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武則天好不容易篡唐建立武周,爲何晚年時期決定還政於唐?

武則天好不容易篡唐建立武周,爲何晚年時期決定還政於唐?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與唐高宗並稱“二聖”。她自立爲帝,建立武周政權,晚年時期卻還政於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七十四歲的武則天誅殺酷吏來俊臣,這一事件標誌着武則天放棄了長達十四年的酷吏政治。

聖曆元年(698),在狄仁傑、吉頊、張昌宗、張易之等人的勸說下,武則天決定立李顯爲太子。並讓李顯、李旦、太平公主與武攸暨、武三思等武氏諸王一起盟誓罷鬥。

長安元年(701),武則天回到闊別二十年之久的長安,這一李唐的龍興之地,這一行爲向世人傳達了一個信號,女皇決定還政於唐。

武則天不斷爲酷吏造成的冤假錯案平反昭雪。並且放寬了言路,平民蘇安恆甚至兩次上奏女皇,要求她禪位於太子。要是放在往年,蘇安恆早就見了閻王,而現在,武則天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予以召見並善言撫慰。

武則天兩次路過嵩山,並投下了金簡,乞求三官九府能夠寬恕自己的罪責。

武則天好不容易篡唐建立武周,爲何晚年時期決定還政於唐?

武則天雖然春秋已高,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但因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奉在側,生活變得妙趣橫生。兄弟二人面如蓮花,通曉音律,還擅長道術,人稱二人爲“五郎”、“六郎”。武則天下旨成立奉宸府,召集了一羣文人,整日飲酒作樂,享受着晚年的愜意。

種種跡象表明,武則天晚年一改強悍霸道、心狠手辣的作風,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這是爲什麼呢?

有人說,是因爲武則天任用酷吏,殺了太多的李唐宗室與大臣,老了以後良心發現也開始注重親情,覺得愧對於九泉之下的丈夫高宗李治。所以,一方面放棄酷吏政治,一方面決定還政於李唐。

也有人說,武則天一生經歷了無數次鬥爭,王皇后、長孫無忌、兒子李賢、裴炎、李敬業等等,一一被她打敗,老了以後,她終於厭倦了爭鬥,想與小情人一起享受安樂的晚年。

武則天好不容易篡唐建立武周,爲何晚年時期決定還政於唐? 第2張

我認爲不是這些原因,武則天是一名政治家,雖是女性,但她的水平與歷史上的任何明君相比都不遑多讓。偉大的政治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國泰民安。武則天也不例外。

文明元年(684),武則天臨朝稱制,開始爲自立爲帝做着準備。但以女性成爲皇帝,以李家媳婦的身份篡位,她面臨着兩大困難。朝廷內外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大的軍事反對就出現了兩次,李敬業揚州起兵與大唐宗室起兵。當時武則天面對的重要矛盾是異己者的反對。

爲此,她開告密之風,重用酷吏打擊異己,將刑賞大權收歸己手,將百官控制於股掌之間。加之,武則天僅將打擊範圍控制在文武百官,對低層官吏與百姓並沒有過多的干預,甚至對廣大平民百姓還頒佈了很多好的政策。所以,雖然很多異己官員家破人亡,但統治基礎沒有動搖。也使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武則天並不是暴君。

隨着時間的推移,反對武則天的聲音逐漸銷聲匿跡。但也落下了一些後遺症,出現了兩個新的矛盾:一是李氏與武氏圍繞太子的爭鬥;二是酷吏政治造成皇帝與大臣之間的裂痕。

女性成爲皇帝繼承權的問題非常複雜,各說各有理,兒子雖親但姓李,傳承不了武氏今天;侄子姓武可以繼承武氏天下,但是又不親。使武則天十分糾結,朝臣也分成兩派,進行着鬥爭。而李唐統治深入人心,狄仁傑等支持李氏的大臣明顯佔了上風。

武則天好不容易篡唐建立武周,爲何晚年時期決定還政於唐? 第3張

此時,武則天以政治家的胸懷做出了立李顯爲太子的明智決定,實質上,這個決定註定着武週一世而亡。即便這樣,武則天依然下定了決心。

如果武則天做出傳位於武氏的決定,一定會激起更大規模的反對,甚至發生政變與兵變。如果那樣,只有再次啓用酷吏,甚至動用軍隊進行鎮壓。一旦失敗勢必遺臭萬年,即便成功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會動搖統治基礎。

再者,通過十四年的酷吏統治,大臣們見到武則天就像老鼠見到貓,一個個生怕說錯一句話。能夠博得武則天信任的只有狄仁傑、魏元忠等寥寥幾人。她雖然威望很高,實際十分孤立。再次採用激烈的政策會造成自己徹底成爲孤家寡人,形不成有效的統治手段。

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眼裏從來沒有個人得失,會根據局勢做出順應天命,合乎人心的決定。武則天晚年放棄酷吏,還政李唐這兩項決定,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徹底解決了存在的矛盾,爲自己贏得了一致的讚譽。直到長安五年,武則天病魔纏身時,還下旨赦免被冤枉的罪犯,消除酷吏政治的遺留問題。

長安元年本來的年號爲大足,武則天改元爲長安,並不是因她回到長安而改爲長安,而是因爲她希望國家能夠長治久安,能夠國泰民安。