲何會失敗? 第3張

但可惜的是,相比之下張儀更懂得人心,合縱六國,自然是因爲秦國對六國的威脅極大,因此合縱盟約才能成,但反過來,如何秦國的威脅減小了,那本就脆弱的聯盟不就難以維持嗎?於是張儀能以地域遊說離秦較遠的齊、燕放下警惕,又與縱長楚國聯姻盟好,三晉不足爲慮,蘇秦苦心經營的合縱聯盟就這樣被張儀的連橫、范雎的遠交近攻逐個擊破,蘇秦的設想最終失敗。

秦滅六國,代表着合縱輸給了連橫,但真的是這樣嗎?若是山東六國始終“合從締交,相與爲一”,一直將合縱策略貫徹下去,憑藉六國志士、十倍人口、百餘兵甲,秦國與連橫又怎能勝利呢?說到底,再好的策略不過只是輔助手段,輸的不是合縱大策,而是人心,中原各國合縱攻秦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只顧暫時利益而不能建立牢固的聯合,所謂的聯軍在秦軍面前也不堪一擊,還未交戰士氣全無,一戰既潰。由此可見,秦的勝利並不單是連橫的勝利,因爲對秦始皇一統天下提供最有利支持的是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弱國無外交”,只有自身實力夠強,才能掌握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